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质量缺陷的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砼质量缺陷的处理.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碎质量缺陷的处理1)蜂窝诊断方法:结构构件中形成有蜂窝状的窟窿,骨料间有空隙存在。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或雨天浇筑混凝土未进行遮盖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浆液,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mm,应用胶带粘贴,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处理措施: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碎,然后用压力水及钢丝刷洗干净,对小于20平方厘米的蜂窝孔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按孔洞处理。2)麻面诊断方法:结构构件表面呈现无数的小凹点,无钢筋暴露
2、现象。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模板拼缝不严密,漏涂隔离剂或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足,气泡未排除以及捣固后没有很好的养护。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振捣时避免漏振。处理措施: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3)露筋诊断方法:钢筋暴露在混凝土外面。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密实。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自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验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能移动。处理措施:少量的漏筋(小于100
3、平方厘米)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大量的漏筋按孔洞处理。4)孔洞诊断方法:孔洞是混凝土结构内存在空隙,局部地或全部没有混凝土。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碎被卡住或漏振。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处理措施:1)小于200立方厘米的孔洞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2)对于体积在200立方厘米至4000立方厘米的孔洞用如下的方法处理。将空洞周围的松散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剔除,同时进行凿毛,墙、柱、梁斜边空洞的上方剔出5公分的斜角;并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24小时,再将混凝土表面的积水用
4、棉纱进行清除后,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先如图支设模板,全部浇满,再将多余的混凝土剔除。为了减少新旧混凝土的孔隙,细石混凝土中掺适当的微膨胀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3%),分层捣实。养护后,将表面清洗干净,再用一层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3)若空洞的体积在4000立方厘米以上,我司将会同甲方、监理、设计院一同研究处理方案。5)缝隙夹渣诊断方法:将结构分隔为几个不相连的部分。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预防措施:在柱施工缝面位置开IOoX1OOmn1开口模板,以清除杂物。柱、墙模板脚应200X20OnIm开口模板,墙按W3000mm设置。浇筑砂前应
5、全面检查,清除模板的杂物和垃圾,待碎浇筑令下达后,再进行封堵。处理措施:夹渣数量小(长小于10厘米,宽小于2厘米),将夹渣剔除后,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一层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夹渣数量大,将夹渣剔除后,采用孔洞的处理方法。6)墙柱底部缺陷(烂根)诊断方法:墙柱底部有蜂窝和麻面的现象。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流失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水泥砂浆。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mm应予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碎前先浇注与硅同配合比的50至100厚的水泥浆。处理措施:剔除松散的混凝土,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一层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7)缺棱掉角诊断方法:墙柱、门窗
6、洞直边上的混凝土局部掺损掉落。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碎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处理措施: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同标号水泥砂浆抹平。8)税表面裂缝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预防措施:碎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大构件参照大体积碎施工的有关规定。处理措施:外墙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应沿裂缝方向凿成深为15-20毫米(但要超过裂缝底部),宽为5公分左右的V型凹槽,清扫干净并用水湿润,先刷水泥浆一道,然后用环氧树脂砂浆填补。其余部分的墙体混凝土和楼板的混凝土裂缝宽度小于时可不处理。当裂缝宽度大于时,按上述的方法进行处理。当混凝土裂缝为贯穿裂缝时,我司将会同甲方、监理、设计院一同研究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