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顺序”不妨突破“写作顺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顺序”不妨突破“写作顺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认知顺序”不妨突破“写作顺序”随着2022年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反映新时代、新生活和新思潮的文章进入了新教材;一些经典老篇目也依然占据着应有的位置,比如劝学师说荷塘月色沁园春长沙等。这些经典老篇目常年存在于各类教材中,一方面,在时间的沉淀下,特别是经过一些名师的打磨,它们呈现出精彩的面貌;但另一方面,授课者的多次讲授也造成了自己的定势思维。例如我自己,作为一名上了年纪的教师,讲课时也会形成一定的套路一一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然后按照作者的行文思路逐段剖析,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目的。因为已有的经典课例和自己的定势思维易导致这些经典老篇目在授课时难以上出新意;所以,老
2、师们在选择公开课课题时,对经典老篇目也往往绕道而行。今年来到高一教学的我,受到新教材编写理念的启发,以及在培训中看到一些突破常规教法的案例,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在带领高一学生擘习师说一文时,我把学生的认知需求作为授课的第一要务,备课时考虑到学生对作者知之不多、对文章阅读不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去思考学生会关心什么,从而设计出推进课堂的一系列问题,力求让课堂衔接得自然流畅。教学时,我没有采用一贯熟悉的讲法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来安排授课,而是尽可能考虑学生对陌生文本的关注顺序一一认知顺序来安排授课。这种让认知顺序优先于写作顺序的授课模式是一种新的探索,以学习的主体对象一一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度来思考和设计
3、教学流程,力求体现出教学设计内在的合理性,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下面把我的教学流程分享给大家,不足之处,请多指教。共计两课时,但因为篇幅的问题,本文略去有关文言字词句的讲解,主要从梳理文章脉络和理解全文大意的角度来谈。一、导入师: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十号定为“教师节”,这是国家层面对教师的尊重与认可;同学们每节课前都要道一声“老师好”,这是个人在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古人祭祀时以“天、地、君、亲、师”为对象.也体现了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那么,韩愈生活的唐朝,对待老师的态度跟今天大家对待老师的态度一样吗?生:应该差不多吧。生:老师这么问,肯定不一样。生:不知道哟。师:既然不清楚,咱们就通过学习课文来了
4、解吧。先说说本文的标题。二、解题师:从意思上讲,“说”的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的意思就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从文体上看,“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文章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说”要随便些。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类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偏重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韩愈这篇解说关于“从师”道理的文章,是为谁而写的呢?三、文本解读(顺序:第四段一一第二段一一第一段一一第三段)1 .分析第四段生:为李蟠。师:你从哪里知晓的?生:第四段
5、。师:好的,那咱们先去看看第四段吧。在这一段里,韩愈交代了写文章给李蟠的原因吗?生:交代了。有三个原因:一是因其好古文;二是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三是不拘于时,学于余。师:很好,大家找得挺齐全。老师来补充点背景知识。李蟠好古文,韩愈为什么要赞扬?这跟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有关。唐初继承了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韩愈对这种文风很不认同,他和柳宗元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改变了自东汉以来逐渐形成的骈体文对文坛的统治,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动了
6、散文创作的发展。由于他们的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又有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影响,俨然成为一次“运动”;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把所倡导的文体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立,称之为“古文”,近代研究者就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经过韩愈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也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着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辈写作古文,好古文的李蟠就受到了韩愈的青睐。韩愈为什么要赞扬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因为李蟠学习的内容是六经,是儒家经典,这是韩愈认同李蟠的又一原因。韩愈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他所说的“道”即
7、儒家思想,李蟠此举又与韩愈合拍了。韩愈赞扬李蟠的第三个原因是李蟠“不拘于时俗,学于余”。当时有怎样的时俗呢?我们一起学习第二段来了解一下吧。2 .分析第二段师:韩愈在第二段里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概括,能找到概括的话吗?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师道”指的是“从师的风尚”。这两句是说: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想要人们(在学习上)没有疑惑很困难啊。这两句的确概括了当时的社会风气。那“不从师”的具体表现又是怎样的呢?生:“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生:“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这几条
8、都是“不从师”的具体表现。作者在展示这几种社会现象的时候采用了对比法:把古圣人与今众人进行纵向对比,目的在于点出“从师”与否是“圣与愚”的分界;把人们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的矛盾做法对比,得出“小学而大遗”的结论,令谬误不言自明;还把百工与士大夫横向比较,指出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批判社会的轻师风气。作者写这三组现象的目的很明确,是要批判轻师的社会风气。但其中的某些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大家找找看,能否发现。生:韩愈说教小孩子习句读的那种老师不是他所指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难道这些老师没有价值吗?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启蒙教育怎么少得了 “习句读”这一环节呢?我们
9、学文化不也都是从拼音、字词这些基础的东西学起?教孩子“习句读”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大的作用,他们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可能这个“道”非韩愈所说的“道”,但这样的老师也有其价值所在。生:韩愈好像存在职业、身份地位的歧视。你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这一句,好像他认为巫医乐师本来智力就比士大夫之族要低,这样凭身份看人,不好吧?师:你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意味。这个观点本来藏得很隐晦,被你发现了,要表扬!韩愈对智力高低的判断也有主观臆断的时候啊。同学们质疑这两个观点是有道理的。我们读书不仅要仔细揣摩,同时逮要思考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辩证地吸收。师: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作者比
10、较的这三组现象也是有共性的,有两个字反复出现,读读看。生:“耻学于师” “耻师” “不耻相师”。师:对。尽管三组现象是对比的,但反复的就是“耻师”二字。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当时虽把九品中正制改为以官爵的高下作为区分门第的标准,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以位卑者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盛者为师又近乎谄媚的心理。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也写至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
11、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从中我们可以看至U,以韩愈的身份,在当时也会因为指导年轻后学而受到某些人的指责和污蔑,何况一般人?这样看来,“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很严重啊。刚才我们在第四段讲到韩愈写文章给李蟠有三个原因,但没说哪个原因是最主要的,大家觉得哪个原因是最主要的呢?生:第二段整段都在写“耻学于师”,说明这个社会现象很严重,这个原因应该是韩愈写文章给李蟠最重要的原因。师:这毕竟还是个猜测,能从文本找证据吗?生:从第四段的“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来推测,“行古道”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因。什么是“行古道”呢?师:“行古道”指的是像古人一样去从师,去向
12、老师学习。李蟠与那个时代的其他人不同,他不受时俗拘束、向韩愈求教的举动,正是在“行古道”,这正是韩愈赞扬李蟠最重要的原因。当然,韩愈写文章赠给李蟠的同时,也是在向不良的社会风气宣战。师:刚才有了个小插曲的回顾,现在再看第二段,韩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请找出流露这些情绪的词语。生:“嗟乎! ” “呜呼!”师:从“嗟乎! ”到“呜乎! ”,情绪由感叹到悲叹,在递进。既然韩愈对“耻学于师”的社会现状是不满意的,那么,他的主张又是什么?生:要“从师”。师:哪一段有“从师”的论述呢?生:第一段。3 .分析第一段师:韩愈主张要“从师”的看法,是怎么提出的?生:从古代说起,“古之学者必有师。
13、”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关注到了一个“古”字,说明“从师”是古已有之的事情。这个句子还有一个“必”字,也不可忽略,韩愈把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断定为是“从师”的结果,也说明了 “从师”的重要性。古人很讲究师承何人,如汉代治经学必有师承,学生必须严守老师的解说,不能随意更改,也不能立异端杂说。例如治易经的孟喜曾得到一本易家有关阴阳灾变的书,就谎称是他的老师田王孙死时枕在他的膝上独自传给他的,他的同学梁丘贺揭露说,他们的老师田王孙死在施傩处,那时孟喜已经回老家了,不可能从老师手中得到这部书。后来,皇帝听说孟喜改变师法,就不任用他当经学博士了。“古之学者必
14、有师”这句话的“古”字和“必”字,就是从两个角度来说明“从师”的重要,这句话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师:这一段后面还写了其他内容,与“从师”有关系吗?生:有啊。后面讲老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也证明从师是有必要的。师:分析得对。在这三项职责中,“传道”是核心。所谓的“道”,就是儒家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推崇儒道,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继承儒学的进取精神。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韩愈“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道”是知识的统帅,“师道”才能学到根本上,这一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价值。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
15、“授业”就是手段,这里的“业”指的是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在“授业”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有不理解的地方,所以老师最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在当时,韩愈能够从传道(目的)、授业(方式)、解惑(具体任务)这几方面全方位地诠释师者的职能,值得点赞。生:在阐明“师”的职责后,文章接下来的反问句,也说明老师有“解惑”的功能。生:“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也是从反面论述“从师”解惑的必要性。师:大家的理解很准确。但有个问题要问问大家,平时若没有老师答疑,你们的问题是否“终不解矣” ?生:可以自己查百度或者问同学弄明白呀。生:或者哪天突然自己就想通了呢?师:这么来看,除了老师(含百度和同学)答疑以外,还是有可能自己解决问题的。所以,“终不解矣”这个说法还是太绝对了,它否定了个人探索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哪怕读充满闪光智慧的文章,也不要丢掉了自己的思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