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测评指标体系-专业科目-应急医疗救护2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测评指标体系-专业科目-应急医疗救护2级.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测评指标体系-专业科目-应急医疗救护2级类别考核项应急医疗救护2级指标释义管理能力灾情研判与决策1应急预案包含灾害信息收集及研判方面的内容,包含响应级别及出队结构、装备清单等;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2具备异地灾区基础数据收集能力动员与出队3完成启动-集结的时间为属地4-6小时,异地6-12小时;具备连续12h开展救治工作的能力,并持续工作5天4按出队结构动员足够的人员(214人),并有足够岗位冗余(2100%),出队组成结构具有管理、医疗和保障功能,配备具有执业资质医疗专业人员5可对人员、装备进行动态管理,按响应级别调动并按照出队结构规模配置模块化装备,装备模块需能够满足人力运
2、输条件,能在行动期间做到自我保障6在出队前快速完成健康、医疗筛查程序,完成队员保险状况的核查;至少携带4份救援队概况表的纸质复印件;对危险品进行运输申报,准备受管制物品清单,对受管制药品进行持续监管7在队伍完成集结时,向所有队员通告情况,异地行动需提供书面行动计划,包括行前简报等。需要在现场测评中展示,不接受预先编写和准备的信息,并监督这些信息是否随着现场测评进程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更新协调与指挥8现场行动队伍应在抵达灾区或事故现场时第一时间向现场救援指挥部登记报备并提交队伍资料(队伍概况、能力清单、人员名单、紧急联络信息表、装备清单、通讯装备、医疗资格证书复印件等),接受指挥调度,领取工作任务9
3、能根据现场救援指挥部和政府要求派出联络员参加救援行动相关协调会议,主动获取信息,提供自身能力清单,领取任务,协调所需资源10主动了解当地医疗机构及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协调医疗资源,支持救援队的医疗行动11在撤离阶段,与现场指挥部门汇报撤离事宜,并制定撤离计划;如果在撤离前被赋予新任务,需要为可能的改派任务做应急计划现场灾情获取12通过走访当地人和机构获取信息,具备综合灾情信息收集能力,具备灾情信息的整理和上报能力,可根据灾情进行灾区需求分析并提交报告现场作业类别考核项应急医疗救护2级指标释义标准化作业13在行动中填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文件:现场任务指派表、行动信息记录表、装备出库清单、个人装备检查
4、表、通讯保障计划、现场医疗处置记录表、队伍撤离申请、救援行动报告、每日行动日志医疗能力医疗救护技术能力14基本急救,包括心肺复苏术、AED使用15通用技能,包括检伤分类、止血、包扎、固定、搬运16骨折现场紧急处理17危重伤患紧急转运18外科伤口处理19常见病症处置20一般传染病处置方法,预防和识别痢疾、霍乱、血吸虫病、甲型肝炎等常见传染病21挤压综合征的早期现场处置方法22中暑和失温患者处置基地医疗23对队员身体及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监测和检查,对食品、水、基地环境、卫生情况加以监督、检测以及个人卫生促进;提供心理支持24具有针对队员的重伤、疾病和遇难事项的标准程序25开展安置区防疫消杀,能够规范
5、地处置医疗废弃物(有处置方案与处置设施)保障能力行动基地26行动基地选址合理,包含指挥、通讯、医疗、装备管理、生活、卫生、洗消防疫等功能,独立运行保障120小时;离开前行动基地恢复完毕27可保障现场行动队伍内部的通讯;可保障前后方语音和数据通信;可保障实时信息报送、指令接收;可保障队伍和政府、其他救援队及组织、机构的通联安全考虑28在救援全过程中始终关注安全29各行动小组应根据岗位设置规范设立安全员,与行动组长在行动前交叉检查全体组员的个体防护装备类别考核项应急医疗救护2级指标释义30安全员应对作业环境开展风险评估31根据现场情况设立警戒区和安全休息区;约定紧急撤离信号、紧急撤离路线及紧急避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