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新课标解读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校劳动课程体系建设辅导报告.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618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新课标解读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校劳动课程体系建设辅导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新课标解读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校劳动课程体系建设辅导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新课标解读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校劳动课程体系建设辅导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新课标解读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校劳动课程体系建设辅导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新课标解读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校劳动课程体系建设辅导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新课标解读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校劳动课程体系建设辅导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新课标解读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校劳动课程体系建设辅导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课标解读】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校劳动课程体系建设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表明劳动教育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各校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因地制宜开发具有特色的劳动课程,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存在着窄化片面化形式化割裂化”等现象23。如何改善这些情况,建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无疑为区域和学校进行劳动教育规划、劳动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和依据。一、义务教育劳

2、动课程的定位与特征(-)劳动课程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发挥主导作用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多样。纲要提出劳动教育实施的四大途径,包括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210这表明:劳动课程是劳动教育实施四大途径中的重要途径,且劳动课程与劳动教育的其他路径在学校应同时实施,不能相互替代;劳动课程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校是劳动课程实施的主体,承担着主体责任,发挥着主导作用。(二)劳动课程以培养劳动素养为主要目标,注重挖掘综合

3、育人价值劳动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体现为劳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思维方式、实践技能、价值追求等的价值,另一方面体现为综合育人的价值。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炼了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4。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坚持育人导向,提出“注重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2。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文底蕴一一通过

4、传统工艺、劳动文化促进学生人文积淀,发展人文情怀;(2)科学精神一一劳动教育中有大量与科学相关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探究意识具有重要作用;(3)学会学习一一劳动课程倡导“做中学”和“学中做”,有助于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劳动实践过程的参与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规划、自主完成、勤于反思、自我监控;(4)健康生活一一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通过生产劳动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和生涯规划意识;(5)责任担当一一包括家庭责任感、公共服务意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6)实践创新劳动课程是培养实践创新素养的重要阵地,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三)劳动

5、课程与学校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劳动课程虽然是独立开设的,但与综合实践、科学、美术等课程都有紧密的联系和显著的区别。劳动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都属于国家课程,两门课程都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劳动与技术曾是综合实践的四大领域之一,但两者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侧重。劳动课程与科学课程都涉及到技术,但劳动课程侧重于工具的使用、材料的加工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操作能力等劳动能力,而科学课程强调对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等跨学科概念的理解,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劳动课程与美术课程都涉及设计、工艺与制作等环节,不同点在于,前者强调解决真实问题,关注功能、结构、

6、材料、程序、工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工匠精神,并以技术试验、材料选择、测试与规划、工具选择与使用等为主要的活动方式,后者侧重艺术设计,关注欣赏、审美,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等能力,以观察、欣赏、体验、设计、制作、媒材选择等为主要活动方式。劳动课程与各课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可以成为五育融合的良好载体,对一些项目或活动进行统筹实施。(四)劳动课程具有思想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劳动课程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思想性一方面体现在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的观念,即劳动观的培养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上。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

7、培养不畏艰辛、锐意进取、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新时代奋斗精神,注重选择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手工劳动内容,注重在劳动实践中结合爱国主义事迹。社会性一方面体现为加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体悟劳动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体现为注重让学生在集体劳动中团结协作、遵规守约,体会平等、和谐的劳动关系。实践性体现为劳动课程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因此,课程标准(2022年版)构建了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结构,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二、学校劳动课程的设置(-)关注不同形态的劳动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8、2022年版)明确“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拓展补充,兼顾差异”,并在“国家课程中设置了道德与法治、语文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从国家课程的角度来说,劳动课程包括劳动必修课程、劳动周及相关内容在学科专业中的有机渗透等。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劳动周是指每学年设立的、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劳动周是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周与每周至少1课时的劳动课不能相互替代2学校须在国家课程课时中安排劳动必修课程。各地、学校可以开发劳动教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由省级教

9、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校本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学校实施的课程名称可以不统一,例如用劳动校本课程、劳动拓展课程、劳动特色课程等,也可以直接用木工课程、种植课程等具体名称。(为表述方便,本文统一采用劳动展课程)劳动拓展课程有专题型、整合型、渗透型等类型,可使用地方课程课时、校本课程课时。因此,学校劳动课程有劳动必修课程(涵盖三大类劳动)、专题型的劳动拓展课程(如木工、金工)、整合型的劳动拓展课程(如智慧农场)、渗透式的劳动课程(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课程等)以及劳动周等多种形态。劳动必修课程强调涵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劳动,是全体学生都需要学习的课程。专题性的劳动拓展课程是在必修课

10、程的基础上,在某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形成学校的特色。例如有的学校以木工为特色,专门开设了木艺课程,有的学校利用周边的土地资源,专门开设了果树种植课程,供有兴趣的学生选择。整合性的劳动拓展课程强调跨学科学习,例如智慧农场不仅关注劳动教育,还关注信息技术、科学、数学等学科。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四大途径之一,渗透式的劳动课程强调以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导向,关联劳动课程的目标、内容。(二)统筹规划学校劳动课程学校劳动课程体系建设是整体规划劳动教育、统筹安排劳动课程的过程。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劳动课程的总体安排如图lo劳动周社团活动V外外动课校活科技节劳动教育专题型拓展课

11、程整合型拓展课程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园化设校文建劳动/学科渗透渗透式课程劳动必修课程(三)合理选择与安排任务群任务群是劳动课程的基本单元。任务群是将知识技能基础相近、功能相似、性质相同的劳动任务归纳在一起后形成的一组劳动任务。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十个任务群按学段划分,在不同的学段各有侧重,具体如图2。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破务性劳动任务群清洁与卫生料与收纳烹任与管养常用联使用与维护树生产劳动传统工艺楙Mm新枝糕验与应用现代服务业相公交劳动与志胴务34年诙56年就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校结合实际,自主选择确定各年级任务群学习数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

12、容涵盖十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四个任务群和服务性劳动两个任务群,其内容要求和劳动项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选择性。学校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任务群安排,开发劳动项目,形成校本化劳动清单具体实施时,学校对任务群的选择与安排可以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全面安排模式,即完全依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结构示意图(如图2)进行安排。例如,小学阶段,一至二年级安排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内容的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六个任务群;三至四年级在一至二年级的基础上,增加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以及服务性劳动的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任务群;五至六年级安排十个任务群,其

13、中清洁与卫生任务群与其他任务群融合实施。二是主线与副线相结合模式,即以二至三个任务群为主线,其他任务群为副线进行安排。例如,某小学在保证日常生活劳动、三至四年级及以上各学段涵盖三类劳动内容的基础上,以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为主线,每学期都安排相关项目,以其他任务群为副线,在某学期或某学年安排几个项目或几次活动。三、劳动课程的“教一学一评”(一)以劳动观念与劳动品质引领的劳动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以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课程,其教学重在实践活动的开发、组织与实施,重在过程中的指导。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以劳动项目为载体。劳动项目是落实劳动课程内容及其教育价值,体现课程实践性特征,推动学生“做中学

14、”“学中做”的重要实施载体a,。劳动项目的开发重点之一是创设真实性、教育性、开放性的情境。劳动项目的情境有基于场域、基于对象、基于活动、基于产品等不同类型。基于场域指的是从空间角度开展劳动,例如校园一角“开心小农场”的建设,教室的大扫除等。基于对象是指从劳动的服务对象出发开展劳动,例如为学校门卫、公交车司机等劳动者制作传统节日卡片等。基于活动指的是根据某个主题性活动开展劳动,例如结合春节、元宵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的主题活动。基于产品指的是为形成某种劳动成果而开展的劳动,例如设计并制作益智玩具七巧板、孔明锁、音乐小门铃等。劳动项目的开发倡导以核心劳动观念和劳动品质为引领,引导学生超越活动

15、本身,超越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劳动活动中深度思考。28以劳动观念与劳动品质为引领,就是基于课程标准,挖掘与项目紧密关联的劳动观念或劳动品质,使其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例如“小神农种植园”项目,学校将吃苦耐劳作为需要培养的核心劳动品质,引导学生在规划、选种、堆肥、翻土、整地、起垄、种植、养护等劳动实践中,克服困难,定期完成各项工作。(二)倡导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方式,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劳动课程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体现实践育人、综合育人。一是注重动手实践。学生经历出力流汗的过程,接受考验,磨炼意志。劳动课程包含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