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电(居)产业化.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180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家电(居)产业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智能家电(居)产业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智能家电(居)产业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智能家电(居)产业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智能家电(居)产业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能家电(居)产业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家电(居)产业化.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智能家电(居)产业化通过合肥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合肥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以基金方式投入支持家电产业发展。市级政策与国家、省级、县级政策逐步构建差异化、层次性政策体系,在研发设计、投资规模、产品结构、品牌建设等方面引领家电企业发展,为家电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内生动力。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力争初步形成产业布局趋于完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生态体系完整构建的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实现由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到全面高质量发展。其中,产业链产值总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包括配套产业、智能家居产业);产业本地配套率80%以上;百亿元大家电头部企业5户以

2、上;其他大家电、高附加值小家电、智能家居、核心零部件企业十亿元规模的25户以上;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10家以上;中高端、智能家电产品占比过半。1 .产业规模坚持把家电产业作为重点推进产业,通过补链、延链、强链,到2025年,培育形成2000亿级的智能家电(家居)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家电制造业高地、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家电产业基地。2 .产品产量产品总产量达到1亿台(套),其中大家电8000万台,厨房电器900万台;浴卫系列产品300万台;居室环境系列产品100万台;取暖器类100万台;美健个体小家电5000

3、万台;智能家居系统100万套。3 .产品出口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政策,加大国外市场开拓,增加出口量。到2025年,家电出口量要达到2000万台(其中电视机800万台,冰箱500万台,洗衣机300万台,空调器80万台,厨卫电器100万台,小家电220万台)。出口额要达到25亿美元。4 .产品结构到2025年,智能家电产能2000万台,绿色生态产品产能3000万台,各主机企业的智能家电产品产能占总产能的30%以上;其中使用5G技术的产品占10%以上;5年内开发的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0%以上(平均每年递增10%);个性化产品销售收入占5%以上。二、发展环境1 .面临机遇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增速趋缓带

4、来的经济全球化逆流使全球化格局面临重构,一些发达国家仍在主动或被动地退出家电制造业,国际家电产业格局的调整给我国家电产业全球拓展带来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电市场正在成长,同时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和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稳步推进,都为合肥市继续发挥“中国家电产业基地”的优势,聚焦家电产业,抢抓长三角家电产业转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总面积64. 95平方公里,涵盖经开区、高新区和蜀山区三大区块,是我市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资源最丰富、产业基础最雄厚、生态环境最优美的区域,

5、全市家电产业骨干企业大都分布在以上区域。家电产业既可以与人工智能、新型显示产业深度融合,还可以利用科技金融、跨境电商的政策进行创新投资、产品出口的活动。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95后、00后为代表的“新千禧一代”正在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渠道深度变革与下沉重组的步伐加快,消费升级与消费分级并存的现象更加突出,高端品牌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中低端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可以预见,市场将会涌现各种功能、各种型式、各种款式、各种个性化的家电新品,形成打破家电市场容量天花板的巨大能量,将为市场结构的调整、营销模式的创新带来新的机遇。2 .面临挑战伴随国内家电行业高速增长周期结束,我市家电“四大件”产量已连续三

6、年下滑;很多家电企业前几年在自主创新方面投入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无法实现大范围突破,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附加值低,高档产品与世界一流家电相比竞争力较差,部分产品的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也落后于发达国家;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合肥家电业低成本的传统比较优势受到较大削弱。本地劳动力资源人均成本已达6万元/年,与沿海地区用工成本日渐趋近;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原材料成本比重较大的家电产品深受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低,单位面积产值当前只有沿海发达地区的2成左右;电力等能源压力越来越突出。在产品方面,还存在很多短板,集成灶、洗碗机、微波炉等厨房电器产量较小,智能家居系统市场

7、占有率也较低,附加值高的美体个健类小家电,如电动剃须刀、电动牙刷、电子美容仪、电子按摩器等依然空白。而浙江、广东的产品在我市市场品牌效应相当明显,因此现在自创品牌的难度越来越大。合肥、滁州、芜湖三市的产业基地已成为我省家电制造“金三角”,芜湖、滁州等地家电行业发展速度逐年提速,与我市差距逐步缩小,我市的领跑优势逐步减弱,在共享区域协同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倍感挑战压力。三、发展基础五年来,合肥市继续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将家电行业作为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的重大工程来抓,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突出招大引强,狠抓项目落地,紧抓沿海产业转移机遇,集全市之优质资源,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注重创新驱动,

8、全力保障运行,持续推动基地提档升级,实现了家电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将白色家电的规模和质量做到极致,还在黑色家电方面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1 .品牌集聚品种齐全作为全国最大的“中国家电产业基地”,全市家电产业规上企业合计90余户,从业人员8万余人,年纳税逾30亿元,2020年产业规模约1000亿元,是全市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全市家电行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8家。家电产业研发机构数、研发投入额、研发人员数、授权专利量名列全市工业前列,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7. 1虬汇聚惠而浦、海尔、美的

9、、格力、TCL、长虹、京东方7个国际知名品牌,拥有美菱、荣事达、帝度、晶弘、尊贵、欧力、雪祺、华凌、惠科、万和10个国内知名品牌。既有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彩电等大家电产品,又有抽油烟机、热水器、微波炉、吸尘器等小家电产品,以及电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洗衣机电机、平板显示器等配套产品,智能家电产品已超过100个品种以上。家电本地平均配套率约为70%,核心配套率约为75%o2 .产业规模首屈一指“十三五”期间,合肥家电产业在产量指标方面,连续保持全国首位,总量在全国三大家电产业基地中(合肥、青岛、顺德)名列第一,大家电产能7000万台,其中:电冰箱产能2000万台,洗衣机产能2000万台,空

10、调产能1500万台,彩电产能1500万台;厨卫及小家电产能4000万台(其中华米的智能手环3500万台,小家电约500万台)。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全市家电“四大件”总产量仍达到5982. 56万台(占全国的10.4%)。而顺德、青岛总产量分别仅达到2500万台和4600万台左右。3 .产业园区科学布局经过五年的发展,已形成以高新区、蜀山经开区等为主体的西部家电产业集中区,以经开区、肥西经开区等为主体的西南部家电产业集中区,以新站高新区、长丰(双凤)经开区等为主体的东北部家电产品、物流及相关配套产业集聚区,以肥东经开区为主体的东部家电及配套、加工等产业集中区,环城家电产业带汇聚企业达400

11、余家。4 .产业链条打造完善通过不断引进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如美芝压缩机投产,美的威灵电机迁入,凌达压缩机冰箱压缩机开发成功,长城制冷部件改造扩产,全行业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基本实现本地化。目前,我市白电产品产业链省内配套率达80%以上。5 .智能家电领跑行业2018年,合肥荣事达电子的智能厨房系统、智能卫生间系统,合肥品冠科技的智能客厅系统在国内率先通过智能家电及智能家居联合认证。累计228款产品、系统通过智能家电、智能家居国家标准评价认证,总数全国第一,智能家电产品占比超3成。我市企业参加制定的智能家居首个行业标准智能家电系统互联互操作评价技术指南颁布实施。6 .智能制造遍地开花家电行

12、业持续投资五年累计200亿元,主机企业实施两轮以上技改项目,包括机器换人、数字化车间改造、智能工厂建设、等,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0家;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8家。合肥美的成功打造全球第2座洗衣机“灯塔工厂”,合肥海尔工业园争创5G+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四、强化“双招双引”强链补链按照省、市“双招双引”部署,要继续对接全球智能家电产业优势品类资源,鼓励头部企业带动促进各类产业要素和资源向我市集中,招引一批基于产业升级的中高端智能黑色家电(TCL、海信、创维等)、核心零部件、高附加值美健个护小家电、厨卫和生活电器(美的、苏泊尔、九阳、方太、老板)、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企业五、积极创建“中国

13、家电之都”在充分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谋划筹建智能家电(居)产业集聚区。一方面吸引国内外家电巨头和品牌企业落户,一方面承接长三角家电产业转移项目,同时为现有家电集群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十四五”期间,将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要制造基地,打造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积极创建“中国家电之都”、“全球家电制造中心”,从而实现家电制造大市向家电制造强市的转变。六、智能家电(居)产业化加快TCL创新中心及冰洗制造项目建设;加快智能家电(居)产业集聚区谋划;加快本地智能家居龙头企业的产业化速度,包括荣事达电子电器、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大德中电、居博士等智能家居系统的产业化;加快与联想智能生活家居、涂鸦及中启实业智慧家电示区、杭州鸿雁电器智能开关、浙江正泰集团智能家居等智能家居核心企业的合作;推动中科星图、傲林科技等项目的落地。加大海尔、美的、美菱、惠而浦、TCL等智能家电产品与智能家居的融合度,协同发展,同步产业化。参考资料:合肥市“十四五”家电产业发展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