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授之以渔”也不能“得渔忘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要“授之以渔”也不能“得渔忘鱼”.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京城语文名师】刘德水:教师要“授之以渔”,也不能“得渔忘鱼”教育理念大学毕业至今,刘德水老师已在顺义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32年。1986年,刘德水回到母校一一牛栏山一中任教。他时刻谨记当年的班主任、语文教师付士豪对他说的一句话:“诲人不倦和毁人不倦,就是一字之差啊!”刘德水不断思考和摸索。他深知,要让学生爱语文,老师自己得爱语文;要让学生学会语文,老师自己得会学语文。读报、剪报,买书、读书、藏书,他开始了文字杂览生涯,大量的读写实践,使他的课堂有了新面貌:信息量大,知识丰富。学生爱听、爱上,老师因公外出,学生总盼着他回来上课;读写接地气,师生共读写。师生在共同读写实践中交流心得,每天同时写
2、时事评论,相互交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思维认识、语言表达在不知不觉的实际问题研讨中日日以新。教育之路,学无止境,为人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此,刘德水老师在求学之路上不断开辟新径。他广泛交游,外出求师,结识了张中行、启功等学界耆宿,向他们问学请益,得到大师的悉心指教,学业得到极大提升。在语文教学上,他结识了顾德希、薛川东、张彬福等语文教学界前辈专家,师从他们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不断的学习探索,使他对语文教学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语文,不能仅止于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它还必须承担起育人的功能,立德树人,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最高追求。因此他的阅读课,总是把干预学生生命,提高人生境界作为最高追
3、求。读鲁迅祝福,他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如何对待现实中的祥林嫂,自己是不是无意中成为鲁迅笔下的鲁镇人,从而体会鲁迅作品在当下的现实意义;读杨绛的老王,他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辜负疚”的崇高情怀与责任担当。学生的写作也不再是为考试而完成的一篇作文,而是记录生活、思考人生的过程,是自己生命成长的自觉过程。至今,他教过的很多学生,仍保留着当年的作文本和刘德水老师的批语。主要事迹刘德水任高中语文教研员期间,在全新的岗位又开始了全新的探索,他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对教研工作的认识,为自己制订“教研员岗位职责首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业务能力,要能站得高、看得远,确保教研方向的正确。他继续在读写实践上
4、加大剂量,读书范围更广、写作频度更高,努力向专家学者型教研员迈进。10年来,他不断研究,深入学习,向命题专家请教,命制了几十套高中各年级语文试题,并多次参与北京市高中毕业会考、高考命题工作。其次,明确自身角色,强化服务意识,创造多种机会,为教师搭建良好成长平台。刘德水在全国各地和北京市、顺义区为师生举办各种讲座300余场。在顺义区开设“三馀讲堂”,为教师、学生举办学科讲座。连续主持三届“刘德水名师工作室”,先后有5位成员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另有多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全区语文教学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诸多著名学者:鲁迅研究专家孙郁、张爱玲研究专家止庵、北京大学教授吴晓东
5、等,均在刘德水引介下不止一次走进顺义,为师生举办多场学术讲座及学科辅导。主要成就刘德水发表文章数百篇,近百万字。参与编写了多种初、高中语文教材及教师用书,并在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后又选编为三余斋杂写出版;为学生编写了新概念阅读超越阅读等课外辅助读本。作为文化学者,刘德水还承担了许多社会工作。他曾担任北京市杂文学会理事、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监事长,主持“围庐艺话”电视文化专栏,在藏画导刊开办“三馀札记”专栏,为北京市数字学校、清华同方语文研究所、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录制专题节目、撰写写作专题文章等。博学以养专,专精以促学,二者互惠,共同提升。如今,新一轮课改已经开始。“战斗正未有穷期”,刘德水又将在新的征程中开始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