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记:大概念下的古诗歌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杂记:大概念下的古诗歌单元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084【教育杂记】大概念下的古诗歌单元教学设计基于大概念下的古诗歌单元教学设计以部编版必修上第三单元的三首诗歌为例【摘要】2017版语文新课标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大概念”是从具体事实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具有抽象性与生成性。本文以部编版必修上第三单元的三首诗歌为例,从“筛选大概念,立足四项要素”、“分解大概念,设置情境性活动”、“评价大概念,提高核心素养”等三个角度试图建构语文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框架。【主题词】筛选;分解;评价一、筛选大概念,立足四项要素奥苏泊尔在1963年提出“先行组织者”理论,他将“
2、大概念”视为上位知识,位于学科的顶端。威金斯认为“一个大概念可以表现为一个词、一个短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问题。”而针对语文学科的“大概念”则是指“蕴含在语文学科事实中的核心概念,包括学科思想、学科原理和思维方法。”为什么新课标倡导“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呢?这要结合“大概念”的特征来分析。“大概念”是从具体事实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具有抽象性与生成性。抽象性体现在“把丰富的学科内容精简为一组命题,从而构建起学科框架。”就是说将学科中众多零碎的知识或能力进行重新整合、高度凝练,可以建构起学科的框架体系,这符合新课标所提出的“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要求。生成性体现在“大概念也是学
3、习的自我生长点,学生靠大概念自主学习的内容远比教师能讲的多,并且在他们的未来持续发生作用。”学生对于学科的学习不再是零碎的,学生可以将“大概念”迁移运用到其它的同类的情境问题中,那么“大概念”起到了中介的作用,具有生成性。以部编版必修上第三单元的三首词为例,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名作,有多样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教师如何在纷杂的教学内容中确定“大概念”呢?这需要“根据学习主题的内容涵盖范畴、知识体系坐标、能力关涉维度和核心素养指向等影响因素来综合研判,筛选学科大概念。”见表1:基于前面的分析,再结合新教材第三单元导语的要求,故本文将“大概念”确定为“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
4、对人生的感悟二、分解大概念,设置情境性活动“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是聚合的概念,为我们阅读古诗词提供了方向,虽比较抽象,但它是能够进一步切分的,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子概念,子概念要能为理解大概念提供支架。“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由于高中生古文能力、生活经历尚浅,与古诗歌有着一层隔膜,更不用说理解抽象的情感了,因此他们阅读起来有着较大的难度,故将大概念细分为“感悟文本”、“知人论世”、“深入体验”三个子概念。“感悟文本”是基础,“语言建构与运用”位于四大核心素养之首,若学生离开了对古诗词的“主动的积
5、累、梳理和整合“,空谈古诗歌情感,那么就不是语文的学习;“知人论世”是凭借,没有“知人论世”,学生则走不进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但是很多时候说到“知人论世”,学生只是泛泛地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没有从宏观上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深入体验”是保证,“深入体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点,将作者的情感激发自己的情感,从而同化、内化作者的情感。三个子概念拾级而上,逐层深入。有了子概念,还得进一步分解子概念,将子概念设计成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情境性语文活动,以此来驱动学生的学习。(一)子概念一:感悟文本在“感悟文本”阶段,教师让学生独立自主、不加以先见的阅读,要能够读懂诗歌的字面
6、意思,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特点,初步感知诗歌的蕴含意义,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1活动1:结合课本中的单元导语、注释、学习提示,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三首诗歌,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2 .活动2:请梳理诗歌中的“形象”(人象、物象、景象),简要地概括其特点,同时找出诗歌中直接抒情的诗句。完成表格。见表2:3 .活动3: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天姥山”“秋景”“琵琶女”中的一个形象,合作绘画成一幅图,并解释这样绘画的理由。(二)子概念二: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既要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创作主张、思想个性等因素,也要了解其作品与所处时代背景的关系。在此阶段,教师不可以结论的方式告知学生,而是要让学
7、生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活动来与文本进行对接,深化“感悟文本”的认知。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知人论世一定要紧扣文本,文献的选择要恰到好处。1活动1:互文比读。新课标在任务群12“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中强调“撰写内容提要和读书笔记,学习体验概括、归纳、推理、实证等科学思维方法”分小组分别梳理三位诗人的人生轨迹,主要事件,你认为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下你的阅读感悟,完成表格。见表3:(1)阅读李白精讲(王运熙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中的第一篇“李白的生平和思想”。了解李白一生各时期的经历和思想概况。(2)阅读杜甫传(冯至著,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中的一章“夔府孤城”。(3)阅读白居易传(周
8、桂峰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出版)中的一章“谪居江浒”。2.活动2:跨学科研讨。新课标中提出“要与政治、历史等学科的教师组成专题指导组,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口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论世”,语文教师可以联合政治、历史学科教师进行跨学科探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教师提供相关研究主题。见表4:(2)小组搜集相关文献,分类专题阅读文献,制作PPT、海报。(3)小组围绕专题开专题讲座。(三)子概念三:深入体验新课标强调“以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主,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11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丰富自己对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加深对文学形象的直觉的体验,从而能够更好地“
9、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1活动1:撰写文学评论。在任务一“感悟文本”和任务二“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围绕大概念”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确定写作主题,确保表达观点有理有据,符合逻辑。2.活动2:改写诗歌。要求学生任选一首诗歌以诗人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做到情景交融。三、评价大概念,提高核心素养大概念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得如何,还得需要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一方面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确定评价标准,预估学习结果“评价标准”要结合大概念的特点、核心素养的
10、要求以及情境性活动的任务,做到学与评的结合,将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的过程紧紧围绕评价,以评价促进学,以学反馈、调整评价,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为此,本文在评价大概念”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时,参照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水平四(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的要求。见表5。(二)采用多种评价,关注学习过程评价不只是强调考试成绩,注重学习结果,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本文主要采用学历案和纸笔测试两种方式。学历案,即教师建构一套描述学生完整的学习历程的记录单。每个活动,教师向学生发放任务清单,学生按照活动的要求逐项完成,然后教师回收学生学习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和作品,对照质量水平要求,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评价反馈,及时调整学习的方法和进程。纸笔测试,更加强调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与运用。教师围绕“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来设置群文阅读,阅读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其它诗歌。需要注意的是试题选取的材料具有普适性,能够照顾到各类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测验时间要适中,题目的难度要合理,具有一定的区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