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 ”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途径.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然,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资讯能够更及时地传递给各类用户,做到“同平台采集”和“多平台发布“,进一步扩大其传播范围。1.2 新闻素材更为丰富在新媒体时代来临前,电视民生新闻通常需要由记者在接到热线电话后亲自前往现场进行新闻采编,这种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还容易陷入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对于新闻质量也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新媒体的引入,则使得新闻素材的选取不同以往,采编人员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平台上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筛选发布,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新闻素材的质量,进一步丰富内容,以提高对观众群体的吸引力。1.3 实现与观众的互动在以往的电视媒体下,观众只是被动接受新闻内容,与媒体之间
2、的互动仅限于热线电话等少数方式,而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平台的社然,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资讯能够更及时地传递给各类用户,做到“同平台采集”和“多平台发布“,进一步扩大其传播范围。1.4 新闻素材更为丰富在新媒体时代来临前,电视民生新闻通常需要由记者在接到热线电话后亲自前往现场进行新闻采编,这种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还容易陷入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对于新闻质量也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新媒体的引入,则使得新闻素材的选取不同以往,采编人员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平台上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筛选发布,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新闻素材的质量,进一步丰富内容,以提高对观众群体的吸引力。1.5 实现与观众的
3、互动在以往的电视媒体下,观众只是被动接受新闻内容,与媒体之间的互动仅限于热线电话等少数方式,而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平台的社态,经常是各种图片和视频进行拼凑处理而成,在逻辑性和深度上都显得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公众的实际需要。3.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融合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3.1 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竞争力民生新闻与传统新闻不同,其更加贴近于公众的日常生活,更具亲和力,这一直以来都是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而新媒体也具有亲和力强的特性,这就为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具体来看,要确保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就应当发挥新媒体具备的传播速度快的优势,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解决因
4、电视民生新闻播出时间固定而导致的时效性不强等问题。这就需要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布,一般来说,建议采用“短视频+评论”这种融合方式,对区域内的热点民生新闻进行讲解和评说,吸引更多地用户观看和评论,为媒体带来更高的流量。3. 2树立差异化传播理念以往的电视民生新闻中,“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这对于电视无论是传统的电视媒体还是互联网视域下的新媒体,其核心竞争力都在于新闻内容,显然,为了提高受众的规模和粘性,媒体的电视民生新闻内容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结合公众的实际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创新。具体来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要提高民生新闻的深度。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已经开始具备
5、高学历等诸多特点,这些受众群体已经不再对以往一些庸俗内容感兴趣,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当迎合新受众群体的行为习惯,对于民生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和深层次的解读,揭示事件的本质,为受众打造更加优质的体验,切实解决受众的疑惑和问题。二是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电视民生新闻并非仅仅是传递资讯,其也起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因此,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体必须本着客观公正和科学地原则进行新闻报道,在报道中坚持优良的政治站位,突出新闻的重点内容,让新闻的受众把关注的焦点始终放在关键环节o以此来让受众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在公众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三是要注重公共服务价值的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公共服务价值可以说是其“
6、灵魂”,因此,电视民生新闻需要在日常的琐碎小事中发掘出背后的社会价值,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此进行解读,让受众的思维模式得以拓宽。四是要对播报风格予以优化创新,对于不同的民生新闻内容要采取不同的播报风格。对于消防、气象预警和警情等较为严肃的内容,则要采用冷静、客观、稳定的风格,对于日常生活类的内容则可用轻松的风格。在播报速度上,常规的民生新闻内容可保持在每分钟250-300字,一些重要的内容则要考虑到部分观众在听力和反应速度上的差异,适当降低速度。3. 4借助新媒体进一步拓宽传播途径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电视传播渠道的局限性已经极为突出,且当前公众更倾向于从互联网上获得新闻资讯。因此,
7、电视民生新闻的相关媒体就需要积极运用新媒体的技术方法,来拓展更多地传播途径。具体来看,首先,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体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其社交平台的作用,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创建其官方号,同步发布最新的民生新闻资讯,实现推广宣传;其次,电视媒体要与视频网站加强合作,以此来对自己的节目品牌进行推广;再次,如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允许,电视媒体则可研发设计自己专门的App,对新闻资讯进行推广传播。3. 5打造专业化的民生新闻采编团队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离不开高质量人才队伍的支撑。因此,相关媒体需要加强民生新闻采编团队建设。首先,相关媒体要加强对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的全方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
8、和专业技能培训等多个方面,确保采编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本着自身的职业道德来开展专业性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新媒体方面的学习,寻求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共性,以此来促进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其次,媒体要引导采编人员基于融媒体的理念和跨平台的思维,对民生新闻产品的内容进行创新,推动电视民生新闻的“百花齐放”的格局。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也迎来了更多地机遇和挑战。为了确保电视民生新闻的竞争力,相关媒体就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借鉴新媒体的理念和技术方法,积极与融媒体合作,拓宽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渠道和传播范围,为公众呈现出一系列高质量的电视民生新闻资讯,以充分发挥出其社会效用。参考文献:1姬洪坤.县级融媒体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一一以新闻类节目为例JL传播与版权,2022 (11): 67-69.2权娟娟.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的研究J.兵团工运,2022 (05): 23-24.3庄杰.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 12 (18): 204-206.4徐靖.试论融媒体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机遇与挑战J.新闻传播,2022 (18): 62-63.5史克昌.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与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2 (09): 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