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者,必恕然后行。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虽以得高官大位,仁者不为也。去大仁翥爱亚名”AA谓则玄上仁述。大仁者恩及四海,小仁者止于妻子。妻子者,以其知营利,以妇人之恩抚之,饰其内情,雕画其伪,孰知其非真?虽当时蒙荣,然士君子以为大辱。故共工、欢兜、符里、邓析,其智非无所识也,然而为圣王所诛者,以无德而苟利也。(甲)竖刁、易牙,毁体杀子以干利,卒为贼于齐。(乙)故桀、纣以不仁失天下,汤、武以积德有海土,是以圣王觉德而务行之。(丙)孟子曰:“推恩足以及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
2、妻子。古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有而已。”(节选自说苑贵德)材料二: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军、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
3、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是此而已矣。(节选自墨子兼爱)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大仁者A爱近B以及远C及其D有所E不谐F则G亏小仁H以就大仁。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贵,看重、重视,与老子四章中“不贵难得之货”的“贵”词义相同。B.妻子,指妻子和儿女,此词所在的这句话引自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C.家,指家庭,与大学之道中“身修而后家齐”的“家”所指范围相同。D.具,齐备,与鸿门宴“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词性不同。12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不符合真正的仁义,即使能得到高官显位或者当时享受到荣耀,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也不会去求取的。B.共工、欢兜他们这些人有智慧有见识,最后落得被圣王诛杀的结局,是因为他们没有德行而且为了利益苟且偷生。C.墨子从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不相爱,到盗贼横行,再到大夫互相侵害、诸侯互相攻伐,论述了乱“起不相爱”的观点。D.语言质朴平实,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议论说理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有说服力。这是典型的“墨子式”说理特点。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妇人之恩抚之,饰其内情,雕画其伪。译文:(2)竖刁、易牙,毁体杀子以干利,卒为
5、贼于齐。译文:14 .下面这段文字应该放在甲、乙、丙处的哪一个位置?请说明理由。故人臣不仁,篡弑之乱生;人臣而仁,国治主荣;明主察焉,宗庙大宁。夫人臣犹贵仁,况于人主乎?【答案】10 .ACF11 .C12 .B13 .(1)用妇人的恩惠来安抚人,就会掩饰他内心的真情,美化他虚伪的行径。(2)竖刁、易牙,毁坏身体,杀死儿子来谋求私利,最终在齐国作乱。14 .乙。这个句子承上启下,承上总结得出臣子不仁,篡权弑君的祸乱就会发生的结论,以“做臣子的都注重仁爱,何况做君主的呢”作为观点,用下文的例子来承接,前后文的联系更紧密。【解析】1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有大仁的人能够爱身边的人
6、并推及远方的人,到他力所不能及时,就会牺牲小仁来成就大仁。“夫大仁者”,以“夫”引出陈述的主语,“者”表句间停顿,单独成句,A处断开;“爱近以及远”,“以”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短语,句意完整,C处断开;“及其有所不谐”,主谓宾结构,“其”为主语,“所不谐”作谓语“有”的宾语,句意完整,F处断开。故ACF三处需要断句。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错误。卿大夫的封地。/家庭。句意:即使是大夫互相攻乱各封地,诸侯互相攻伐各国也一样。/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A.正确。句意:因此圣明的帝王注重恩德并极力推行它。/不看重稀贵之物。D.正确。动词,齐备。/副词,
7、详细。句意:全都在这里罢了。/把沛公的话详细地报告项王。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为了利益苟且偷生”错误,原文为“以无德而苟利也”,是“贪求不正当的利益”。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抚”,安抚;“饰”,掩饰;雕画”,美化,修饰。(2) “干”,求取;“卒”,最终;“贼”,作乱,祸害。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思路,还原语句的能力。所给句子句意为“所以臣子不仁,篡权弑君的祸乱就会发生;臣子是仁人,国家太平,君主也荣耀;英明的君主明察这个道理,国家政权就会大为安宁。做臣子的都注重仁爱,何况做君主的呢?”前半部分为总结性话,前面应该有具体臣
8、子不仁的事例;后半部分提到君主,后面应接君主仁爱与否的事例,只有乙处前为“竖刁、易牙,毁体杀子以干利,卒为贼于齐”,后为“故桀、纣以不仁失天下,汤、武以积德有海土”,据此放在乙处最好。【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居住的地方有仁人最为美好,选择的住处没有仁人,怎么能称得上是智者?”仁人,必定是有宽恕之心然后行事。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虽然能得到高官显位,仁人也不会去做。有大仁的人能够爱身边的人并推及远方的人,到他力所不能及时,就会牺牲小仁来成就大仁。有大仁的人,他的恩德遍及天下;有小仁的人,他的恩惠只停留在妻子儿女身上。只能爱妻子儿女的人,因为他只知道谋私利,用妇人的恩惠来安抚人,就
9、会掩饰他内心的真情,美化他虚伪的行径,谁又知道那不是真的呢?即使当时能享受到荣耀,但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却认为是最大的耻辱。所以共工、欢兜、符里、邓析,他们这些人的智慧并非不能识别这个道理,但是被圣王诛杀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德行而又贪求不正当的利益。竖刁、易牙,毁坏身体,杀死儿子来谋求私利,最终在齐国作乱。所以臣子不仁,篡权弑君的祸乱就会发生;臣子是仁人,国家太平,君主也荣耀;英明的君主明察这个道理,国家政权就会大为安宁。做臣子的都注重仁爱,何况做君主的呢?所以桀、纣因为不仁爱而失去天下,商汤、周武王因为积累恩德而享有天下,因此圣明的帝王注重恩德并极力推行它。孟子上说:“推行恩德能够遍及天下,不
10、推行恩德不能保全妻子儿女。古代贤人之所以能远远地超过别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善于推广他的所作所为罢了。”材料二:把治理天下作为要务的君主,不可不考察动乱是怎样产生的。尝试去考察动乱是从哪产生的?(就会发现它)产生于人们不相爱。做臣下的、做儿子的不孝敬自己的国君、父亲,这就是所谓乱了。儿子只爱自己不爱父亲,因此损害父亲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弟弟只爱自己不爱哥哥,因此损害哥哥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臣下只爱自己不爱国君,因此损害国君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这些就是所谓乱了。即使父亲对儿子不慈爱,哥哥对弟弟不慈爱,国君对臣下不慈爱,这些也是天下之所谓乱。父亲只爱自己不爱儿子,因此损害儿子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哥哥只爱自己不爱弟弟,因此损害弟弟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国君只爱自己不爱臣下,因此损害臣下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这是什么缘故呢?都是由于不相爱。即使天下那些做盗贼的人也一样。盗贼只爱他自己的家庭不爱其他人的家庭,因此偷窃其他家庭的东西利自己的家庭;强盗只爱他自身不爱别人,因此抢夺别人财物来使自身受益。这是什么缘故呢?都是由于不相爱。即使是大夫互相攻乱各封地,诸侯互相攻伐各国也一样。大夫各爱自己的封地,不爱别人的封地,因此攻乱别家而使自己的家受益;诸侯各爱自己的国,不爱别国,因此攻伐别国而使自己之国受益。天下纷乱之事(的原因),全都在这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