《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邹奕:在2022年度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优秀学生奖获奖代表在颁奖典礼上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邹奕:在2022年度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优秀学生奖获奖代表在颁奖典礼上的发言.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在2023年度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优秀学生奖获奖代表在颁奖典礼上的发言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邹奕(2023年12月4日)各位师长学友,下午好!很荣幸能作为获奖代表发言。首先要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对于拙文的肯定。2013年,我作为人大法学院的博士生获得了优秀学生奖。去年,我的一篇英文论文荣膺三等奖,此番再获殊荣,我诚惶诚恐,感慨莫名。今年的颁奖典礼选在一个颇为特殊的时间。两天前是蔡定剑老师辞世十二周年的日子,而十天以后则是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的日子。蔡老师是法大1983级的本科生,他就读时适逢这部宪法问世,自此便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宪法的践行者,他比官员更理想;作为宪法的研究者,他比学者更
2、务实。我想,蔡定剑宪法学教育基金正是将蔡老师有限的生命与未尽的志业联系到了一起,并且致力于激励、扶持后来的宪法学者。我与蔡定剑老师有且仅有一面之缘。2010年8月上中旬,我参加了北大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举办的宗教与法治暑期培训班。在结业晚宴上,蔡老师抱病现身并且进行了简短的致辞。后来我们私底下进行了简单的交流,我向他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并请他保重身体。蔡老师面容憔悴但强行振作,目光坚毅有神,不曾想他仅有最后三个月的时间2010年暑假以及下半年,我多次到访法大学院路校区,但再也无缘得见蔡老师。我的不少学友都曾现场聆听过蔡老师授课、讲学,一些学友更是曾在其门下求学。我时常拜读蔡老师的论著,他的宪法
3、精解是我的枕边书。我也阅读了有关蔡老师的新闻报道和纪念文章。在我看来,作为法学人、法律人,蔡老师是既有技艺也有美德的典范,他自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也满有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在这个无处不卷的时代,学术圈也越来越像一个名利场,但只要如他一般的学人尚存,这个圈子也可以是一片英雄地。私人已去十二载,但他那“温和的坚持”“恒久的执著”必将传递给青年一代的宪法学者。我算得上是现行宪法的同龄人,而今即将紧随这部“改革宪法”步入不惑之年。作为一名宪法学者,我却是不惑之年有惑。有关宪法的困惑是多维的,包括理论、规范和实践层面的。无疑之处生疑,这大概也是蔡定剑老师的学术品格。多一点批评,少一些赞颂,尽力让社会保
4、持理性和常识。面对高歌猛进的经济增长抑或汹涌如潮的新冠疫情,这种理性和常识更显可贵。近些年我持续关注宪法解释理论,尤其是基于制宪、修宪史料的释宪方法论,此种课题通常限于闭门造车的书斋式研究,学院气颇重,自然不如蔡老师的研究进路那般关注民生、贴近现实。今后我将更加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另外,有学界同仁也许会担心,此种依循宪法原意的释宪方法自带保守属性,或有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之嫌。而我以为,宪法解释本质上应当是还原、遵循、兑现人民意志的法律过程。基本权利并非越多越好,国家权力也并非越少越好。所幸的是,不惑之年的现行宪法是一部“好宪法”,这一点作为政学两界的共识无需多论。不仅如此,隐含于制宪、修宪史料之中的宪法精神应当基本符合中国当代宪法学人的期待和憧憬。既往方可开来,守正才能创新。青年一代的宪法学者不仅要向前看,也要往后看。回顾制宪和修宪的旧时光,可以感知和重申制宪者、修宪者的期许和愿景。蔡老师说:宪法是要拿来用的。而现在的问题依然是,如何将它们照进现实,让它们飞入寻常百姓家。初心不改、公心不灭,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在此与诸君共勉。最后,愿蔡定剑老师念兹在兹的,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宪法事业长青!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