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结构不设缝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长结构不设缝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超长结构不设缝措施当混凝土结构长度超过混规第8.1.1条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宜设伸缩缝。超长结构因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问题比较普遍,设后浇带、设膨胀后浇带、加强构造配筋、掺抗裂纤维、用微膨胀混凝土、加预应力、温度应力计算、施工工艺控制、设诱导缝等,是目前工程中经常采用的措施。1.施工后浇带。施工后浇带的作用在于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提高建筑物对温度应力的耐受能力,并不直接减小温度应力。因此,后浇带应通过建筑物的整个横截面,将全部墙、梁和楼板分开,使两部分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在后浇带处,板、墙钢筋宜采用搭接接头,梁主筋可不断开。后浇带应从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曲折通过,不宜在同
2、一平面内通过,以免全部钢筋均在同一平面内搭接。一般情况下,后浇带可设在框架梁和楼板的1/3跨处,设在剪力墙洞口上方连梁跨中或内外墙连接处。施工中每隔3040m间距留后浇带,带宽8001000mmo一般1个月后采用强度等级比原混凝土高5MPa的无收缩混凝土浇灌密实。2、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采用膨胀剂配制混凝土,利用膨胀剂的补偿收缩功能解决混凝土的收缩开裂。膨胀加强带之间的间距宜为3060m,加强带宽度宜为2m0混凝土的收缩补偿效能与膨胀剂的掺量相关,膨胀剂应符合混凝土膨胀剂JC476-98的规定,限制膨胀率的设计取值为:梁板结构不小于0.015%,墙体结构不小于0.020%,后浇带、膨胀加强带等
3、部位不小于0.025%o3 .采用纤维混凝土。在混凝土掺入各种纤维(如钢纤维、碳纤维、聚丙嫡纤维等),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2010的要求。4 .加强构造配筋。对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为了控制温差和干缩引起的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的竖向裂缝,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5%,并采用变形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对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当剪力墙带有端柱时,由于柱的截面和配筋均比墙体大很多,一般在柱与墙体连接部位出现过大的应力集中而开裂。为分散应力,应在此处增加水平钢筋(直径810mm,间距200mm,长度IOOOrnm,其
4、中插入柱内200mm,墙内800mm)o对于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楼板宜增加分布钢筋的配筋率。楼板厚度大于等于200mm时,跨中上部应将支座钢筋的1/2拉通。屋面板应考虑温度影响加强配筋。梁(尤其是房屋外侧边梁)应加大腰筋直径,加密间距,并将腰筋按受拉钢筋要求进行锚固;梁每侧腰筋截面面积不小于扣除板厚度后的梁截面面积的01%,腰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o5 .控制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过高,在满足承载力及防水要求的条件下,宜采用C25C35,不宜超过C40o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水泥用量多,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化热高,收缩大,易引起裂缝。水泥宜采用水化热低且凝结时间长的水泥种类,如硅酸盐水
5、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并掺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高磨细度矿渣粉等)代替部分水泥用量。6 .配合比设计应控制胶凝材料用量。强度等级在C60以下时,最大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强度等级为C60、C65时,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大于560kgm3;强度等级为C70、C75、C80时,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大于580kgm3;自密实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大于600kgm2;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不宜大于0.45o7、采用预应力技术控制裂罐。为有效减少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大柱网公共建筑可考虑在楼盖结构与楼板中采用预应力技术,楼盖结构框架梁应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也可在楼板内配置构造无粘结预应力筋,建
6、立预压力以减小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拉应力,对裂缝进行有效控制。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可控制板内预应力11.5MPa,梁内预应力1.52.0MPao8、对超长结构进行温度应力验算。温度应力验算时应考虑下部结构水平刚度对变形的约束作用、结构合拢后最大温升与温降及混凝土收缩带来的不利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徐变对减少结构裂缝的有利因素、混凝土开裂对结构截面刚度的折减影响等。9 .设计时应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提出要求。如大面积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仓法施工,超长结构采用设置后浇带与加强带以减小混凝土收缩对超长结构裂缝的影响。当大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地基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以减小岩石地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约束。10 .设置诱导健。这是弱化截面的构造措施,引导混凝土裂缝在规定的位置产生。但需预先做好防渗、止水等措施,或采用建筑手法(线脚、饰条等)加以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