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孤独之旅》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74609 上传时间:2024-10-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 《孤独之旅》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7课 《孤独之旅》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7课 《孤独之旅》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7课 《孤独之旅》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7课 《孤独之旅》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 《孤独之旅》 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孤独之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概括故事并梳理小说情节2 .学习小说通过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和主题的方法。3 .感悟主人公的心里变化历程,学会在成长过程中克服困难。教学重、难点:1概括故事并梳理小说情节。4 .学习小说通过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和主题的方法。5 .梳理出主人公对“孤独”感受的变化,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自学展示1导入:我们的人生注定要走过一段或更长的孤独旅程,请记住,那是我们真正成长的开始,今天,让我们走近一位少年,一位走过一段孤独旅程的少年,去看看他的心路成长历程。2 .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年生,江苏盐城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2016年

2、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作家。其主要作品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蜻蜓眼等。其中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3 .故事背景文章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4 .有关小说的文体常识。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尤其注意小说里的第

3、一人称“我”不等于作者自己。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5 .理解词义1家底: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2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3,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4 .撩逗:挑逗,招惹。5 .胆怯:胆小,畏缩。6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本文是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7 .仓皇:匆忙而慌张。二、任务一、初读课文,概括故事,并学会梳理故事情节

4、1本文主要通过记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及他的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2.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梳理小说情节。(学生展示)明确:第一部分(1)开端:杜小康因家庭变故失学,跟父亲放鸭第二部分(2-35)发展:放鸭经过,描述孤独之旅第三部分(36-49)高潮:暴风雨追鸭第四部分(5052)结局:杜小康觉得自己长大了,变得坚强了。鸭也长大了,下蛋了。三、任务二:分析主人公“孤独”的心路历程1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语言的词句,思考杜小康的心理在孤独的旅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刚出发时一一到达芦苇荡时一一安顿后一一住段时间后一一雨过天晴后变化过程:茫然、恐惧一一害怕

5、、胆怯一一孤独一一不再忽的恐慌一一坚强、长大在这个过程中,杜小康从一开始的恐惧、害怕、幼稚到最后成熟、坚强,这是在历经孤独、战胜困难之后的成长。2.深层探究,你能说出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结合对小说情节的把握和对小康的心路历程的概括,你认为,对于杜小康来说,“孤独”的内涵是什么呢?明确:“孤独之旅”主要指杜小康在孤独中成长的过程:因家道中落而失学,失去了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是孤独;随父亲一同放鸭,远离了自己熟悉的村庄及人群是孤独;父子间干巴巴的交流更让人寂寞和孤独;无边无际的芦苇荡让他有一种“永远也逃不走的感觉”,未卜的前途更让他恐惧和迷茫。就在这孤独之中他长大了,坚强了。任务三:分析杜小康人物形

6、象。再读文章,说说你眼中的杜小康是怎样的一个少年呢?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如:1.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勇敢坚强的少年;2.懂事,有责任心,坚毅勇敢、理解父母苦衷,体贴父母疾苦;3.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总之,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坚强的男子汉五、任务四:理解小说通过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和主题的方法1、讨论回答环境描写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背景等(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位置)渲染气氛(氛围)(一般放在开头或中间的位置)烘托人物心情(像兴奋喜悦,忧愁感伤

7、,沮丧,绝望等等)(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做铺垫。(一般放在中间的位置)刻画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一般是文章中间或者结尾)2、赏析课文的环境描写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的句段,在文旁批注出,这些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示例: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明确:可怕的暴风雨让本来孤独恐惧的主人公更加陷入恐慌之中,但也正是有了这暴风雨,让杜小康体

8、验了真正成长的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分析描写鸭群的作用文中用大量篇幅描写鸭群,讨论:作者写鸭群有什么用意?示例: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明确:“均匀、永恒的水声”说明此时声音比较单调,突出环境的寂静,“急促有力”说明划船赶鸭子的速度很快,衬托了父子俩对前途的茫然无助的心情。小结:以鸭群的变化暗示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六、任务五:拓展延伸学过课文,再回首一下我们十几年的青春,我们有过孤独的岁月吗,那样的孤独给你什么样的心里感受,你又是如何克服的呢?独立回忆自己孤独的经历,用笔写出来,现在组内交流,然后班级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