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读研期间构建自己的科研思维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读研期间构建自己的科研思维体系.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师成长学术】冯玉鹏:如何在读研期间构建自己的科研思维体系如果说硕士阶段的学习让我获得了什么,那绝不仅仅是一张文凭,而是我在硕士期间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科研思维体系。这一方面得益于导师的悉心指导,另一方面则需要我们自己在科研的过程中用心感悟,细细品味其中的点点滴滴。科研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这种创造性体现在我们每个人拥有不同的科研思维体系。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小宇宙,正如同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我们每个人的思维都会不同,因此并不会有一种固定的方法适用于所有人去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当我们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脑中总会出现第一反应,这个第一反应便
2、是我们通过日积月累所构建的思维体系给予的回应。我认为只有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科研思维体系,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纵使前方道路荆棘丛生,那也只是在帮助自己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既有的科研思维体系。这种科研思维体系不仅有助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我们未来从事各种工作也都大有裨益。下面我以自己在论文写作和科研实验这两方面的经历和体会来具体阐述一下我的科研思维体系是如何逐步构建的,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科研论文既是科研成果的体现,也是科研思维体系的展现。以前的我对于写作毫无兴趣,甚至有些抗拒,总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没有意义,因此总是消极对待。但是当需要撰写科研论文时,我开始认真思考写作的意义,得到的结论是:科研
3、论文写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能将我的发现展现给世界,并且还能丰富人类的知识体系。于是我便下定决心要探索论文写作的精髓,希望能通过不断地努力逐渐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以期给世界呈现一篇篇经得起推敲的成果。万事开头难,但是总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当我交给导师第一篇论文的初稿后,导师给我的评价是:流水账,各部分内容之间既缺乏逻辑思维的衔接,又没有强有力的语言表达,仅仅是将内容进行了陈列,需要大改。导师告诉我,写科研论文就像是在写一个故事,你需要让读者不费脑筋的就能将文章读下去,这样才能说明你的写作是过关的。导师当即用我文章中的语句进行修改举例,这让我初步体会到了科研写作的魅力。于是我便开始对写作有了
4、初步的认识,并且意识到了这是当前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全身心投入到文章的修改之中。以前的我总是希望别人能帮我修改,但是这次我开始意识到,不可能总是有人帮我修改,我需要形成自己的科研写作思维。因为别人的思维总归是别人的,只有摸索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于是在面对接下来的论文写作或是各类材料的提交,我都把握住锻炼的机会去用心组织语言,感受文字上微妙变化所带来的魅力,并且逐渐喜欢上了写作,因为写作能将我的想法更好的呈现出来。通过不断地磨练以及导师的指导,我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写作感觉,确立了自己的写作思维,未来希望能逐步体会到苏轼所说的那种写作感觉: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
5、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在第一篇论文投稿之前,我总是在最后关头发现各种细节上的错误,例如交叉引用文献的链接没有更新,参考文献格式和投稿期刊要求不符等等。导师告诉我,搞科研要胆大心细,既要敢于尝试,又要注重细节。“胆大心细”这四个字从此深深的印在我的脑中,在此后的论文写作以及材料提交上面我都会认真审查细节方面是否存在问题,以确保提交的文件都是准确的。我认为细节决定成败,科研是一个精细活,需要我们用心对待每一个细节。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这就强调了交流的重要性,搞学问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多交流,
6、多和别人进行思想上的碰撞。我在论文写作中就曾遇到过一件棘手的事情,有一部分内容是由很多平行的要点组成的,在我看来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就是提出观点的时间不同,因此我便采用时间这根主线将它们串联起来。但是导师在看过这部分内容后给了我一个建议:这些内容在本质上面可以划分成两大类,因此可以先提出这两个大类作为“帽子”,然后在这两个“帽子”下面将各自类别的内容表达清楚。这一席话让我顿觉醍醐灌顶,思维一下开阔了。这件事告诉我一个道理,不同的人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因此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于是每当我遇到思考不定的问题,我都会主动与老师或同学们沟通交流,以此拓展我看待相关问题的视野,不断丰富我的科研思维体系
7、,并在未来予以灵活运用。论文写作丰富了我的科研思维体系,并且随着不断的科研训练,我也在逐渐深化和改善思维体系中的内容。2把握方向,明确工作,平心静气,及时总结,科研工作离不开实验,实验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工科研究生,实验是我们日常工作的标配,但是如何有效的进行实验也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我在课题内容上面做过150多次相关实验,里面既有前期摸索的失败实验,也有后期驾轻就熟的成功实验,更有对于实验结论进行检验的重复性实验。我的科研思维体系中对于实验的认知包括四大方面:把握方向,明确工作,平心静气,及时总结。研究生做课题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个研究方向有的是导师非常明确的,可以直接安
8、排研究生做下去的,但是有的方向或许是导师也未曾踏入的领域,但这个领域正在引起我们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研究生通过广泛的文献调研,清楚认识到该领域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探索,哪些探索可能是用基本理论或是前人研究就可以否定的,这样就没有必要耗费时间去尝试To因此找对方向再去努力才有意义,如果方向就是错的,努力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既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那么接下来就需要我们付诸时间和精力去持之以恒的投入进去。我以前是个急性子,干什么事情都着急,这也就导致我做事沉不下去,总是浮在表面。这个性格反应到实验上面就容易出现大问题,比如实验刚起步时我总是着急做实验,结果往往导致实验在开始之后才发现遗漏了某些细节
9、,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获得预期的实验结果,真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让我意识到科研工作需要考虑周全后再开始行动,于是我在之后每次进行实验之前都要考虑清楚四件事:第一,明确当天实验的意义;第二,明确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第三,明确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的数据;第四,明确实验结束后应该进行的工作。这样做虽然增加了实验前的思考时间,但是却有效的减少了在实验中犯错误的次数,本质上是提高了科研工作的效率。现在有一个流行语叫做“佛系科研”,我认为“佛系科研”并不完全是一种消极对待科研的负面词汇,我理解的“佛系科研”是一种平心静气的科研,是一种对科研工作有着清楚认知的状态。科研将我变得“佛系”,也正是这
10、种“佛系”让我体会到了“静心可鱼翔浅底,浮躁如舟行水面”这句话的意义。及时总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有的东西可能当时你意识到了,但是如果没有及时总结和记录可能过几天就遗忘了。我的导师就曾给我们看过他在博士期间的实验记录,这对我启发很大。于是每次实验结束后我都做到三个及时:第一,及时处理实验数据;第二,及时作图和分析结果;第三,及时形成书面文件存档。将功夫下在平时,这样未来书写期刊文章和学位论文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变成“复制-粘贴”性工作,并且及时总结实验结果还有利于未来实验工作的规划。科研思维体系是在科研生活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同时也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表现。以上是我对读研期间自己科研思维体系构建的一些认识,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最后我要感谢山东大学为我们研究生培养的大力支持,感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为我们提供的科研平台,感谢李玉忠导师对我的悉心培养,您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缜密的学术思维都让学生获益匪浅。学生也定当继续努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