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实数(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3实数(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3.3实数(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落卜中学李欣一、学习目标:1、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2、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3、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二、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理解实数的概念。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三、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填空:(有理数的两种分类)2、探究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37115O99581199二、探究新知1、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小数或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小数或小数也都是有理数请用计算器把和遥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
2、叫什么数?你还能说出一些这样的数吗?通过前面的探讨和学习,我们知道,很多数的根和根都是小数,小数又叫无理数,乃=3.14159265.也是无理数结论:和统称为实数你能举出一些无理数吗?2、试一试阅读P82-83内容,把实数分类3、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不妨看看P83-84的内容,然后再回答问题:总结事实上,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表示出来,这就是说,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些表示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的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都是表示一个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对
3、应的.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对应的.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4、讨论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有理数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合于实数吗?总结数。的相反数是,这里表示任意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O的绝对值是三、学以致用例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8,3,-3.141,-,-,-,-2,0.1010010001,1.414,-0.020232,-7正378有理数负有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2、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A.0B.-3.5C.2D.93. -3的相反数是,绝对值4、绝对值等于5的数是,-7的平方
4、是练习: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2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3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4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5 .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6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反过来,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二、填空1、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由,求这个数是2、片面的绝对值3、比较大小-7-434、1-3的绝对值是i-i3=四、总结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新发现?知道了哪些新知识?无理数的特征:1 .圆周率兀及一些含有兀的数2 .开不尽方的数3 .有一定的规律,但循环的无限小数注意: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教学反思:优点:1、本次教学
5、借鉴了相关的内容,以求达到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是体现了学生的练习为主,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知识的死记。2、教学的气氛较好,但是在小组的讨论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3、实数本身的内容较为复杂,在这里主要是为学生打好良好的基础,以便能深入学习。不足:在新课标的形式下,教学大纲更强调的是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一点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比较深的体会。我们觉得在教学中,多让我们的学生探讨一些问题会更好。因为,在平常的教学中,学生有时会觉得数学的学习非常的枯燥无味,对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打击。如果我们能多思考我们的教学内容。多想一些适合学生探讨的数学问题。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增加。并且,我们还可以将一
6、节课的内容转化为若干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去研究和解决。这样学生有了这些课堂的点缀,就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就不会那么枯燥了。我们的差生面也不会提高的很快。数学的学习,在某些时候总有一些人会退出学习。而数学教学的现状表明,退出的人就很可能回不来我们的数学学习中。而兴趣的再现让放弃的学生就会重新回到我们的前进的队伍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的体验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我们认为,这个非常的重要。学数学为了什么?可能很多老师都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却没有很好的解决。总是一味的填鸭式的让学生掌握我们要他们掌握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却没有很好的体现。更加离谱的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很多在我们教师的指导下,只是成为记忆的,感性的。并没有上升到理性的知识。所以,学生学数学是为了升学,为了以后有好的工作。这样就违背了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没有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所以,我们这样的数学教学就是失败了。经常听到老师说,这一道题目非常重要,中考的时候肯定是必考的。我们可否思考一下,我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无想想学生的感觉。是否只有好成绩,就意味着我们教学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