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3)5号)等法规和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深化我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忠实践行“八八战略”,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扎
2、实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实施,提升财政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更好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财力保障和统筹调控方面的基础作用,为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绿色样本提供坚强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坚持系统观念,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力量办大事,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强化预算对落实省市县重大政策的保障能力,实现有限公共资源与政策目标有效匹配。坚持预算法定。增强法治观念,强化纪律意识,严肃财经纪律,更加注重强化约束,着力提升制度执行力,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明确主体责任,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权力运行
3、的制约和监督。坚持目标引领。按照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完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技术,破除管理瓶颈,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以信息化推进预算管理现代化,加强预算管理各项制度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和预算透明度。坚持底线思维。把防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杜绝脱离实际的过高承诺,形成稳定合理的社会预期。加强政府债务和中长期支出事项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三)规范政府收入预算管理。根据经济运行和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编制收入预算。
4、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严禁收取过头税费、违规设置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依照法律法规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如实反映财政收入情况,提高收入质量,严禁虚收空转。不得违法违规制定实施各种形式的歧视性税费减免政策,维护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严禁将政府非税收入与征收单位支出挂钩。(四)加强政府性资源统筹管理。将依托行政权力、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以及特许经营权拍卖收入等按规定全面纳入预算,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完善收费基金清单管理,将列入清单的收费基金按规定纳入预算。将应当由政府统筹使用的基金项目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合理确定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进一步优化收益收缴方式方法,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
5、般公共预算的衔接。(五)强化部门和单位收入统筹管理。各部门和单位要依法依规将取得的各类收入纳入部门或单位预算,未纳入预算的收入不得安排支出。各部门应当加强所属单位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等非财政拨款收入管理,在部门和单位预算中如实反映非财政拨款收入情况。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收入管理,资产出租、处置等收入按规定上缴国库或纳入单位预算。(六)盘活各类存量资源。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完善结余资金收回使用机制。新增资产配置要与资产存量挂钩,依法依规编制相关支出预算。严格各类资产登记和核算,所有资本性支出应当形成资产并予以全程登记。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要将资产使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资产安全完整、高效利用
6、。推动国有资产共享共用,促进长期低效运转、闲置和超标准配置资产以及临时配置资产调剂使用,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三、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七)加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预算安排要将落实上级及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首要任务,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国家发展规划的财力保障。完善预算决策机制和程序,各级预算、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查批准前,应当按程序报本级党委和政府审议;各部门预算草案应当报本部门党组(党委)审议。(八)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规模。坚持量入为出原则,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合理确定支出预算规模,调整完善相关重点支出的预算
7、编制程序,不再与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层层挂钩。充分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充分利用政府债务限额空间,发挥专项债券带动作用的同时,规模要与经济逆周期调节相适应,将政府债务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九)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预算安排要突出重点,坚持“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坚决兜住“三保”底线,不留硬缺o严格控制竞争性领域财政投入,强化对具有正外部性创新发展的支持。强化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不搞“一刀切”、“撒胡椒”。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精打细算,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快推进公务餐“一卡通”、办公设备“公物仓”建设
8、。严格控制政府性楼堂馆所建设,严格控制和执行资产配置标准,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用房租赁审批制度,从严控制、避免浪费。优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结构,强化资本金注入,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十)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完善直达资金分配审核流程,加强对直达资金的监督,确保资金安排符合相关制度规定、体现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直达资金监控体系,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强化从资金源头到使用末端的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资金监管“一竿子插到底”,确保资金直达使用单位、直接惠企利民,防止挤占挪用、沉淀闲置等,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十一)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根据支出政策、项目要素及成本、财力水
9、平等,完善分类分档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探索建立预算项目支出标准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物价变动和财力变化等动态调整支出标准。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分析和结果运用,将科学合理的实际执行情况作为制定和调整标准的依据。加快推进项目要素、项目文本、绩效指标等标准化规范化。将支出标准作为预算编制的基本依据,不得超标准编制预算。四、严格预算编制管理,增强财政预算完整性(十二)改进政府预算编制。严格按照上级转移支付提前下达数如实编制预算,既不得虚列收支、增加规模,也不得少列收支、脱离监督。进一步优化对镇(街道)转移支付体系,完善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法,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退出机制,提高转移支付管理的
10、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十三)加强跨年度预算平衡。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进一步增强与国家发展规划的衔接,强化中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对各类合规确定的中长期支出事项和跨年度项目,要根据项目预算管理等要求,将全生命周期内对财政支出的影响纳入中期财政规划。政府举借债务应当严格落实偿债资金来源,科学测算评估预期偿债收入,合理制定偿债计划,并在中期财政规划中如实反映。(十四)加强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依法纳入预算,执行统一的预算管理制度。落实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主体责任,部门和单位要对预算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以及执行结果负责。各部门要统筹各类资金资产,结合本部门非财政拨款
11、收入情况统筹申请预算,保障合理支出需求。将项目作为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的基本单元,预算支出全部以项目形式纳入预算项目库,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未纳入预算项目库的项目一律不得安排预算。有关部门负责安排的建设项目,要按规定纳入部门项目库并纳入预算项目库。实行项目标准化分类,规范立项依据、实施期限、支出标准、预算需求等要素。建立健全项目入库评审机制和项目滚动管理机制。做实做细项目储备,纳入预算项目库的项目应当按规定完成可行性研究论证、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等各项前期工作,做到预算一经批准即可实施,并按照轻重缓急等排序,突出保障重点。推进运用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研究开展事前绩效评估。依法依规管理预算代编事项,
12、除应急、救灾等特殊事项外,部门不得代编应由所属单位实施的项目预算。(十五)完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建立完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全面客观反映政府资产负债与财政可持续性情况。推动预算单位深化政府会计改革,全面有效实施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完善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做好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衔接。五、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十六)强化预算对执行的控制。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预算一经批准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对预算指标实行统一规范的核算管理,精准反映预算指标变化,实现预算指标对执行的有效控制。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或开展政
13、府采购,严禁将国库资金违规拨入财政专户。严禁出台溯及以前年度的增支政策,新的增支政策原则上通过以后年度预算安排支出。严格落实预算追加分层分级审批,严禁违反规定乱开口子、无预算实施。规范预算调剂行为,减少预算二次分配。严禁以拨代支,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政暂付性款项管理。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设立和出资的预算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本管理与监督,确保国有资本安全和保值增值。(十七)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将落实上级及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加强财政政策评估评价,增强政策可行性和财政可持续性。加强重点领域预算绩效管理,分类明确转移支付绩效管理重点,强化引导约束。加强对政府和社
14、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项目的全过程绩效管理。加强国有资本资产使用绩效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有机衔接,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沉淀资金一律按规定收回并统筹安排。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推动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十八)优化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控制体系和集中校验机制,实行全流程电子支付,优化预算支出审核流程,全面提升资金支付效率。完善财政收支和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体系,建立健全库款风险预警机制,统筹协调国库库款管理。(十九)拓展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建立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体系,鼓励相关部门结合部门和行业特点提出政府
15、采购相关政策需求,推动在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中嵌入支持创新、绿色发展等政策要求。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确保与年度预算相衔接。建立支持创新产品及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落实的预算编制和资金支付控制机制。对于适合以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应当依法依规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坚持费随事转,防止出现“一边购买服务,一边养人办事”的情况。六、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二十)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把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决不允许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实行50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项目部门联审,落实“三个不得立项”,把牢隐债风险关
16、。强化国有企事业单位监管,严禁以企业债务形式增加隐性债务。严禁通过PPP购买服务等方式变相举债。做实做细政府债券项目储备工作,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谋划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专项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收支平衡机制,实现融资规模与项目收益相平衡,专项债券期限要与项目期限相匹配,专项债券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应当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保障专项债券到期本息偿付。加强督查审计问责,主动接受人大对政府债务的审查监督,严格落实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二十一)重大政策和项目实施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出台涉及增加财政支出的重大政策、重大规划或实施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前,要按规定进行事前绩效评估,加强投入产出和资金动态平衡管理,未通过评估的不得安排预算。县级部门出台政策时要考虑县级财政承受能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设定民生支出标准,确保与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相适应。加强政府中长期支出事项管理,客观评估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七、增强财政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