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说课稿.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维护秩序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秩序意识、规则意识、公共参与意识,从而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做到维护秩序,遵守规则,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在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归纳与整合基础上,教学目标可归结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参与意识,自觉养成现代公民基本素养。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提高辨识能力;结合事例,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提升认识能力。知识目标:明确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的原因并理解其内在联系,理解社会规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二、教学内容的分析(-)课标依据本课的课标依据为“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一部分“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中的“理解遵
2、守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公共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等相关内容。课标的要求提示我们,个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个体的成长。从思维认知角度分析,秩序意识、规则意识、公共参与意识,是自我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从行为实践角度分析,积极参与社会,主动维护社会秩序,是个人幸福、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二)内容框架本课教学内容选自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第一框“维护秩序”,包括“社会生活有秩序”和“维护秩序靠规则”两部分。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秩序、规则、有效参与社会等问题有所了解,但是受到人生阅历不足、认知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存在
3、认识问题不全面的现象,甚至有时出现知行分离的情况。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他们恰当的引导。此外,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阶段,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考虑学生的实际,将抽象的概念和道理融于生活化的、可感知的情境中,借助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四、教学设计过程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框的教学设计了三个环节。环节一:生活需要秩序环节二:维护秩序靠规则环节三:社会秩序我维护每一个环节基本按照“导语一一出示任务一一反馈指导一一小结”教学过程来实施。(-)环节一:生活需要秩序教师采用活动“我们来找茬”与设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利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下一环节的
4、开展做好铺垫。(二)环节二:维护秩序靠规则本环节的评价任务是“理解秩序的意义及其与规则的关系”。针对上述评价任务,本课设计思维引导方法,利用知识架构的方式服务课堂教学,通过将知识结构化,引导学生提高思辨能力。由“我们来找茬”活动引入,抛出问题,引出学生对于无序现象的思考这是新思维的。面对无序现象,不同行为选择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我们对待这个事物的不同想法,即思想的选择。而可能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思想选择,就是本节课思维发展的基点。对两种思想选择的探讨是分别进行的:首先循着坚守正义的思想线,就“想要改变”这一选择展开讨论,第一步是明确想要改变的理由是什么?这源于无序现象所带来的影响与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5、之间的矛盾,我们呼唤秩序。继续发问,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为什么需要秩序?其原因体现在哪些方面?我提供了两个情境活动,在情境中展现思维的推演过程,帮学生打开思维的广度,引导学生明确无论是个人的美好生活,还是国家社会良好的发展状态,都需要社会秩序保驾护航。明白生活需要秩序的原因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层面的思考。维护秩序,我们需要怎么做?在这一环节我为学生设置了两个探究活动。通过第一个活动,学生知道维护社会秩序,需要我们制定规则。此时,思维的引导并没有停住,而是通过第二个活动促进思维的再深化,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促使规则发挥作用的答案。(三)环节三:社会秩序我维护本环节的评价任务是:树立公共参与意识,提升公民素养。当第一条思想选择的线索解释清楚后,再次回归学生选择的思维基点,抛出问题:当我们每个人都抱持着“与我无关”的想法,进而采取“视而不见”的行为选择时,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通过探讨,学生完成认知与实践的双向反思,能够自然而然认识到,面对无序现象,如果人人不管,会导致社会混乱和人人自危的恶性循环,最终受害者就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你、我、他。因此,当面对生活中的一些无序现象时,我们需要选择改变而不是漠视。本课教学设计,从规则意识的养成,自然过渡到维护秩序的行为选择,注重发挥育人的实际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