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预制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区预制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全区预制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意见要求:“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预制菜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预制菜作为二产农产品加工、食品工业的产物,上游连着一产种植业、养殖业,下游连着三产餐饮业、居民消费,是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近几年预制菜飞速发展,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对预制食品的需求增多,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国食品工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以三产融合推动乡村振兴。一、预制菜的产业界定与展望预制菜可理解为还原正餐、提升效率,是
2、以农、畜、禽、水产为原料,加上各种辅料经预加工而成的半成品或成品。通常分为即配、即食、即热、即烹,主要根据加工复杂程度和食用方式进行分类。预制菜能提升烹饪效率,相比正常做菜流程,大幅节约了洗切腌制等加工时间,出餐速度大幅提升,符合餐饮工业化趋势。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预制菜产品已经从简单的风味小吃扩展至肉禽水产,产品种类丰富多样,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需求。随着餐饮连锁化提升及外卖平台美团、饿了么的快速发展,预制菜在2014年进入行业快速发展期;2023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消费者逐渐培养起居家烹饪的习惯,预制菜有效地帮助消费者减少备菜流程、缩减烹饪时间、降低做饭门槛,符合年轻消费者需求。2023年预制
3、菜市场规模约2200亿,其中B端约1800亿,C端约400亿,过去10年复合增速在20%左右。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32025)工作规划中预计2030年中国餐饮规模破10万亿,保守按8万亿测算,食材占比41%,预制菜渗透率提至15%20%,则B端规模5000亿一6000亿元,加上C端预计6500亿一8000亿元。二、我区发展预制菜产业基础(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我区是全市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区位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食品与都市现代农业是其支柱产业,产业配套齐全、产业聚集优势明显,具备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目前,我区预制菜产业形成了“一产原材料供应一二产预制菜加工生产一三产市场营
4、销服务”等较为完备的食品加工产业链体系,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0多家,其中预制菜核心企业30多家,原材料、调味料及食用油生产企业26家。2023年预制菜产业链产值达155.86亿元,其中预制菜核心产业产值65.89亿元。(二)企业群体加快壮大。目前,我区有7家企业入选省首批预制菜创新企业榜单,占全省(45家)近16%、占全市近6成,涌现出绿进、乐肴居、如意三煲、古龙、银祥等一批预制菜龙头企业。其中,银祥集团位列省民营企业百强榜第88位;绿进食品排名“2023中国预制菜企业T0P50榜单”第22名;如意三煲年产调理熟食(预制菜)8万吨,荣登“中国即烹预制菜品牌30强”;乐肴居是中国高品质速冻米面制品
5、领航品牌,为全国1000多家五星级酒店提供御用面点;古龙、银祥、青田食品均是国家食品标准起草单位,古龙参与6项国家标准起草工作。(三)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区预制菜产业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华南理工大学、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拥有肉食品安全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市食品科技研发检测服务中心、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预制菜委员会研发中心等研发检测平台。部分企业重视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绿进食品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5%以上;璞真食品在厦门、重庆、上海设立三大味道研究所;如意三煲正加快建设食品检验检测研究中心;古龙食品研发的“番茄牛脯”与“咖喔牛脯”荣获第一届广东预制菜研发大赛二等奖和最具市
6、场潜力奖。(四)产品结构丰富多样。我区预制菜生产企业可提供菜品丰富,全国八大菜系均有涉及,代表产品有银祥封肉和姜母鸭、古龙罐头产品、乐肴居早餐爆汁流沙包、绿进食品松板肉、翰农的精品蔬菜等,涵盖了即食、即热、即烹和即配等全部类别。从龙头企业看,绿进产品线涉及猪、牛、羊等六大品类,超60款预制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如意三煲已开发百余款猪牛羊类产品以及50余款家庭方便菜;乐肴居已推出17大系列、200多款速冻米面产品;古龙食品已完成20余种冷冻调理食品的新品研发。(五)产业发展基础厚实。我区农产品原材料供应较为充足,202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22.92亿元,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农村专
7、业合作社506家,形成军营红西红柿、我区紫长茄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我区还拥有闽南果蔬批发市场等综合性农业服务平台,2023年交易额达45.4亿元。在食品调味料生产上,我区拥有门类齐全的产品线,产品涵盖中餐标准化复合调味酱料、西餐腌料、腌酱、包裹粉、冷冻料理包等。此外,我区的冷链物流及企业仓储体系不断发展。全区现有冷链物流企业14家、冷藏车92台,其中波山物流获评中国公路货运星级车队称号,顺丰、京东等C端冷链物流配送能力持续提升;银祥、绿进、波山等企业均建有万吨级冷库,这些都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三、我区发展预制菜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龙头企业数量偏少。目前全国预制菜企业达6.8万
8、家,我区预制菜企业仅91家,预制菜市场主体有待进一步培育。全区60家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中,48%的企业产值在1亿元以下,仅中禾实业1家企业产值超过20亿元,预制菜核心企业平均产值185亿元,与山东诸城等先进地区相比,我区缺少预制菜领域的上市公司。总体看,当前我区预制菜企业的牵引带动力有限,行业缺乏核心龙头企业。(二)行业标准不够健全。我区预制菜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产业准入门槛低,产业发展缺少统一的标准体系,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此外,全市尚未出台预制菜的地方标准,在食品安全上也存在一定的隐患,补齐行业标准缺失短板迫在眉睫。(三)技术研发支撑不足。预制菜企业总体研发投入较少,企业研发能力有待进一
9、步提高。除银祥、绿进等少数龙头企业外,大部分预制菜企业未设立研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产学研用结合还不够紧密,新产品开发、升级换代速度需进一步提升。我区乃至全市都缺乏综合性食品加工技术或食品科学工程类专业较强的高校院所,集美大学虽开设有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但仅局限于水产品加工方向。因此,预制菜整体综合技术研发实力不强,行业人才培养支撑不足。(四)服务保障能力不够。一是我区冷链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原材料生产基地缺少预冷设施,冷藏车等配套设施保有量少,全区仅有92台冷链运输车辆,人均冷藏车保有量(1O3辆/万人)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5辆/万人)的一半。冷链运输能力不足制约
10、销售区域范围的扩大,影响业务拓展。二是企业发展空间受限。我区轻工食品园已基本完成开发,规划工业用地185.55公顷,现在已开发182.83公顷,工业用地开发比例达到98.5%o园区虽然引进了300多家企业,但土地利用效益较低,以美禾园为例,2023年亩均产值489万元、亩均税收14.25万元,远低于食品制造业税收最低控制指标20万元/亩。四、我区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思路和对策(一)打造预制菜全产业链1 .支持预制菜龙头企业发展。一是建立核心企业库。全面梳理预制菜相关企业,挑选一批竞争力较强、影响力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行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二是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制定梯次培育行动方案,努力使中小
11、企业往专精特新方面发展,中大企业积极往资本市场发展。三是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发挥预制菜“链主”企业作用,鼓励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合作,建设产能、智慧、资源等多模式共享工厂或车间,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发展格局。2 .加大预制菜招商引资力度。一是加强头部企业招引。大力开展预制菜产业“双招双引”,组建预制菜产业招商专班,以上海、广东及山东等地为重点招引方向,瞄准龙大美食、味知香等全国预制菜头部企业,主动对接、靶向招商。二是建设预制菜总部基地。依托“三谷”商务资源优势,积极吸引优质预制菜企业在我区设立综合型、区域型、职能型总部。3 .完善预制菜生产体系一是支持农业产业链延伸。引导绿百
12、合等农业龙头企业依托原材料优势和渠道积累,做精深加工等方向,并向后端延伸布局服务与营销领域,发展净菜类预制菜,提高产业附加值。鼓励村企合办、村村联办预制菜企业,支持村社参与预制菜种植、加工、冷链、运输、销售等业务。二是加快打造“中央厨房”。鼓励餐饮连锁品牌企业加强“中央厨房”建设,促进“中央厨房”独立运营发展预制菜业务。三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延伸。鼓励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通过直接投资、参股合作或长期合作等方式,布局上游农产品生产销售与下游物流营销。4 .推进预制菜加工转型升级一是支持食品加工企业产品转型。鼓励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向预制菜领域倾斜和转型,完善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
13、综合利用等加工体系,持续增加预制菜生产效能。二是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对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给予技改奖补、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三是加快预制菜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预制菜加工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工厂,加强产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动预制菜原材料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升级,提高清洗、解冻、切配、加热、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效率。(二)构建预制菜安全监管体系1 .完善预制菜标准体系开展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试点。鼓励标准化基础好、技术引领性高、产业带动力强的单位开展试点工作,推进预制菜全产业链融合化、全流程标准化、全环节品质化,逐步完善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系列标准。加强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社
14、会团体、科研院所等参与制定或修订预制菜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形成具有闽菜和全市特色的预制菜产业标准体系。2 .加强预制菜产业质量监管一是保障预制菜食品安全。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深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1213”行动计划,做好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合格证与追溯并行的实施工作,实现预制菜专供农产品源头可追溯。建立预制菜重点原料基地备案制度和预制菜食品添加剂报备制度。二是提升预制菜监管水平。加强预制菜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建设预制菜检测中心,开展预制菜监督抽检,建立安全生产白名单,严厉打击“黑作坊”,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三是鼓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支持企业开展IS022000
15、食品安全等质量认证,争创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全市质量奖。(三)增强预制菜研发创新能力1 .建立预制菜研发机构依托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预制菜委员会研发中心,成立预制菜技术与创新研究院,重点解决生产瓶颈与关键技术难题,推进预制菜新形态新品类、功能性预制菜的开发研究。鼓励企业加大预制菜研发投入,支持预制菜企业建立重点研发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 .提高预制菜创新能力一是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预制菜龙头企业加强与中国农科院、江南大学、集美大学、台湾海洋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坚,并将研发成果及技术应用于市场。二是实施“预制菜+名厨大师”发展模式。鼓励、引导预制
16、菜生产企业与闽菜名厨大师开展多维度、多层次合作,推动闽菜工业化、标准化发展,加快传统菜品向预制菜转化。三是加强对外研发合作的创新。加强与广东湛江、山东诸城等预制菜龙头城市的飞地研发合作,共同攻关冷藏、灭菌、包装、贮运等技术工艺,进一步提升预制菜企业创新能力。3 .加强预制菜人才引育一是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扎实推进“才聚银城”人才强区战略,加强对烹饪大师、食品安全管理师、技术能手等预制菜专业人才的培育引进,将这些专业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评定范围。二是加强预制菜人才培养。鼓励我区职业技术学校等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增设预制菜相关专业课程,支持新东方烹饪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开设预制菜研修班。三是强化预制菜人才培训。发挥行业协会、职业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组织开展预制菜生产、餐饮烹饪、电商直播、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产业发展相关的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评价,每年评选表彰一批预制菜行业代表或领军人物。(四)加强预制菜营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