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docx
《潍坊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潍坊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我市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山东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潍坊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2023-2025年)等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3-2025年。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
2、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救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进一步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综合减灾,加强应急准备,增强公共服务,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二工作原则(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减灾。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成灾规律,强化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努力减少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有序推进“地下搞清楚、地上建结实、公众弄明白”防治格局建设,确保综合减灾工作取得实效。(二)坚持问题导向、服务社会。从政府、社会和公众地震安全需求出发,聚焦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3、中的短板和弱项,推动地震基本业务高质量发展,加强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加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三)坚持创新驱动、信息化引领。大力推进地震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运用,将信息化作为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有效提高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落实“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推进地震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事业。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在我市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以“监测智能、防治精细、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为标志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地
4、震监测预测预警、灾害风险防治、应急救援响应、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等核心能力显著提高,“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的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城乡具备抗御6级地震能力,重点行业地震灾害风险有效降低,地震灾害影响明显减轻,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完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业务现代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十四五”主要量化指标类别指标内容预期值震测测警力地监预预能地震监测能力潍坊及近海地区达到1O级,震中定位精度优于5千米。地震速报时效3分钟内自动初报,10分钟内正式速报。地震预警时效全市范围内实现秒级地震预警。地震烈度速报时效20分钟完成地震
5、烈度速报。地震预警公众覆盖率不低于90%o震后趋势快速判定时效震后1小时内。震害险治力地灾风防能区域性地震安全评价完成量新完成不少于2项,新建园区等实现应评尽评。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完成率应评尽评风险调查和隙患排查完成量县市区和市属开发区全覆盖科普阵地建设全市建成具有区域特色和影响力的地震科普场馆1个,具有地震科普功能的场馆10个,地震科普宣传展室100个,新命名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不少于20所,新认定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基地不少于1处。中小学生地震科普普及率不低于95%震急援力地应救能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完成情况修订完善市级地震应急预案,其他各级地震应急预案修订不低于95虬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现代
6、化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初步建成,提供7义24小时的应急指挥保障。地震应急救援响应时效实现2小时紧急医学救援,12小时之内受灾人口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市级专业救援队伍不少于2支,实现全市航空救援实现80公里飞行半径全覆盖。注册志愿者达到1万人,打造1-2支具备品牌化、专业化水平的社会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通信保障能力公网通信中断24小时内临时应急重点保障率100%o公共服务面向公众服务事项不少于6项面向行业的专业服务不少于6项面向政府的决策服务不少于8项行业满意度不低于90分公众服务满意度不低于85分四、重点任务深入开展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在全市基本建成涵盖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地震
7、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等方面强弱项、补短板,全力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水平1完善地震监测台网。优化地震台网运维保障体系,提升地震监测效能,增强重要构造区域地震监测能力。强化地球物理场站点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手段多样、反应灵敏的地震前兆观测体系。实施监测台站标准化改造,提高地震监测智能化水平。2 .强化地震预测预报。优化地震长中短临预报业务,推进地震数值概率预测,加强胶东半岛及两侧海域、沂沐断裂带等区域震情跟踪及预测研究,健全完善区域地震预测指标体系。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震情会商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潍坊市 防震 减灾 事业 发展 第十 四个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