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2020-2024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规划(2020年初撰2022年修订).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59074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2 2020-2024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规划(2020年初撰2022年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1.1.2 2020-2024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规划(2020年初撰2022年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1.1.2 2020-2024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规划(2020年初撰2022年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1.1.2 2020-2024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规划(2020年初撰2022年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2 2020-2024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规划(2020年初撰2022年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2 2020-2024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规划(2020年初撰2022年修订).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2024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规划(2023年初撰,2023年修订)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意义2023年,广东文化产业产值占全省GDP的5.59%,连续7年成为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18年位居全国第一,年均增速超过10%,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加快构建创意引领、技术先进、深度融合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环节。这种大背景决定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1有利于响应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服务地方文化产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必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文化赋能,

2、树立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体系、全媒体传播体系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更加健全的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文化赋能能力和行业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有利于切实对接广东文化产业已经形成的完整产业链,尤其在新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等领域。2 .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赋能,保障应用型人才供给。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赋能要求。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可以促进学生切实走向社会、走向民间、走向农村,深入了解广东地情,活化本土文化资源,

3、通过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在“+传统文化”“+节庆”“+非遗”“+特色农产品”等“乡村+”融合形态方面的赋能水平。3 .有利于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配合的课程体系,推广可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坚持成果导向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获得的能力,强调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学和课程设计都必须围绕对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成果,这种成果包括知识的内化、情感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高度契合,能够突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樊笼,切实培养应用型人才。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现状分析1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杂乱、教学模式单一的沉

4、痛痼疾。现阶段,国内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内涵吸收了管理学、文化学、文学、传播学、艺术学等学科理论,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会依据自身办学定位来塑造专业特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很容易放大对上述专业的依赖程度,导致专业定位模糊,导致很多高校以文化产业管理之名行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之实。这种模糊定位直接导致该专业产生庞杂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杂糅,实践课程缺乏着力点。“广而不精”“杂而不深”的架构下,填鸭式地传授文史知识、梳理文化谱系、展示管理案例便成为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单一教学模式,从而致该专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实践方向和就业信心。4 .广东省是文化产业大省,但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并

5、不多,具有本土文化认同和文化感知的应用型人才缺口较大。广东省开设文化产业管理的高校仅有9所,分别为:广东财经大学(2007)、暨南大学(2012)、华南师范大学(2013)、广东培正学院(2013)、东莞理工学院(2016)、中山大学南方学院(2016)、广东金融学院(2017)、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2017)、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3)。这些高校大部分为应用型本科,其文化产业管理普遍实行小班教学,一个年级往往不超过80人,能够更好地集中师资力量,结合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人才培养。但是,据调研,部分专业又往往因为过分绑定所在学校的强势学科,过多地参与所在学校的强项技能的

6、训练,忽视了该专业本身应有的本土文化认同和文化价值感知,导致学生缺乏切实的文化赋能动力和能力,毕业后投身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人数不乐观。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初见成效,但培养模式亟需进行改革。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应用型大学,于2023年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秉持学校“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理念,致力于本土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通过文化创意与传达、岭南文化与乡村文旅、文化产业策划与新媒体运营三大课程板块,牢牢把握“乡村+”的融合趋势,在“+传统文化”“+节庆民俗”“+非遗”+文化记忆”等方面开展了有效的教学实践。但在新的国家政策、产业环境和社会需求下,面临

7、着亟需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三、专业建设规划(一)扩大师资队伍文化产业管理系于2023年秋季正式招生,适逢“十四五”规划制定阶段,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系而言是打基础、建体系、立标杆和成传统而言也是重要的阶段,而完备、充分的师资队伍则是重要前提。本专业开设时间不长,师资队伍的成员数量虽然满足生师比要求,但要进一步夯实发展,还需要更好的专任教师布局,从数量、质量上与人才培养方案密切落实到位。本专业将继续根据学院的指示,积极引进具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科研背景的高级人才,同时密切围绕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交叉、技能综合的特性,引进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人才,夯实学生的应用技术基础。因此,要充分利用学校出台的年薪

8、制人才引进计划、优博计划等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具备文化产业管理相关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根据现有情况,规划在2023-2024年期间引进6名师资(截至2023年12月,已完成3名师资引进),需求情况如下:表1:师资引进对标表专业需求人才层次对应教学、科研与实践任务任务对应学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博士文化产业管理概论(学科基础必修)第一学期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必修)第三学期文化市场营销学(专业必修)第三学期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专业选修)第三学期文化品牌与传播(专业选修)第五学期文化产业前沿(专业选修)第六学期传播学博士文化传播学(学科基础必修)第四学期媒介运营与管理(专业必修)第四学期摄影摄像基础(专

9、业必修)第四学期新媒体写作(专业选修)第四学期文化品牌与传播(专业选修)第五学期大众传播与舆情管理(专业选修)第五学期设计学博士文化创意专项训练(教学实习)第三学期艺术学平面设计基础与方法(专业必修)第四学期摄影摄像基础(专业必修)第四学期文化品牌与传播(专业选修)第五学期创意视频案例分析与创作(专业选修)第五学期(二)优化课程体系作为新开办的专业,“十四五”期间要与文化产业管理的高校同行广泛交流,深入学习,对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课作进一步审视,制定课程改革策略,强调课程本身的应用效能,将认知性、理论性、宏观性的专业知识加以优化和精简,增添鲜活和实用的案例课程,引导学生生成产业意识,并参与到文化

10、产业的第一现场。同时,制定专业教学的质量监控和过程考核、评估标准,以及有关专业技能训练的计划和标准;通过科研与教学相结合,通过以研助学、以赛促学方式,培养创新性专业人才。同时,用新文科理念指导发展方向,凝聚力量,筹划组建校级教学团队,并将具体方案推向实质性环节。宏观层面上,建立成果导向教育的教学实施框架。以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设计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设定毕业要求和评价指标,继而再从微观上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最后通过教学评价来呼应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达成闭环的持续改进状态。本项目应用这套设计思路,建立一套遵循“需求一目标一教学一成果一评价”闭环逻辑的教学实施框架。图1:教学设计框架

11、图(2)中观层面上,由培养目标反向设计的课程体系。通过2023-2024年间的办学,集中思考和反馈“国家、社会、业界和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学习后能产出什么”的考量,安排思路更具应用价值的课程模块。拟以培养目标为起点,反向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完善以文化认知为基础,以文化赋能为线索,以应用实践为落脚点,建立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文化性与实用性结合、知识性与传播性结合的课程体系。(3)微观层面上,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从课程内容上,融合课程思政的内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大量文学、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类课程,课程内容能够直接关联爱党爱国、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O本项目将在课程的合适环节

12、寻找课程思政契入点,有趣、有效、有机地将上述思政元素融合到专业理论课堂上,牢牢把握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结合。这是2023-2024年办学期间本专业需要重点探索的内容。从教学模式上,推行线上线下混合的模式。文化产业管理整体上由文化基础课、技能基础课和实践课这三类课程组成。针对文化基础课,本项目拟通过慕课平台让学生以网络视频和线上互动来习得通识性的知识点;学理性、逻辑性的复杂知识点则由老师在课堂上深度讲解,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环节强化理解。对于技能基础课,如摄影摄像基础平面设计基础新媒体技术应用等课程,则由“线上操作理论讲授”和“线下实操训练”的模式来代替。文化基础课和技能基础课进行

13、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改革,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和复杂操作的吸收和理解,最终为进行文化赋能的实践课程提供更深厚的基础和更充分的时问。(三)增强科研教研能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要紧密结合统筹,要以科研引领学科发展,以教学拓宽科研空间。围绕相关问题,文化产业管理系拟作出如下规划:1 .科研课题、著作与论文在2023-2024年间,本专业将继续保持科研势头,力争获得国家课题的突破,获得8项省部级课题立项(截至2023年12月已获得4项省部级课题立项)。鼓励专任教师汇集科研成果,争取出版2本著作。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8篇(截至2023年12月已发表CSSCI来源期刊4篇),教研论文5篇。2 .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重视学科建设基地与科研平台的建设。要积极融入人文学院的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利用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乐干楼等平台和资源,重点加强农耕文化的发掘、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文化创意产业的业态研究等领域。2023-2024年,规划并着手建设校级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创新研究团队1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