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数字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委书记在数字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市委书记在数字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刚才有关同志汇报了数字化建设工作专班前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打算。市大数据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作了发言,其他与会市领导讲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同。会议原则同意成立数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小组名义向各县市区、各部门交办任务。专班成立时间不长,但在胜利同志牵头指挥下,坚持高效理念,大干快上,各项工作强力推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一是工作状态更加饱满,从“按部就班”向“步步紧逼”转变,全面营造了“扎扎实实”的推进氛围;二是群众体验更加优化,改革成果不断在“窗口端”“PC端”“自助端”“移动端”呈现,基本满足了企业
2、群众多渠道办事需求;三是支撑保障更加有力,有效调动各部门积极性,数据资源、存储、投入等保障工作形成了合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对标上海、杭州等先进地区,我市的数字化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干部对数字化治理的认识存在偏差、专业能力不强,政务数据应用欠佳、部门数据共享不足,电子证照应用基础不牢、氛围不浓,企业群众办事程序仍未实现最优化、“一网通办”不彻底,等等。我们要高度重视,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切实加以解决。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我再强调五点意见。一、要坚持解放思想。数字化建设是一场集成创新、深刻彻底的效能革命。推进数字化建设是市党代会作出的重要部署,目的在于全方位提升政府服务
3、效率和治理效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便民惠企。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一把手”要持续解放思想,深刻认识数字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坚决克服因本领恐慌而产生的逃避心理、畏难情绪,坚决破除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扑下身子亲自抓,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要把数字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勇敢地闯、大胆地创、扎实地干,开足马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以数字化建设引领我市全面数字化发展。二、要坚持系统思维。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标准化工程,必须运用系统观念、系统方法深入推进。要树立全局意识,高水平编制“大数据十四五规划”,深入研究数字化建设各项措施
4、的关联性、耦合性,加强系统集成,使各项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要注意区分层次,既抓好顶层设计,也要做好具体任务分解,避免零敲碎打、碎片化修补,确保整体工作高效率。要把握工作节奏,既有雷厉风行的作风,也有闲庭信步的定力,加强不同部门、不同时期工作举措的配套和衔接,对数字化建设的要点难点、绩效评价等关键环节,要做到先立后破、主次分明、心中有数、步步为营。三、要坚持需求导向。数字化建设的使命在于满足国家所需和群众所盼,必须做到未来所向的重大需求在哪里,数字化建设就推进到哪里。要瞄准改革方向、把握改革特征、聚焦改革重点,结合实际,加快打造一批标志性应用、主攻一
5、批突破性指标、谋划一批全局性项目。要围绕打造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权力监督等方面,确立当前数字化建设的重点领域重点需求,集中力量开展攻坚,更好推动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要瞄准群众、市场主体和基层最有获得感的领域,从最急迫的高频事项和关键问题入手,构建需求收集、归并、分析的工作闭环,尽快拿出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四、要坚持高效协同。数字化建设牵涉线多面广,必须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要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科学的数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运作模式,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班的工作职能,完善指挥调度、推进执行、协同联动、督导问效
6、等机制,形成整体作战合力。要加强横向部门协同、高效联动,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统筹机制,破除部门工作和业务壁垒,共同打造好打造我市政务云交换中心等八大平台,实现各部门工作协调一致、互融互通、效能提升。要加强上下衔接,调动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各部门等全方位力量,共同向上争取政策和数据支持,持续完善人口、法人基础库、信用信息库,建好自然资源与地理信息库,丰富电子证照库,不断加快内核升级,强化数据扩容,有效支撑全领域、全方位、全周期数字化建设需求。同时,要做到市县乡村上下贯通,确保有令必行、令行禁止。五、要坚持安全为要。数据是新“石油”,是互联网时代最宝贵的资源之一。随着各类生物识别技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刷脸”“按指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潜在数据安全风险更加凸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在技术、制度、法律等维度同步加强数据安全保障,守好安全底线。要坚持最小化原则,严格对照需求清单,在采集、共享、使用数据过程中不随意扩大化,确保数据专事专用。要坚持分级分类原则,全面梳理数据的类型和安全等级,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落实必须的管控手段。要坚持必要性原则,信息系统、数据等访问和管理权限设置要以业务需要为导向,严格遵循非必要不开放、非必须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