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子贡问于孔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子贡问于孔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子贡问于孔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晏子复于景公曰:“朝居严乎?”公曰:“朝居严,则曷害于治国家哉?”晏子芍曰:“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下无言,则谓之喑;上无闻,则谓之聋;聋喑,则非害治国家如何也?具合菽粟之微,以满仓縻;合疏缕之纬,以成帷幕。太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也。夫治天下者,非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W有距而不入者哉?”(节选自说苑正谏)材料二子贡问于孔子曰:“昔者齐君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节财。鲁君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谕臣。叶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他近而来远三者之问一也,而夫子应之不同,然政在异端乎
2、?”孔子曰:“各因其事也。齐君为国,奢乎台榭,淫于苑囿,五官伎乐不解于时,一旦而赐人以千乘之家者三,故日:政在节财。鲁君有臣三人,内比周以愚其君,外距诸侯之宾以蔽其明,故日:政在谕臣Q去递!至虹J兔都迭MSMM:政在悦近而来远。此三者所以为政殊矣。诗云:丧乱蔑资,曾不惠我师此伤奢侈不节以为乱者也。又日:匪其止共,惟王之邛。此伤奸臣蔽主以为乱者也。又日:乱离痪矣,奚其适归。此伤离散以为乱者也。察此三者,政之所欲,岂同乎哉?”孔子曰:“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一曰谪谏,二曰慧谏,三曰降谏,四日直谏,五日风谏。唯度主而行之,吾从其风谏乎J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之于子产、晏子,可为至矣。敢问二大夫之所为
3、,夫子之所以与之者J孔子曰:“夫子产于民为惠主,于学为博物。晏子于君为忠臣,于行为恭敏。故吾皆以兄事之,而加爱敬J(节选自孔子家语辩政)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荆A之地B广而都C狭D民有离E心F莫安G其居H故曰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指回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对”表示面对着,两者词义不同。B.恶,指哪里,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的“恶”词义不同。C.悦,指使悦,与归去来兮辞中“悦亲戚之情话”的“悦”词义和用法相同。D.度,指揣度、估计,与鸿门宴中“度我至军中
4、,公乃入”的“度”词义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君主应该如何朝居,晏子认为,君主朝居时若太威严,这会导致大臣不敢说话,就像哑巴一样,而君主则变成了聋子,这不利于国家治理。B.晏子以微小菽粟和疏缕的纬线为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积累的重要性,从而向景公阐述了国家储备物资应该重视积少成多的道理。C.孔子认为,忠臣向君主进言有调谏、慈谏、降谏、直谏和风谏五种方法,孔子主张向君主进谏要讲究策略,他倾向于风谏这种委婉的方法。D.子贡说孔子对子产和晏子两人推崇备至,针对子贡的疑问,孔子说,子产学问广博又给民众带来恩惠,晏子行为谦恭聪敏又对国君忠诚不贰。13 .把材料中画
5、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也。译文:(2)内比周以愚其君,外距诸侯之宾以蔽其明。译文:14 .材料二中,孔子是如何回答子贡“三者之问一也,而夫子应之不同”这一问题的?【答案】10 .DFH11 .C12 .B13 .(1)高大的泰山不是一块石头堆起来的,而是从低处堆积然后才变得高大的。(2)在朝廷内相互勾结愚弄国君,在朝廷外拒绝诸侯国的宾客,遮盖君主明察的目光。14.孔子先表明按照各国不同的情况来治理国家的观点,再阐述齐、鲁、楚三国不同的国情,最后引用诗经中的句子,以之作为自己观点的依据。【解析】14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楚国国土广阔而都城
6、狭小,民众想离开那里,不安心在此居住,所以说。“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描述楚国国土和都城情形,结构完整,“民”是下一句的主语,故在“狭”后断开;“民有离心”是以“民”为主语的结构完整的句子,主谓宾俱全,故在宾语“心”后断开;“莫安其居”是省略了主语“民”的句子,结构相对完整,“故”是表示结果的关联词,放在句首,故在“居”后断开。故在DFH三处断句。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晏子回答说。/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B.正确。哪里。/奸牙口。句意:哪有拒绝人家而不接受意见的呢?/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
7、。C.“与归去来兮辞中悦亲戚之情话的悦词义和用法相同”错误,“悦亲戚之情话”中“悦”的意思是“以为悦”,是意动用法,而不是使动用法。句意:治理国家在于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前来依附。/以亲人间的知心话为愉悦。D.正确。句意:揣度君主的心意来采用。/请(你)估计我已经回到了军中,你再进去(拜见项王)。故选C。1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B.“从而向景公阐述了国家储备物资应该重视积少成多的道理”错误,晏子以菽粟和疏缕的纬线为例,形象地阐述君主应该注重听取臣下的意见,而不是“国家储备物资应该重视积少成多的道理”。故选B。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太山
8、之高”,定语后置,“高太山”;“累”,堆叠、积累;“卑”,地势低。(2)“比周”,相互勾结;“愚”,愚弄;“距”,通拒”,拒绝。18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各因其事也”,孔子先表明按照各国不同的情况来治理国家的观点。“齐君为国故曰鲁君故日夫荆故曰此三者所以为政殊矣”,再阐述齐、鲁、楚三国不同的国情。“诗云又曰又曰”,最后引用诗经中的句子,以之作为自己观点的依据。【参考译文】材料一晏子又对景公说:“处理朝政威严吗?”景公说:“处理朝政威严对治理国家有什么坏处吗?”晏子回答说:“处理朝政威严,在下的臣子就不敢说话;在下的臣子不敢说话,那么在上的君王就会有很多事情听不到。在下的人不
9、说话叫作哑巴,那在上的人听不到事情叫作聋子。聋和哑不是妨害治理国家又是什么呢?集合微小的豆子和小米能够堆满仓库,汇合那稀疏的丝缕做纬线能够织成帷幕。高大的泰山不是一块石头堆起来的,而是从低处堆积然后才变得高大的。至于治理天下的人,不只是用一个人的建议,当然也有接受了暂时不用的情况,但哪有拒绝人家而不接受意见的呢?”材料二子贡问孔子说:“从前齐国国君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节省财力。鲁国国君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了解大臣。叶公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前来依附。三个人的问题是一样的,而您的回答却不同,这样说来治国有不同的方
10、法吗?”孔子说:“按照各国不同的情况来治理。齐国君主治理国家,建造很多楼台水榭,修筑很多园林宫殿,声色享乐无休无止,有时一天就赏赐三个家族各一千辆战车,所以说:为政在于节财。鲁国国君有三个大臣,在朝延内相互勾结愚弄国君,在朝廷外拒绝诸侯国的宾客,遮盖君主明察的目光,所以说:为政在于了解大臣。楚国国土广阔而都城狭小,民众想离开那里,不安心在此居住,所以说:为政在于让近处的人高兴,让远方的人来依附。这三个国家的情况不同,所以施政方针也不同。诗经上说:“国家混乱国库空,从不救济我百姓。这是哀叹奢侈浪费不节约资财而导致国家动乱啊。又说:臣子不忠于职守,使国君担忧。这是哀叹奸臣蒙蔽国君而导致国家动乱啊。又说:兵荒马乱心忧苦,何处才是我归宿。这是哀叹民众四处离散而导致国家动乱啊。考察这三种情况,根据政治的需要,方法难道能相同吗?”孔子说:“忠臣规劝君主,有五种方法:一是委婉而郑重地规劝,二是刚直地规劝,三是低声下气地规劝,四是直截痛快地规劝,五是用婉言隐语来规劝。这些方法需要揣度君主的心意来采用,我愿意采用婉言隐语法来规劝啊J子贡问孔子说:“您对子产和晏子,可以说推崇到极点了。请问两位大夫的所作所为,以及您赞赏他们的原因J孔子说:“子产对于民众来说是仁爱的治理者,学问广博。晏子对于国君来说是位忠心的臣子,行为谦恭聪敏。所以我都用对待兄长的礼节来侍奉他们,而且愈来愈喜爱和尊敬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