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第二个结合”的光辉典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第二个结合”的光辉典范.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第二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在深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之际,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重要论断,不难发现,“人民”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无我”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将二者相结合,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是“第二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贯通了共产党人的魂脉和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这句话鲜明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魂”与“根”的问题。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党
2、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这是共产党人决不能抛弃的魂脉,否则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同时,历史和实践证明,我们党必须植根中国土壤,始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否则就会失去发展的立足之地和生命泉源。“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重要论断,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用“我将无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精神状态,生动诠释共产党人“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以共产党人坚守魂脉和根脉的神圣使命,奋力开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汇通了共产党人的品格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
3、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这段话深刻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政治品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舍生取义的“无我之境”高度契合。在传统文化看来,“有我”生痴,“无我”生慧。在置身“无我”的境界里,人破解了名利怪圈和生死难题,达至向死而生的心境,对真理的信仰就会彻底。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样才赢得了人民信任,得到了人民支持,党才拥有不断克服艰难险阻的智慧力量。“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重要论断,把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汇通起来,科学诠释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我将
4、无我,不负人民”融通了共产党人的宗旨和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这段话表明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所达到的虚怀若谷的境界。可是,境界的修炼非一日之功。“我将无我”所表达的常修常新的精神意志,蕴含着共产党人对胸怀天下的追求和坚守。历史和实践证明,只要共产党人常修常新“无我”之高尚境界,就一定能激荡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重要论断,把“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与“坚持胸怀天下”的格局境界融通起来,充分彰显出共产党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