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内向效用和外向效用思考人生意义:读《何为良好生活》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内向效用和外向效用思考人生意义:读《何为良好生活》有感.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用内向效用和外向效用思考人生意义一读何为良好生活之二疫情元年的冬天,曾读过陈嘉映先生的何为良好生活,写过一点感想。疫情三年国庆,山明水净夜来霜,试上高楼清入骨,戚戚冷冷,无处可去。和闺女谈到了学校里生涯规划课上的内容,不禁再次翻看了陈嘉映先生的何为良好生活,重读了第四章实践中的目的,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小小整理一下。如果说人生就是打你记事起到入土为安期间无数个活动串联起来的一个整体,那么人生的意义也许就隐藏在这无数个活动的意义之中。对于每一个活动的意义,可以用“内向效用”和“外向效用”这一对哲学概念加以分析。那么,何为“内向效用”?何为外向效用呢?按照陈嘉映先生的描述,“外向效用”是指“一种活动
2、为这种活动之外的某个目的服务的效用而内向效用则是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指主观上对其主体本身所产生的效用。静下心来品一品,这一对概念其实不难理解。举个例子就更好理解了。面包店师傅天天卖面包,这一活动的外向效用就是为顾客提供食物从而赚到钱;其内向效用则可以是主观的:面包店师傅在与顾客之间的打招呼、聊天气、你来我往的人情交流中感受到的幸福感。织布女工天天坐在纺车之前纺纱织布,这一活动的外向效用是把布匹卖掉进而换来其他生活用品;其内向效用则可以是她明白她织出一匹布,就能做多少件衣裳,就有多少人可以藉此遮身保暖。可以看出,外向效用是客观的,是物质基础;内向效用是主观的,属于精神追求。如果把外向效用作为X轴、
3、把内向效用作为Y轴,则可以构建一个包括了四个象限的活动空间。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可以在这个空间里,根据其内向效用和外向效用的程度分为4种:处于这个象限的,既能带来可观的外向效用,也具有巨大的内向效用,比如发明视窗操作系统、带领团队获得巨大成就等这一类活动,绝对的名利双收,妥妥的人生巅峰。处于这个象限的,外向效用为正但是内向效用为负,最为极端活动如抢银行、卖假货、贪污受贿等等行为,这些活动绝对可以获得巨大收益,但是其主观感受一定是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当然也不排除总有一些人的心理素质强大,以抢银行这样的行为为乐,玩的就是心跳。平常一些的,多半时候我们凡夫俗子的工作也是在这个象限赚取被称之为“工资”
4、的那一份外向效用,也没有能够在内心造就那么多的内向效用,俗称“讨生活处于这个象限的,内向效用为正而外向效用为负,这些行为的极致可以称之为“奉献”或者“牺牲”,我等为之仰慕。文人们追求诗酒田园的行为,大概可以归入这一类;我们凡夫俗子们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也可以归入这一类;如我正在吭哧吭哧写点小文章并乐此不疲的行为,也跑不出这个象限。处于这个象限的,既没有高的外向效用,内向效用也很小。如果是一个足够理智的人,是不会容忍我们宝贵的生命中存在这种活动的。但生活中还偏偏就随处可见:沉迷于翻看手机上各种无聊视频,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而争吵等。一般来说,这两种效用是此消彼长的。如果一味追求外向效用,那人和动物就没什么区别了,这个世界也将一片污浊;而人群中也总有品格高尚令我们仰慕人,他们的行为追求的是内向效用令大多数人仰慕本身就是一种内向效用。我们的取舍过程,就是我们的人生之路;我们所选择的活动,就蕴含了我们的人生意义。只有把外向效用和内向效用统一在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之下,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我觉得我似乎明白了人大附中为什么把陈嘉映先生的何为良好生活推荐给高中生看了,希望我没有误读陈嘉映先生,希望我的小闺女也能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