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幸福河湖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幸福河湖行动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时代幸福河湖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特制定本行动、,-1O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区委第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保护优先、系统治理”为根本遵循,以“保障水安全、优配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发展水经济、传承水文化”为核心目标,统筹推进,分步实施,全面推动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建设首位城区、打造共富样板、争创先行示范。(二)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
2、,把增进人民福祉、改善民生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一保护优先,人水和谐。强化河湖管理与保护,正确处理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不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河湖环境。一系统治理,综合施策。立足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城市乡村、地表地下,系统推进水灾害治理、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建设;兼顾全面和重点、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整体谋划、综合治理。一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全面深化水利改革,以空间管控为基础,以资源管护为关键,以功能管理为根本,推
3、动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共同发力,提升河湖管理水平;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的水利治理体系。(三)主要目标聚焦江河安全、河湖健康、和谐宜居、活水业兴、机制革新五大领域,实施江河安澜筑基提效、河湖生态保护提升两大工程,打造“一带三圈”涉水设施产业体系,即“滨水产业带、沿线亲水圈、沿河文化圈、沿岸活动圈”,开展河湖管理改革攻坚行动,全域构建防洪保安网、水系生态网、城市亲水网、滨水产业网一体化幸福河湖新格局。到2027年,全区累计创建15个高品质共富亲水IP、15条高标准美丽河湖、60公里高质量水上碧道;城市防洪达标率达到100%,城市内涝防治达标率达到95%以上,省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I
4、类水质的比例力争达到100%,区级以上河道生态岸线比例达到70%以上,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达到95%以上,幸福河湖建设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滨水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重要河湖水域岸线智慧监管率达到100%,全面达成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目标。二、主要任务(一)实施江河安澜筑基提效工程1 .推进海塘安澜工程建设。以“安全+”为目标,因地制宜融合城镇建设、产业发展、交通设施、文化旅游,推进全区19.51公里海塘提标改造工作,重点建设区海塘安澜工程(仰义塘)、区七都美丽城镇建设工程(四好农村路工程)、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项目一期(七都岛西段标准堤中心段
5、加固工程)、市区江心屿引水及生态护岸改造提升工程(生态护岸改造提升工程)等工程,形成多点支撑的海塘安澜布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局、相关街镇)。2 .推进江河防洪工程建设。全面完善流域防洪体系,推进戍浦江河道整治8公里江河干堤提标加固,戍浦江小流域治理工程(一期)18.8公里,瓯江治理二期荫溪水闸,山福瓯江支流河道整治工程、看底水闸,小旦水闸等防洪工程建设,建设西洲岛环岛护堤工程、瓯江治理三期工程。城区防洪能力基本达到100年一遇、50年一遇,乡镇防洪达标率达85%以上(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相关街镇)。3 .推进山塘水库增能除险。
6、完成仰义水库、枫林番、钟山山塘等除险加固,定期开展水库安全鉴定,按照“动态清零”要求,全面消除病险水库安全隐患,提高流域整体防洪能力(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相关街镇)。4 .推进平原内涝治理。改造升级一批城市排水防涝泵站,有效提升城市内涝防治能力。新区以目标为导向,老区以问题为导向,加快建设雨水滞渗和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发改局、各街镇)。(二)实施河湖生态保护提升工程1 .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大力推进河网水系连通和生态修复,整治农村水系no公里,岸坡生态化治理10公里,主要开展区26条断头(卡
7、口)河整治,七都内河5公里整治,猫儿桥河、十二涧河、张宅河、黄宅河,温瑞塘河水系葡萄棚河等6条河道清淤工程,温瑞塘河水系勤奋河等7条河道清淤工程(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各街镇)。鼓励支持各街镇申报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和幸福河湖建设试点;完善水土流失监测体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打造藤桥、山福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相关街镇)落实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养护管理措施,鼓励增殖放流,不断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各街镇)。2 .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入河排
8、污口专项整治。开展城镇“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行动,加快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区住建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治水办、各街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和标准化运维。(责任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各街镇)加强农业绿色发展,深化“肥药两制”改革,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推进渔业养殖尾水处理达标排放(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各街镇)。推进美丽航道建设,全面推广使用岸电设施,持续加强船舶和渡口污染防治(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3 .推
9、进河湖环境提升。全面推进瓯江、温瑞塘河流域、戍浦江流域环境整治,以河湖“清十乱”和入河排污口整治为重点,开展船舶港口污染整治行动、岸线“六化”行动,严厉打击建筑垃圾及泥浆非法倾倒行为,促进人居环境持续提升(责任单位:各街镇、区河长办、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瓯江海事处)。全面开展河湖岸线环境整治,至2025年基本完成主要河湖及和美乡村区域河湖“四乱”整治,至2027年重要河湖水域乱点治后反弹反复现象得到基本遏制,水岸环境得到全面提升(责任单位:各街镇、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4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坚持
10、“四水四定”,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流域用水管控,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08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21%。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范化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全区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保持100%。推广分源分质供水、非常规水利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等节水减排措施,全区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加强工业节水减排、城乡节水降损和农业节水增效,提高规模以上工业重复用水率,标准化改造取水设施15个,深入推进公共机构节水工作,行政机关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率100%,事业单位创建率60%以上(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经信局、市生态
11、环境局分局、区住建局、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各街镇)。(三)打造高品位富民增长“一带”1 .助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12以上,全力保障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用水需求。鼓励水库、河湖生态渔业养殖,推广水产健康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循环模式,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2 .培育涉水产业。鼓励各地积极培育以河流为纽带的滨水产业,推进重要河湖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高品位呈现瓯江“时尚外滩”水岸经济特色(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3 .发展滨水旅游。鼓励支持瓯江夜
12、游、印象南塘光影秀等滨水文旅项目纵深发展,结合蒲鞋市街道小坝坊、双井坊、塘河会客厅(绿船宣教展厅、环保技术展示廊研学宣教基地)等沿河业态,打造水上旅游休闲特色品牌。引导风味美食、露营民宿、文化演绎、夜间沙龙等业态拥河发展,助力沿岸群众增加就业、提升收入(责任单位: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各街镇)。4 .推进乡村水利示范项目建设。围绕“补短板、促共富”,引导各街镇做优“乡村水利+”“+乡村水利”,推动水利工程与农业产业振兴、乡村文旅融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推进综合效益好,联农带农效果佳,典型示范价值明显,带动性、可复制性强的乡村振兴水利示范项目,促进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发
13、展、农民增收致富(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财政局、各街镇)。(四)打造高品质和谐宜居“三圈”1 .建设“沿线亲水圈”。根据新时代“千万工程”总体部署,融合全域旅游、美丽城镇、和美乡村等建设,迭代升级美丽河湖,建设水美乡村5个、城乡亲水节点20个、滨水绿道40公里,新增一批游憩绿道、天然泳场、露营滩地、观景平台、戏水堰坝等亲水设施,更好满足群众运动休闲、旅游康养、科教研学等需求,为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增添河湖底色(责任单位:各街镇、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住建局)。2 .挖掘“沿河文化圈”。深入挖掘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编辑区水利志,加强水利遗产保
14、护利用和活化传承,打造水利工程与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3个,新增水文化研学线路1条,新增水文化展陈馆1家,新增市级以上水情教育基地1个。积极推进水文化研究和传播,弘扬水文化精神(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3 .培育“沿岸活动圈”。因地制宜适度开放水域空间和岸线,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有序开展水上运动码头、赛事中心、培训中心建设,举办龙舟比赛等水上运动赛事,积极推广水上运动项目(责任单位: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交通运输局、瓯江海事处)。(五)实施河湖管理改革攻坚行动1 .创新河湖长制工作机制。深化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
15、“河长制+”协作机制,制定区河湖长工作规程,深入实施民间河长工作规范,优化河湖问题处置流程,持续推进河湖长高效履职,建立健全公众护水激励机制,凝聚民间护水合力,形成“党政统领、部门牵头、社会共治、齐抓共管”的河湖环境治理工作新格局(责任单位:区河长办、各街镇)。2 .健全河湖管理保护机制。落实水域保护规划和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巩固河湖名录梳理和管理范围划界成果,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分区分类管控;全面推进河湖水生态健康评价,建立河湖健康档案。高效开展涉水项目审批,持续推广“多评合一”;健全完善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出台水利领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指导性文件,办理一批典型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
16、件,力争实现水生态环境损害“应赔尽赔”,打造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样板(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区治水办、各街镇)。3 .构建智慧高效管护平台。科学布设生态流量监测断面,合理确定河湖生态流量。加快多要素一体化物联感知监测体系建设,对水利工程、水文站点和河湖水域等感知要素进行全面监测;聚焦河湖安全、水域监管、水生态修复、河湖健康评价等功能,迭代升级河湖综合治理多跨协同应用场景,实现“河湖空间智治”(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区大数据管理中心)。4 .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统筹安全、建设、管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探索河湖水域空间开放机制。充分挖掘水资源、水空间、水生态和水文化的经济价值,加强河道砂石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拓展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通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幸福河湖建设和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