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正确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通过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训练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体验学习和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选用恰当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具准备:情境图、课件、正方形纸若干。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剪纸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剪纸具有装饰性,它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剪纸的第一步要先裁纸,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小朋友是怎么
2、裁纸的?2、出示情境图。观察图画,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同学们在裁纸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他们一起来研究这剪纸中的数学问题。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师:小朋友说的整厘米是指多少厘米?你怎样理解没有剩余?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小组活动,提出要求:利用我们手中的学具,一起来摆一摆,用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可以将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小组合作进行,并将拼摆的结果纪录下来。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摆法,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分类板书。2、分析概括,提出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引导讨论: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
3、几厘米?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师:正方形的边长为什么不能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想法,再全班交流。3、想一想: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先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那么1、2、3、6与24和18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得出:1、2、3、6既是24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4、想一想:24的因数有哪些?18的因数呢?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引导学生填写下图并重点思考: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5、总结概括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1,2,3,6是24和18公有的因数,6是公有因数中最大的一个。1,2,3,6既是24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24
4、和18的公有的因数,也叫公因数;其中6是最大的,是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板书课题)6、练一练:,学生独立填写自主练习1,再订正。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师:我们用集合图的方法找到了24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你能找出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学生试着找一找,再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引导学生概括: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可以用集合图的形式也可以用列举的方法。2、师:同学们,除了以上的方法还可以用短除法求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先用12和18的公有的因数2去除,除得的商如果还有公因数就要继续除,注意每次除时都要用两个数的公有的因
5、数去除,再用公因数3去除,一直除到公因数只有1为止。最后写结论时要把所有的公因数(除数)连乘起来,就可以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我们通常运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3.师:同学们学会了用列举法和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比较一下它们各自有什么优势?学生讨论得出:列举法适合数比较小的题目,如果数比较大用短除法好。四、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对出现的错误着重讲解。2、自主练习3使学生明确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也就是求72和48的最大公因数。独立完成,集体交流。3、看书质疑。学生阅读2931页,解答学生困惑、疑难问题五、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板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