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XX县重点非公有制企业统计监测调研情况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XX县重点非公有制企业统计监测调研情况的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XX县重点非公有制企业统计监测调研情况的报告近年来,XX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力日益增强,非公企业数量和发展规模扩增明显,特别是在驱动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就业、助力财税增收、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XX县非公有制企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调查了解XX县非公有制发展现状,全面准确服务XX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近期XX县局按照省、宝鸡市安排部署,分别从第一、二、三产业领域选取了部分代表性强、辐射带动较好的非公有制企业作为监测调查对象,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存在困难和问题、发展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思路方向等方面,主动深入企业生产办公现场,开展了一期非公有制企业专项监测调研活动,更加全面的了
2、解掌握了2023年XX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整体状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企业基本情况本次专项监测调研共选取了10户XX县境内正常生产经营的非公有制企业。按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选取第一产业企业3户,第二产业企业3户,第三产业企业4户。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选取股份合作制企业3户,其他联营企业3户,私营企业4户。按企业所属行业分,选取农业企业3户,制造业企业3户,批发零售业企业1户,住宿餐饮业企业1户,其他服务业企业2户。按企业划型标准分,中型企业1户,小型企业6户,微型企业3户。二、企业经营发展状况(一)企业经营状况总体平稳向好。从调查的10户企业经营情况看,今年XX县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状况总
3、体运行平稳。其中,表示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占10%,表示经营状况平稳的企业占60%,表示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占30虬从前三季度企业营业收入情况看,多数企业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冲击影响,且主要冲击了市场需求,导致营业收入增幅出现波动。据调查了解,10户企业中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0%以上的占3096,与上年同期持平的占30%,较上年同期下降20%左右的占40%。从国家和地方政策措施方面看,90%的企业表示享受到了租金、税金等减免或缓交政策支持,并对后续发展预期谨慎乐观或比较乐观。(二)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相对集中。针对今年以来经济形势和疫情反复情况,80%的企业表示利润空间受到一定程度挤压,也是当前企业
4、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据调查了解,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营销成本上升和工人工资增加等因素影响,占调查企业总数分别为70%、80%和50%。针对困难和问题,70%的企业表示采取了“减少非核心业务”措施,80%的企业采取了“与上下游企业沟通协商”的措施,但多数企业表示,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缓解利润空间受挤压的状况。(三)企业管理和研发创新情况良好。从企业管理和用工情况看,多数企业用工稳定,员工薪酬上涨或持平的企业达到了90%,70%的企业聘请了职业经理人或专业技术人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均占有一定比率,能够有效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营人员需求。从企业研发创新情况看,多数农业和制造业企
5、业均采取自主研发、与其他企业合作或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且研发投入与上年相比均有所增加。多数服务业企业表示无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情况。(四)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良好。在近年来县域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提升的驱动下,企业融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调查的10户企业表示中央和地方关于鼓励非公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均有落实,其中表示政策全部落实或落实大部分的企业占到了70%以上,60%的企业表示当地政府在激励企业转型升级、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方面做的较好,特别是对当地政府在企业融资、税费减免和土地优惠等方面的做法均表示认可,认为今年出台的助企纾困政策及时有效,一定程度减轻或缓解了今年以来企业面临的困
6、难和问题。(五)企业发展需求期望较高。据调查了解,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希望进一步扩大创新投入资金补贴、公共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扶持保障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期待政府部门能够稳定政策预期,减少疫情防控给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并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期盼政府和金融部门加快解决产业政策倾斜、税收费用、财政补贴、融资渠道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努力为非公企业营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商业环境,助力企业在当地健康平稳向好发展。三、非公企业面临的困境和问题近年来,在国家及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相关政策的引导下,XX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大幅提升,非公经济占比接近50.0%。但从X
7、X县非公经济发展产业链、创新发展动能以及人才支撑等方面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发展潜能尚未充分激发。一是产业链条尚不健全。随着近年县域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持续优化提升,各类招商引企、政策惠企力度持续增强,XX县引进的各类企业数量逐年增多,但受企业入驻发展年限短影响,非公企业在当地形成尚未形成健全完善的产业链、技术链、营销链,特别是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新能源、医药生物、高端装备、稀有金属加工、食品制造等类型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能源供应、产品营销、交通运输等方面仍然存在产业链条不优不畅的问题,致使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偏高,利润空间挤压明显,较为明显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二是创新发展意愿不强。近三年来
8、,受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疫情反复多变影响,多数非公企业经营效益收到强烈冲击,收缩经营情况相对普遍,导致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减弱,扩大规模、拓展新领域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能力和意愿受到制约,由此形成的产品初级化、品牌低端化、技术含量低成为普遍性问题,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长远、长久发展。三是高端人才流动性较大。XX县企业多数分布在城区周边和镇区、农村,企业周边的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生活消费、高端交流的环境相对较差,且工资薪酬、福利待遇水平相对偏低,难以吸引对高学历、高技术、经验丰富的高端长久驻留,特别是本地青壮年人口流出趋势明显,在外就学的大中专学生返千就业意愿不强,企业引进人才、保留人才、培养人才的
9、难度较大。四、助力非公企业发展的建议一是助企优化产业链条。建议依托国家扶持发展中小微企业的各类政策举措,持续优化提升县域营商环境,积极落实土地、租金、税费、环评等方面的减免优惠政策措施,支持扶持企业健全产业链、技术链、营销链,确保入驻XX的新企业早适应、快发展。二是助企加快研发创新。建立设立企业创新研发扶持奖补平台,有针对性的鼓励引导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新型制造业企业,加快研发高新技术、打造高端产品、创优品质品牌。同时,加强陶瓷、水泥、建材等传统企业生产线升级改造、产品创新等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企业增强发展活力。三是助企培养引进人才。从政府层面构建人才引进专
10、门管理服务机构,提升对高学历、高技术、高端管理等类型人才工资薪酬、住房落户、日常生活等服务保障力度,助力企业留人才、养人才、用人才。同时,积极创建高等院校、职业技校等培训机构协调联络机制,助推校、企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和定向就业协作关系,切实满足企业人才需求。附种苗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种苗生产供应的特点(一)种苗生产供应品种、树种多。据统计,今年用于各项造林绿化树种有多个,特别是一些城市绿化树种、园林观赏树种增幅较大。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县城市绿化建设需要,各苗圃加大了绿化树种、园林观赏苗木的培育力度,种苗生产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二)苗木质量大幅度提高,杜绝了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造林
11、用苗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县各项工程造林一、二级苗木使用率达以上,实现了二级以上苗木上山造林的目标。(三)苗木供过于求形势依然严峻。经树种、品种结构调整后,今春可供应苗木多万株,供应总量比上年春季减少近万株,苗木剩余总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杨树、山杏、刺槐等常规树种苗木剩余量减少。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看到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加强全县种苗质量管理,寻求种苗的销售渠道,增加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的培育,努力解决种苗供过于求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而成为制约我县种苗产业发展的瓶颈。(一)种苗生产供应与造林需求得不到很好的衔接,造林任务下达晚,种苗生产的盲目性难以得到根本性改观,苗木生
12、产结构性过剩,区域供需不平衡依然存在。由于造林任务下达晚,种苗的准备只能依照历年经验进行预测和估算,与生产实际需求差距较大。部分林农目前依然存在等待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增加造林计划的想法,种苗产业的规模及种植结构难以得到合理的调整。(二)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缺乏,供应压力增加。当前,随着各林业重点工程逐步进入攻坚阶段,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恶劣,造林难度增加,各工程对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的需求逐步加大,而抗逆性树种种苗在当前的种苗生产供应中所占比例偏低。(三)良种使用率低。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种苗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良种生产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造林部门在造林投入相同的情况下,受价格因素的影
13、响(良种种苗价格高于普通种苗),为降低造林成本,造林选用普通种子和普通苗木,良种使用率难以提高。(四)长途调运的苗木质量堪优。立足本县域,“就地育苗、就近供应”是搞好苗木生产供应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适地适树和造林苗木质量的重要措施。长途调运苗木,一是降低了苗木质量,提高了造林成本,二是挫伤了当地林农育苗生产积极性。四、发展思路及对策(-)种苗产业今后的发展思路一是继续加强种苗信息调度工作,以信息引导市场,制定科学规划,提前安排年度计划,超前发展林木种苗生产,努力提供品种对路的良种壮苗,减少种苗生产供应的经济损失;要加强造林部门和种苗管理部门的协调,造林规划早制定,任务早下达,种苗早准备,通过调控
14、和信息引导,保持种苗供需总量的基本平衡和品种对路,避免苗木市场的大起大落,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同时,要根据林业建设面临的供求关系和消费多层次变化,面向大林业、大市场,生态林苗木、商品林苗木、绿化美化苗木、花卉和草一起上。二是利用科技手段,加强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大力研究和推广抗性树种、品种,培育良种壮苗,发展容器育苗,调整造林绿化苗木的生产结构。在苗木生产供应上,立足苗木自给,支持和鼓励容器苗生产企业扩大容器苗生产规模,加大生产力度,尽量满足林业重点工程和城市绿化,特别要加快选择、引进和改良培育适宜我县恶劣自然条件的抗逆性针阔叶树种、草种,速生丰产树种,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绿化美化树种和花卉等
15、的需求。鼓励对抗性树种、品种的培育和推广,积极调整树种、品种结构,引进优良树种、抗性树种品种,着力解决当前种苗生产中树种、品种结构矛盾。三是通过政府引导、给予优惠政策,加强全县良种的繁育和推广使用力度,要建设一批良种繁育中心、良种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保持良种的持续经营和稳定的良种供应能力;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林木良种推广、良种补偿、种子贮备、林木种质资源清查,建立林木种子贮备制度,为林木种苗生产发展打好基础。通过签订供苗合同,采取定向培育,进一步提高良种的使用率,解决当前良种生产能力,增加良种使用率依然偏低的矛盾。四是加强林业重点工程种苗使用和调拨环节的质量监管,提高工程造林质量。在林
16、业重点工程用种苗标准上,要严格执行种苗质量检验程序和国家用苗标准(即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进一步加强全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用苗质量的管理力度,杜绝不合格的种苗上山造林。同时林业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种苗调拨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地方行业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各自责任及奖惩,保证所调拨的种苗全部用于各项工程造林。(二)种苗产业发展的对策第一、加强法制,规范市场。加强执法监督是林木种苗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种子法,加紧配套法规、标准的制定;二是严格执行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和林木种苗标签制度,把实行两证一签制度,作为依法治种苗的突破口;三是强化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加强检验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检验水平;四是加强执法检查,整顿林木种苗市场,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林木种苗的大案要案,使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步入规范、法制化轨道。第二、管好工程,确保成效。林木种苗工程是造林绿化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