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物中医科治疗病历书写范文模板.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0889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真菌药物中医科治疗病历书写范文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抗真菌药物中医科治疗病历书写范文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抗真菌药物中医科治疗病历书写范文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抗真菌药物中医科治疗病历书写范文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抗真菌药物中医科治疗病历书写范文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真菌药物中医科治疗病历书写范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真菌药物中医科治疗病历书写范文模板.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抗真菌药物中医科治疗病历书写范文模板【一般资料】患者唐某,女,71岁,农民。【现病史】2028年12月就诊。反复咳嗽气急20余年,再发伴多汗1周收治。【查体】体温378C ,心率105次/分,血压12090mmHgo神清,精神软,慢性消耗病容,端坐呼吸,口唇紫绢,吸气时有三凹症,双肺可闻及明显痰鸣音及湿性罗音,心率不齐,腹部体症无殊,双下肢不肿。舌苔白腻,脉沉细。初步诊断哮喘肺气不足肺脓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2x10八9/L ,C反应蛋白llmg/ml ;动脉血气示:二氧化碳分压56mmHg ,氧分压58mmHg ;血生化检查示有低镁血症。B型脑利钠肽在正常范围,痰培

2、养5日无细菌生长。肺部CT示:右肺感染伴右胸腔积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伴肺炎,慢性阻塞性病。进一步诊断痰湿壅塞“AECOPD”心功能不全曲霉病【治疗经过】予头泡曲松合依替米星抗炎,沐舒坦、多茶碱、普米克等化痰平喘解痉等综合处理。治疗5日无明显疗效,肺部湿性罗音未见减少,改用倍能抗炎及口服中药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麻黄、五味子、半夏、蒲公英、炒黄苓各0g ,细辛、陈皮、生甘草各6g )治疗1日后,气急反加剧,反复恶心呕吐,饮食不进,多冷汗,胃月完部不适,进热饮后胃院不适好转,如此35日,停用中药,腹部平片无肠道积气积液及梗阻情况,行2次痰培养,均提示烟曲霉菌,考

3、虑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家属因经济条件所限,拒用伏立康理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针对曲霉菌处理。乃予2.5%碳酸氢钠溶液漱口,静滴丙种球蛋白10g (分2日)。同时观察到患者四肢不温,冷汗较多,舌苔白腻,脉沉细。考虑阳气不足,统摄无力,阴津外泄,治当回阳救逆,方用四逆汤加减:炮附子(先煎30分钟)、半夏各10g,干姜9g ,炙甘草、陈皮各6go 3齐!J。2日后恶心呕吐好转,胃纳转佳,冷汗已止,自动出院,出院时仍有气急伴肺部哮鸣音,带中药射干麻黄汤化裁:炙麻黄、射干、地龙、半夏各0g,陈皮、炮附子(先煎)各6g ,细辛3g,嘱自行加用生姜15go5日后复诊时气急明显好转,也无明显恶心呕吐。仍拟上方加

4、用五味子、炒拿芮子、白术、石菖蒲各0g ,大枣20g ,宣木瓜、瓜篓皮各15g ,另炖红参1支(约30g ),分1周慢饮,1月后行如常人。半年来以射干麻黄汤佐温肾益血之品如杜仲、寄生、当归、白芍之类治疗,病情一直平稳。最后诊断烟曲霉菌肺炎【病例讨论】射干麻黄汤主治寒哮风寒表证较轻,证属痰饮郁结、肺气上逆者。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中老年人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等属上述病机者。实验研究显示:本方表现出明显的镇咳、祛痰、平喘、抗过敏等作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大多气道痉挛及气道变形,痰液不易排出。射干麻黄汤有明显缓解气道痉挛及促痰液排出作用。另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

5、,故以射干麻黄汤化裁宣肺平喘、健脾益气,后期补肾助先天之本,使诸脏生化有源。而注射丙种球蛋白是一种被动免疫法,把免疫球蛋白内含有的抗体给患者,使之低或无免疫状态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由于抗体与抗原作用,直接中和毒素与杀灭细菌及病毒,因此预防细菌与病毒感染作用。而烟曲霉菌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以侵袭性烟曲霉菌病为主,可呈急性或慢性侵袭性病变,病死率高达63%2%。临床多表现为慢性咳嗽、咯血、气急,甚至呼吸衰竭。也可累及肺外器官,如心、肝、脑、肾、胃肠道等脏器。临床常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嘤、伏立康嘤等二联联合用药。疗程均至少需23周,而且费用较昂贵,对于普通基层医院,患者经济费用大多不能承受

6、,故笔者采用射干麻黄汤与丙种球蛋白联合使用,早期免疫保护,逐渐提高自身正气,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本例患者值得探讨之处在于开始使用射干麻黄汤无效,而后用同样方剂有效,其根本原因在于开始治疗时辨证施治有误,未抓住病机之故。患者实为脾肾阳虚,早期亡阳,统摄无功,气随津脱,营阴外泄之证,脾肾不足,四肢失温而凉;胃失温养,故喜热恶寒,升降失司,频繁呕吐;脾虚化痰,上贮于肺,痰阻气道,加之阳虚,水饮内生,痰浊水饮血瘀上凌心肺,发为胸闷,气急不能平卧。阳虚则化气不足,失其统摄之功,阴津外泄,故出冷汗。内经云:阳化气,阴成形,少火生气。开始予四逆汤温肾助脾,佐二陈汤和胃降逆,阳气得补,如日照大地,诸湿得干。后防温阳过度耗气伤津而改平补之剂,并随证加减,故获良效。-一病例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