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承接长三角家电产业转移项目.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507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承接长三角家电产业转移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点承接长三角家电产业转移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点承接长三角家电产业转移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重点承接长三角家电产业转移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重点承接长三角家电产业转移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点承接长三角家电产业转移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承接长三角家电产业转移项目.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重点承接长三角家电产业转移项目指导、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在产品进出口、人才引进、物流、金融货币、生产加工等方面作出规划。有效促进国内消费市场发展和国外市场开拓,加大家电产品外销力度,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中东、俄罗斯、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支持骨干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走出去”,在国外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海外工业园区和经贸合作区。一、完善家电产业服务体系支持家电企业建设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推进产业共性技术、重大创新研发、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等第三方专业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家电企业数字化普及、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提升等改造升级,拓展“5G”、“工业

2、互联网” “AI”等示范应用,打造一批行业智能制造“灯塔工厂”和标杆基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组织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智能院等第三方机构实施对标诊断服务,实施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顶层设计服务。统筹各方力量搭建中国(合肥)智能家电创新中心,涵盖家电学校、家电频道、直播基地、敏捷制造等项目;鼓励产业相关的研发设计、品牌策划、检测认证、供应链采购、展览展示、售后回收等第三方平台与家电企业深度合作;扩大产业影响力,联合省市级电视媒体推出中国(合肥)智能家电创新大赛。二、推进智能家电(居)融合发展根据我省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智能家电与住宅产业融合发展的通知”精神,按照住建厅发布的“安徽省智慧住宅示范

3、项目建设导则”要求,立足于建成100个以上智慧住宅(园区)示范项目,从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入手,从而对整个智能家居产业链进行强链补链,引进国内智能家居知名品牌,如涂鸦、欧瑞德、华为、云起等等;同时,鼓励本地厨卫电器企业积极与中国声谷的软件企业、智能家居系统集成企业相结合,搭建各种形式的智能家居系统,使我省智能家居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有效地与住宅产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继而积极引导智能家电(居)产业向其他空间延展,与养老行业、健康行业、智能建筑行业、室内装饰行业融合发展,形成系列化、规模化,个性化产品,促进社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三、重点承接长三角家电产业转移项目对接全球智能家电产业优势品类资源,

4、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抓住牵头发展智能家电的战略机遇,主动与长三角主要城市对接,面向浙江省厨卫家电产业转移项目(苏泊尔、老板电器、方太厨具、爱仕达电器、伊莱克斯家电等);江苏省家电产业转移项目(彩电、冰箱,洗衣机,厨卫电器等)。同时积极承接广东省家电转移项目。四、发展基础五年来,合肥市继续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将家电行业作为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的重大工程来抓,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突出招大引强,狠抓项目落地,紧抓沿海产业转移机遇,集全市之优质资源,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注重创新驱动,全力保障运行,持续推动基地提档升级,实现了家电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将白色家电的规模和质量做到极致,

5、还在黑色家电方面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1 .品牌集聚品种齐全作为全国最大的“中国家电产业基地”,全市家电产业规上企业合计90余户,从业人员8万余人,年纳税逾30亿元,2020年产业规模约1000亿元,是全市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全市家电行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8家。家电产业研发机构数、研发投入额、研发人员数、授权专利量名列全市工业前列,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7. 1虬汇聚惠而浦、海尔、美的、格力、TCL、长虹、京东方7个国际知名品牌,拥有美菱、荣事达、帝度、晶弘、尊贵、欧力、雪祺、华凌、

6、惠科、万和10个国内知名品牌。既有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彩电等大家电产品,又有抽油烟机、热水器、微波炉、吸尘器等小家电产品,以及电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洗衣机电机、平板显示器等配套产品,智能家电产品已超过100个品种以上。家电本地平均配套率约为70%,核心配套率约为75%o2 .产业规模首屈一指“十三五”期间,合肥家电产业在产量指标方面,连续保持全国首位,总量在全国三大家电产业基地中(合肥、青岛、顺德)名列第一,大家电产能7000万台,其中:电冰箱产能2000万台,洗衣机产能2000万台,空调产能1500万台,彩电产能1500万台;厨卫及小家电产能4000万台(其中华米的智能手环3500万

7、台,小家电约500万台)。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全市家电“四大件”总产量仍达到5982. 56万台(占全国的10.4%)。而顺德、青岛总产量分别仅达到2500万台和4600万台左右。3 .产业园区科学布局经过五年的发展,已形成以高新区、蜀山经开区等为主体的西部家电产业集中区,以经开区、肥西经开区等为主体的西南部家电产业集中区,以新站高新区、长丰(双凤)经开区等为主体的东北部家电产品、物流及相关配套产业集聚区,以肥东经开区为主体的东部家电及配套、加工等产业集中区,环城家电产业带汇聚企业达400余家。4 .产业链条打造完善通过不断引进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如美芝压缩机投产,美的威灵电机迁入,凌达

8、压缩机冰箱压缩机开发成功,长城制冷部件改造扩产,全行业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基本实现本地化。目前,我市白电产品产业链省内配套率达80%以上。5 .智能家电领跑行业2018年,合肥荣事达电子的智能厨房系统、智能卫生间系统,合肥品冠科技的智能客厅系统在国内率先通过智能家电及智能家居联合认证。累计228款产品、系统通过智能家电、智能家居国家标准评价认证,总数全国第一,智能家电产品占比超3成。我市企业参加制定的智能家居首个行业标准智能家电系统互联互操作评价技术指南颁布实施。6 .智能制造遍地开花家电行业持续投资五年累计200亿元,主机企业实施两轮以上技改项目,包括机器换人、数字化车间改造、智能工厂建

9、设、等,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0家;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8家。合肥美的成功打造全球第2座洗衣机“灯塔工厂”,合肥海尔工业园争创5G+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五、发展环境1 .面临机遇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增速趋缓带来的经济全球化逆流使全球化格局面临重构,一些发达国家仍在主动或被动地退出家电制造业,国际家电产业格局的调整给我国家电产业全球拓展带来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电市场正在成长,同时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和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稳步推进,都为合肥市继续发挥“中国家电产业基地”的优势,聚焦家电产业,抢抓长三角家电产业转移,建设具有国

10、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总面积64. 95平方公里,涵盖经开区、高新区和蜀山区三大区块,是我市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资源最丰富、产业基础最雄厚、生态环境最优美的区域,全市家电产业骨干企业大都分布在以上区域。家电产业既可以与人工智能、新型显示产业深度融合,还可以利用科技金融、跨境电商的政策进行创新投资、产品出口的活动。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95后、00后为代表的“新千禧一代”正在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渠道深度变革与下沉重组的步伐加快,消费升级与消费分级并存的现象更加突出,高端品牌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中低端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可以预见,市场

11、将会涌现各种功能、各种型式、各种款式、各种个性化的家电新品,形成打破家电市场容量天花板的巨大能量,将为市场结构的调整、营销模式的创新带来新的机遇。2 .面临挑战伴随国内家电行业高速增长周期结束,我市家电“四大件”产量已连续三年下滑;很多家电企业前几年在自主创新方面投入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无法实现大范围突破,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附加值低,高档产品与世界一流家电相比竞争力较差,部分产品的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也落后于发达国家;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合肥家电业低成本的传统比较优势受到较大削弱。本地劳动力资源人均成本已达6万元/年,与沿海地区用工成本日渐趋近;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冰箱、空调

12、、洗衣机等原材料成本比重较大的家电产品深受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低,单位面积产值当前只有沿海发达地区的2成左右;电力等能源压力越来越突出。在产品方面,还存在很多短板,集成灶、洗碗机、微波炉等厨房电器产量较小,智能家居系统市场占有率也较低,附加值高的美体个健类小家电,如电动剃须刀、电动牙刷、电子美容仪、电子按摩器等依然空白。而浙江、广东的产品在我市市场品牌效应相当明显,因此现在自创品牌的难度越来越大。合肥、滁州、芜湖三市的产业基地已成为我省家电制造“金三角”,芜湖、滁州等地家电行业发展速度逐年提速,与我市差距逐步缩小,我市的领跑优势逐步减弱,在共享区域协同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倍感挑战压力。六、保障

13、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市智能家电产业链发展工作专班工作机制,与省智能家电(居)产业链工作专班相衔接,建立省市共同推进的协调机制,统筹谋划全市智能家电(居)产业发展与全省智能家电(居)发展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相一致。专班实行链长调度机制,及时督查、通报、总结经验,全面评价工作成效。专班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局,负责加强沟通协调,实时解决企业困难,加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双招双引”等工作推进力度,主动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家电项目、重要载体的建设和应用示范项目等。(二)优化要素配置完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为智能家电(居)项目落地保驾护航。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参考亩均效益评价,科

14、学核定家电产业用地空间规模,优化用地空间布局。加大低效用地处置力度,腾出用地、用能和环境容量,优先保障优势家电企业发展。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一体推进的良好机制,加强产教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建设家电产业发展急需专业。分类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方式,建立财政资金、产业基金、银行融资、风险投资、创业资本等协同机制。增加家电产业发展中长期贷款、技改贷款和信用贷款,推动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向优势企业倾斜。支持家电企业扩大销售、抢占市场,通过高速公路、水运港、国际内陆港、航空港等多种立体通道外运产品。(三)完善政策引领通过合肥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等,重点在设

15、备投入、产业创新、绿色制造、制造业+互联网、平台载体培育等方面支持家电产业发展。同时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对通过国家标准认证的智能家电产品、智能家居系统进行综合评定,按照销售收入排名给予企业一定奖励,或按照智能得分排名对相关的研发、检测、认证费用给予一定补贴。对智能家电创新大赛后期落地生根形成量产的项目,给予参赛团队一定奖励。通过合肥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合肥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以基金方式投入支持家电产业发展。市级政策与国家、省级、县级政策逐步构建差异化、层次性政策体系,在研发设计、投资规模、产品结构、品牌建设等方面引领家电企业发展,为家电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内生动力。(四)做好宣传引导家电产业对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进实施方案落地落实,是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议定事项,加快我市家电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力争到2025年初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