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社区先锋行动”项目总结经验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好社区先锋行动”项目总结经验汇报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美好社区先锋行动”项目总结经验汇报材料1 .治理难题XX区XX镇美平路1060弄宝欣苑第三居民区,作为XX大型居住区的首个入户小区,目前已入住849户。小区以经适房为主,同时还有动迁房、廉租房类型。居民既有从市区导入的,又有XX本地动迁的,还有外省市来沪的。常住人口1865人中,老年人近800人,占到40%左右;就业年龄段人口614人,就业率约33%。归纳起来,就是“老弱病残多、待业人员多、人户分离多”。由于居民群体结构多样,生活习惯不同,大家虽“同住一个屋檐下”,却“甘当看客”,一些社区顽疾由于“破窗效应”,很难有效根治。比如,高空抛物多有发生,经常烧了晾晒的被子、砸坏了车子引起居民间矛盾
2、;楼道堆物反复清反复堆,居委、物业清理楼道“永远在路上”;有些居民将铁门装到楼道里占用公共空间,堵塞了消防通道,产生安全隐患;遛狗不牵绳、不及时清理狗便、随意喂养流浪猫等不文明行为,也破坏了小区的环境。如何在不同居民群体间创建共识与认同,共建美好家园,是居民区党支部一直在努力的方向。2 .治理后的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成了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围绕社区的议题共同参与讨论、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成为社区微改造项目的“主理人”、执行者,成为社区关爱项目的“结对人”,社区能人、达人们相互切磋交流,成为各类融合项目的“领衔人”。通过居民参与、公共空间更新营造等促进居民融合,提升了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让居民真正融入并找到家”的感觉,共融共治,共建美好家园。3 .治理过程聚焦社区力量,激活社区治理效能组织搭台,党建“邻”聚力。居民区党支部结合党建微网格的创建,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通过小区“找”党员、单位“促”报到、党员“亮”身份,形成了“党支部一网格党小组一楼组党小组一党员骨干”的治理模式,实现“支部建在小区,组织覆盖楼栋,党员联系家庭”,推动社区治理向微网格、向楼组延伸Q根据每个微网格400户左右的标准,将小区划分成3个微网格,微网格再按门栋划分楼组,并以“楼组党建”为基石,有效落实“第二楼组长”制度。在楼组中挖掘一批网格党员、报到党员担任“第二楼组长”,从条件成熟的楼组开始试点,对
4、于在疫情期间涌现出的临时楼组长,直接转型为第二楼组长,与楼组长密切配合,做好党支部与楼组的红色纽带,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多方参与,突破“邻”隔阂。围绕党群服务站提标升级、小广场改造等项目,广泛发动居民全过程参与调研、设计、建设,线上线下共发放居民调查问卷300余份,不断优化完善项目设计方案。牵头业委会开展业主征询,将有限的公共收益投入监控改造,增设“高空抛物”监测探头,有效遏制了高空抛物现象的发生。通过打造露天“议事厅”,将年久失修的小广场化身成为居民共商社区需求、协商解决社区难题、展示个人一技之长的亮眼空间;打造“一平米花园”,将楼道口原本黄土裸露的“绿化”,打造成由“种植达人”主
5、理、楼栋居民参与的美丽花园;打造“无接触便利站”,协调物业公司将原先无序设置的快递柜、自动售货机进行重新归并、合理布局。另外,居民区党支部还主动挖掘区域化党建资源,通过与XX区社区治理学院开展党建联建,将居住在本小区的骨干教师选为居委委员和网格长,借助学院力量共同为居民“融合点”出谋划策。通过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借助专业力量助力居民区开展社区调研、设计活动、推进微改造等。居民共享,拉近“邻”距离。拓展小区服务功能和服务空间,围绕空间功能、布局设想、空间命名等内容进行讨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对社区空间的关注,共同完成社区空间微更新改造,打造集亲子活动、健康医疗、协商议事、自治队伍培育等功能为
6、一体的社区党群服务站。通过举办“我心中的美好社区愿景”“菌菇种植PK赛”“我们的社区花园”等一系列活动,将社区不同类型的人群聚集起来,让他们走出来,共同参与社区的活动,提升融合。进一步打破社区的界限感,拉近邻里关系,通过柔性化的社区活动,增强居民对小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聚焦民主参与,做实议事协商机制党支部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把开好“三会”作为解决社区治理难题的重要手段。事前听证、沟通,广泛听取意见。党支部凝聚起“双报到”在职党员、团员青年、达人能人、队长团长等一批社区新生势力,组建楼组自治小组,利用线上社区通、16个微信群,线下“议事小花园”等平台载体,第一时间形成“文
7、明养宠”“清理楼道堆物”等治理议题,并广泛倾听居民意见和建议。围绕“美好社区”创建,已召开听证会5场,收集意见16条。加强协调、联动,推动问题解决。党支部完善社区问题发现及定期清理机制,以楼组自治小组骨干为中坚力量,成立社区督导员队伍,鼓励“督导员”发现问题“随手拍”,聚焦社区治理、物业管理等方面,每周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社会组织、居民、共建单位等共同参与协商、形成方案、推进落实。今年以来,共协调解决绿化补种、便民小路修缮、便民座椅维修等5个问题。做到公开、公正,用好综合评价。“满不满意,群众说了算”,党支部每年年底通过社区通、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向社区居民晒出工作“成绩单
8、”,畅通居民监督渠道,主动接受居民评议,形成工作闭环,不断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效能。聚焦“达人”培育,增强居民自治意识转变思维,摆正主辅站位,形成自治共治的社区共识。聚焦居民自治,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使工作从“唱戏”转向“搭台”、从“台前”转向“幕后”、从“主导”转向“辅助”,服务群众从直接关爱转向资源整合,把小区“达人”变成参与治理的骨干。成立一批社区楼组自治团队,招募、发掘一批有才华的“社区治理达人”,包括以社区“小先生”为基础的儿童议事队、妇女议事团。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心骨”,居委会为“组织者”,全体业主为“当家人”,社区的难题由“达人”集思广益、排忧解难,进一步凝聚社区共识。逐步从自上而
9、下地灌输式服务转向自下而上的需求式服务。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去,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如种植达人带动楼内居民策划、开垦、种植,将门外黄土裸露坑洼积水的荒地打造成小花园;如将楼道的公共空间打造成“小而美”美丽区间,为冰冷的混凝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整合社区共建资源为楼道建设赋能,结对共建扩大服务成果,提升治理的现实可感性。通过党建引领,挖掘楼组内生动力,发现和培育更多能人、达人,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联系群众、凝聚人心,吸引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让居民的共同努力与社区的美好环境交相辉映、相得益篇2:通过100天的赋能,宝欣苑三居在不同群体居民间塑造
10、联结纽带、培育共建理念,逐步实现了从部分居民的小共同体向社区共建的大共同体转型的治理创新实践。作为特大城市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集中居住类型社区,宝欣苑三居的基层治理案例使得“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生根落地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充分彰显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社区治理精神。赋能进驻社区,描绘“大居”社区画像宝欣苑三居属于典型的大居小区,目前小区总户数1180户,入住了849户,其中经济适用房621户、廉租房159户、本地动迁房69户。因为居民层次多元、结构复杂,导致社区融合困难。除此之外,小区里高空抛物、不文明养犬、乱晾晒等不文明行为频繁发生,使社区建设陷入了瓶颈。在赋能团队的帮助下,为宝
11、欣苑三居描摹出一幅独有的“大居”画像。动迁房居民原为本地同村村民居多,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与内部联结,这类居民往往在社区中已经形成了较广泛的关系网络。经适房住户呈现为社区中的散户,以中高等收入水平的住户为主,原子化程度更高,但是呈现出较高的社区活动参与度和积极性。而廉租房住户的社会网络资源介于二者之间,但由于经济水平最低,该群体呈现出更加务实与功利的特点,对社区现状表示满意。调研中发现,社区中的三类住房的居民并无明显的群体矛盾,但文化融合程度较低,这为社区工作者的具体行动提供了指引。行动的目标不是化解矛盾,而是以社区具体问题和服务为抓手,进行广泛的居民动员,加强社区居民互动,增强居民社区归属感,最
12、终实现不同居民的文化融合。汇聚多方声音,定位社区需求清单事实上,宝欣苑三居在“美好社区先锋行动”项目的启动初期已开展多项准备工作,并且邀请第三方社会组织机构进入社区,拓展社区治理新思路。社区举办了捏面人、菌菇培植等系列活动,邀请居民走出家门,加强居民间的互动,创建邻里友爱氛围。宝欣苑三居和赋能团队将社区治理的议题聚焦在“如何在不同需求居民间创建共识”的问题上,力求从共识和共融的创建中,更加精准地回应居民“急难愁盼”的社区生活问题。项目团队探索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汇聚多方声音和意见,其中包括面向不同住房类型居民、不同年龄层居民的共商座谈会,走进家门逐个访谈的重点家访,社区居民需求大调查等。由点
13、到面,定位社区的需求和问题清单,最终总结了社区的五大问题和13项具体的需求。这五大问题分别涉及文化建设、社区管理、社区不文明现象、公共配套设施和社区治安五个方面。宝欣苑三居借助网格治理,已逐渐搭建起一套“党建+社区达人+活力楼组”的社区共融建设路径,逐步受到居民的支持和认可。挖掘社区资源搭建达人引领、群众参与的共建平台通过座谈会、入户访谈和问卷调研的集思广益,居民们在居委的协助下,制定了“一平米花园”微改造的初步计划。一方面,居委会进行社区园艺达人的招募,发掘居民本身的园艺优势;另一方面,居委也积极利用社区现有资源与XX区社区治理学院合作,为居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进行群众相关
14、技能的赋能。同时,居民对花园的季度化设计、花园水源问题、花园监督管理等议题积极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社区由此形成“赋能培育一达人献策”的良性循环,促进不同群体的社区融合与参与,最大化通过社区智慧资源的挖掘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此外,宝欣苑三居也陆续完成晾衣架安装、充电桩安装等多个硬件微改造项目,并努力推动文明养宠、低碳科技等一批软治理项目。宝欣苑三居“美好社区先锋行动”的实施与开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到实处,破解“大居”融合密码,鼓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治理,为提升居民的社区共同体意识,发展和谐社区、友善社区、美好社区作出了重要尝试。(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篇3:宝欣苑三居是典
15、型“大居”小区,总户数1180户,包含了经适房、动迁房、廉租房三种房屋类型。这么多住户,最头疼的问题就是,两个“多”。居民群体结构多、矛盾多。经适房的居民主要来自市区,条件相对较好;廉租房的居民,没有什么归属感;而本地动拆迁房的居民是原来住在周边的农民。大家对一些社区顽疾虽心生不满,却“甘当看客”,有效根治很难。比如说,高空抛物现象比较普遍、安装铁门占用公共空间现象突出、楼道内堆物反复清反复堆等。在这次项目中,我们的行动方向是在不同需求居民间达成共识,让居民之间可持续地彼此认同、相互帮助。居民区的工作,千头万绪,千言万语。过去大量的时间大多在被动完成一项项任务,回应一个个需求。可能比较关注结果
16、完成度,但持续性比较差,居民参与度也不高。这次的“美好社区先锋行动”,让我重新深刻体会到了过程有多重要,哪怕不能很快看到结果,哪怕事情并没有圆满完成。因为在放慢了追求“结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收获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在打造“一平米花园”活动时,居民们的主动、热情让我惊讶,大家走出家门,拿着工具齐上阵,我见证了不同房屋类型的居民们从陌生到熟络、从点头到交流、从独行到互助的全过程。比如在“楼组建设进行时”活动中,几乎每个人都成为楼道环境打造者、维护者这100天,通过一件件小事,居民们打开了心门,也自愿拆除了家与家之间的铁门。大家的心更近,更融合了。虽然项目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我们的行动方向仍将会持续,通过活动的开展,软件和硬件投入更新,各职能部门的不断赋能,达人能人的不断培育,居民们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让居民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治理”,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我相信只要通过过程的不断尝试、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