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面节约战略落地见效XX两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关情况的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全面节约战略落地见效XX两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关情况的调研.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推动全面节约战略落地见效XX两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关情况的调研今年5月6月,XXXX局结合主题教育和例行督察工作,对XX、XX两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关情况开展了调研。目前,XXXX局已形成相关调研成果,对调研发现的一些地区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不实等问题,已督促地方政府依法依规组织整改,并研究提出了完善相关政策、加强日常监管等措施建议。一、高位部署推进,强化管控引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部署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XX、XX两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有关情况汇报、作出指示批示、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持续推进工作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XX省探索形成1
2、+X为主体的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体系(1即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为省、市、县层面出台的配套政策文件),开展市、县政府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系统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力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缓解了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的压力。据统计,近5年来,XX省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172、8万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超70万亩;2023年新上工业项目用地平均容积率达1、3,建设用地地均GDP达每亩33、4万元。XX省聚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全面启动土地
3、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力保障了承接产业转移等用地需求。据统计,20xx年以来,全省处置消化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105、9万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近20万亩“;十三五”期间,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35%,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22%的目标任务,人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下降31平方米。强化管控和引导,推动走节约集约、内涵发展之路。近年来,两省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完善用地计划指标分配、提高用地准入门槛、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等方式,从源头上防控土地粗放低效利用,推动节地增效高质量发展。优化空间格局。XX省建立省规划委员会协调机制,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政策和技术标准,发布关
4、于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为XX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保障的决定,指导84个县(市、区)编制增减挂钩专项规划,引导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XX省创建“新增建设用地减速、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人均城乡、人均城镇、人均农村建设用地规模下降”“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地均GDP增加”的“两减三降三增加”的减量化规划管理制度体系,推动“蓝图型规划”向“治理型规划”转变。完善计划配置。XX省以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配置计划指标的依据,未纳入省重大项目清单的以当年存量土地处置规模为基础核算配置计划指标。2023年2023年,全省通过“增存挂钩”核定土地利用计划51、7万亩。XX省明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主要用于保障基础
5、设施、重大工程、民生项目,城乡建设主要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计划予以保障,要求承接省政府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市、县对批次用地明确具体项目,实施“带项目审批“。提高用地门槛。XX省先后发布实施五版建设用地指标,修订XX省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规程(2023年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意见等文件,加强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和总规模审查控制,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2023年,省级开展15个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核减用地397、2亩。XX省建立亿元以下投资不单独供地的最低标准控制制度,推进“标准地”改革,提高土地资产配置供应质效。2023年,全省“标准地”出让1634宗、面积12、6万亩,占省级以上开
6、发区新增工业用地的86%o加强示范引领。XX省先后组织开展2023年2023年度4批节地模式(技术)先进典型案例推荐,每年度评选出10个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XX省按照协议收回、退散进集、协议置换、市场流转、府院联动、提质扩容、复合开发等7种方式分类汇编工业低效用地典型案例,为市县推进具体项目实施提供经验借鉴。加强存量盘活利用,持续推进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和低效用地再开发。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消化。XX省综合考虑各地供地率、存量土地和计划分配需求等因素,差别化分解下达处置任务,建立系统监测、定期通报、重点督导等工作机制;推广应用无锡市“锡地云存量资源智慧应用平台,构
7、建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数据治理信息系统。XX省20xx年、2023年先后部署开展了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专项行动和治理攻坚行动,将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情况纳入对市级政府的自然资源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据统计,两省2023年共处置200920xx年底批而未供土地33、8万亩、闲置土地10.7万亩。组织摸底调查,积极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XX省部署开展了“十四五”时期城乡低效用地调查入库和再开发专项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编制工作,研究制定全省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试点工作方案和技术规程,批复常州经开区等8家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试点方案,分阶段、分类、有序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XX省部署开展了全省城镇低效建设用地调查
8、入库、再开发以及工业低效土地治理攻坚行动,指导各地制定低效用地认定标准、编制专项规划和年度处置计划,全面梳理全省国有企业原划拨土地底数,推动盘活利用。两省探索通过收回再利用、“腾笼换鸟”、复合开发、挖潜增效、退散进集等方式,推动闲置低效用地“二次开发”。二、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等问题依然突出调研发现,两省虽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但部分地区贯彻落实仍有较大差距,土地粗放、低效利用问题依然突出。同时,一些地区反映,在处置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中面临政策制度不完善等实际困难和问题。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有待强化,城乡建设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一是一些地区仍着眼于新占地、多圈地
9、,热衷规划新设或扩大城市新区、各类开发园区(集中区、示范区)。有些地区甚至有意将大量现状城镇建设用地、已批新增建设用地不划入城镇开发边界,以变相保障上述区域用地规划空间。二是一些地区因缺乏区位优势、招商引资难或政绩观偏差等,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用地宽进宽出,将大规模甚至低价供应土地作为吸引项目落地的筹码和优惠条件,导致有些企业拿地之后用而不足,厂区面积大、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低下甚至闲置。有些招商协议虽对项目建成投产时间、投资强度、产出效率等指标作出约定,但未明确违约惩处措施或约定过宽,以致有些企业为拿到土地搞“数字投资”,出现多占少用、占而不用、圈地囤地等问题。三是有些地方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
10、用地量大的部门宽打宽用,未主动采取节地技术和措施,在项目用地报批和建设中存在用地标准顶格使用、宽松使用等现象。清查处置批而未供土地主动性不强,边处置边新增问题较突出,有些甚至虚假处置。一是部分地区过于依赖自然资源部相关监测监管系统台账开展清查处置,对本地区批而未供土地的具体位置、地块面积、实地现状、形成原因等较少开展全面摸底调查,以致底数不清、处置工作缺乏统筹和针对性,一些批而未供土地未能得到及时处置消化。二是一些地区落实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要求不到位,一方面未充分处置消化存量批而未供土地,另一方面大量报批新增建设用地但未及时组织供应,以致边处置边新增,有些新增量甚至超过处置量。三是有些地区为完
11、成年度处置任务、通过评价考核,虚假处置批而未供土地。主要表现为虚构供地项目,将规划为住宅、商业、办公等经营性用途土地按公园、绿地或空闲地等名义供应,或向政府平台公司等国有企事业单位供地,不进行实质性开发利用。闲置土地认定和处置不及时、不到位,有些甚至虚假处置。一是一些地区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到位,怠于组织开展相关工作,以致有些闲置土地未及时得到调查认定和处置利用。实施“增存挂钩”机制后,多数地区仅以完成自然资源部相关监测监管系统认定并下达的处置任务为目标,对不在系统中的闲置土地以及完成当年处置任务后,较少主动去调查处置。二是有些地区供后监管不到位,边处置边新增,甚至新增量超过当年处置量。据
12、自然资源部相关监测监管系统数据显示,XX、XX两省一些地区近两年新增闲置土地量达到同期处置量的数倍。三是部分地区处置闲置土地敷衍、应付,甚至弄虚作假,主要表现为用其他地块施工许可证、开竣工照片冒充需处置实地未动工地块的信息,上传到部监测监管系统,以闯关通过系统认定销号。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面临诸多困难。一是闲置土地处置面临较多操作难题。目前,认定处置到位的标准为动工、收回、置换,而在实践中因闲置原因复杂、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等,有些难以及时按标准处置到位。如:有些实地已动工建设但未办理施工许可等手续的,因有关部门未予完善相关手续,难以通过自然资源部系统认定销号;有些因企业原因
13、造成的,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应征收土地闲置费或无偿收回,但因征缴标准较高,很多企业无力承担,如果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无偿收回,企业往往会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等途径维护权益,结果不可预知甚至会引发社会矛盾;有些因政府原因造成的,在采取协议有偿收回方式处置时,往往因补偿标准难确定、土地使用权人期望值过高等难以协商收回等。二是批而未供土地处置面临较多困难。随着处置工作深入推进,剩余批而未供土地尤其是历史遗留的处置难度越来越大,有些受限于政策、规划、市场等因素难以处置到位。如有些地块夹杂少量零星集体土地,以及已办理农用地转用拟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地块,因不符合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和禁止
14、新增建设用地入市的规定,难以供地;有些已征收的土地,因规划调整、拆迁等原因无法供地,但又不符合申请批文撤回政策,导致难以处置等。三是低效用地认定和再开发难度大。由于低效用地的认定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差异较大,实践中缺乏国家层面的法律依据和规范标准,以致低效用地再开发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同时,因低效用地形成时间长,权利主体、形成原因、内在利益错综复杂,加之缺乏相关激励机制,市场主体参与度不高,而政府主导推动也面临相关利益难协调、盘活成本高、资金投入大等困难和顾虑。三、打通堵点,推动节约集约用地落地见效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形成全链条、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节约集约用地新
15、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自然资源工作新定位,全面加强顶层设计,以更加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引导和推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行业、各类用地主体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责任意识,以少量土地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找准当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中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土地利用计划配置、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批后监管等全链条严格规范管理的制度机制;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优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将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低效用地盘活利用等情况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综合考评体系,严格实施考核
16、奖惩,以推动发展理念和用地观念转变。加快政策供给,着力解决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一是修订完善闲置土地处置相关法规政策,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闲置土地的处置方式、程序、时限、责任等。如:细化明确闲置土地发现、认定、处置、监督的责任和时限要求,政府和企业原因交织的责任认定标准和处置方式,以及有偿协议收回补偿金额的评估规则和流程等;将无偿收回调整为适度有偿收回,或按闲置时间实行分等递增的多级闲置费率征缴机制;健全完善政府、法院等协同联动机制,破解“涉法涉诉”闲置土地盘活难题等。二是完善批而未供、闲置土地监管机制,强化省级自然资源部门监管责任,细化明确违法违规、虚假处置情形和相应责任等。如:将当前批而未供土地台账式管理模式转变为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做到各地块上图落位,精准分类处置;综合各地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总量和处置量,差别化配置年度计划指标;加大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