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记:剖析文章结构领悟作者创作意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杂记:剖析文章结构领悟作者创作意图.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078【教育杂记】剖析文章结构,领悟作者创作意图【知识梳理】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分析综合C”能力层次中规定“(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在“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中提到“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行文思路是作者在创作时按照一定的条理来表达情感的脉络线索。结构是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化,指的是作品的整体构思、行文线索与段落安排。本文中主要分析的是散文和小说的文章结构,体味作者创作的
2、独特性,从而加深自己的审美体验。【命题剖析】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查文章结构:1分析文章的整体结构思路。通常的问法有“文章是怎样构思的”、“综合全文,请分析本文中的变化”等,立足于全文来分析作者的思路,如“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记忆里的光)“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2016年北京卷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2.分析线索的作用。通常的问法有“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文章写了,请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如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2015年江苏卷比邻而
3、居)“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2023年全国新高考I卷建水记(之四)3.分析句段的作用。通常的问法有“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如果将段落删去好不好?”如“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016年天津卷在母语的屋檐下)“第段在全文的构思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2019年上海秋季卷流沙中的弱水河)4.小说的情节结构。如“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2019年新课标II卷小步舞)“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2017年新课标
4、I卷天嚣)【解题技巧】1文章整体思路。(1)明:明确题材,把握题干;(2)筛:根据题干要求,筛选段落区间;(3)圈:圈点勾画,抓关键词句;(4)概:概括、合并段意;(5)理:理清思路,把握结构。学生要了解常见题材的结构特征,这对于解题很有帮助,如象征类,描写一个“物”的特征,以“物”贯穿全篇,由物到人,表达志向;怀念类,以眼前的人与景来怀念过去;游记类,描写景点,动态移动,由景联想到历史或文化等。2 .线索的作用。(1)明:明确文章的线索;(2)找:找线索,有时候题材的结构特征就是线索,有时文章的标题、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是线索;(3)析:内容上,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结构上:组织材料,贯穿全
5、文;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使行文富于变化。情感主旨上: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揭示主题。3 .句段的作用。(1)明:明确句段位置,读懂句段内容;(2)析:根据句段位置来确定对句段作用的角度,再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具体分析。常见的句段有:(1)首句或段: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营造某种氛围;(2)中间句或段: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起到丰富文章内涵的作用;(3)结尾句或段:总结全文,卒章显志,升华情感,照应前文;(4)插入句或段: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5)
6、反复句或段: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在表达上,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4 .小说的情节结构。这是小说所独有的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1)基本结构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3)叙述方
7、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4)情节安排:悬念、抑扬、照应、伏笔、对比、衬托、铺垫、突转等。【真题演练】三沙岛上抗风桐叶为宝天是湛蓝的天,海是碧澄的海,地是透绿的地。这里是美丽的海南省三沙市,宛如纤尘不染的世外桃源,一踏上这片土地,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然而,三天两晚的三沙之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不是这里的碧海蓝天,也不是这里的海鸟白沙,而是一种树,一种深深扎根海岛的常绿乔木,它叫抗风桐。人生第一次来到三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下飞机,好友老冯就热情地领着我们来到海边喝茶。这是一片林荫,炙热的阳光和强烈的紫外线被挡住了,我坐在藤椅上,海风吹过,心中无比惬意。我打量着四周,却发现这片树林与以
8、往见到的都不一样,它们叶子并不浓密,树冠连成一片,树干挺拔向o“它们叫抗风桐,”老冯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接着说:“还有个名字叫麻枫桐,印度洋海岛常见的树种,我国的台湾和西沙群岛也很多,根系发达,枝干粗大,台风也奈何不了它们!”抗风桐?这是第一次听说的树名。我起身走近一棵,仔细打量它。它枝干白中透灰,胸径足有四五十厘米,高有十几米。叶对生,呈椭圆形,两面都覆有一层嫩绿而晶亮的薄蜡。老冯告诉我,2013年9月底,风力超过15级的强台风“蝴蝶”登陆三沙,岛上的椰子树、木麻黄、土枇杷、南洋杉、苦楝、榄仁等,一夜之间,有的被拦腰折断,有的被连根拔起,还有的已然踪影全无,唯有抗风桐在台风中傲然挺立。虽然有
9、的枝干折断,但这些掉在地上的枝干却在不久后又长出了新根,发出了嫩绿的新芽,成了抗风桐的“新生代”。听了老冯的介绍,我不禁对眼前的这些抗风桐肃然起敬。我想,它正是以这样伟岸的身躯、粗壮的枝干,护卫着南海星罗棋布的岛屿与礁盘;正是以这样巨大的叶冠、翠绿的叶片,装点着三沙的绿色;正是以这样纵横交错的根系,深扎在砂岩中,任凭海水侵蚀,高温烘烤,坦荡着生就的倔强与从容。第二天一大早,红日从南海的天际线刚刚升起,我们乘坐冲锋舟从永兴岛来到赵述岛。据说,有关南海诸岛的潮涨潮落景、金戈铁马事、波涌浪卷情,几乎都可以在赵述岛上领略和参悟。一到赵述岛码头,渔民符名友热情地迎接我们。坐上他的电瓶车,穿过一片椰林,绕
10、过一座海水淡化处理厂和一幢幢渔民新居,来到一排树前停了下来。我一看抗风桐!当初,符名友的爷爷响应国家开发海岛的号召来到赵述岛,那时这里还是一座荒岛。渔民的渔船是小小的木帆船,稍有风浪便不敢出海。改革开放后,赵述岛上成立了管委会和党工委,政府为渔民修建了港湾,帮助渔民贷款购置了排水量很大的渔船,渔民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渔民们拆旧房建新房,全岛48户渔民,家家都住上了新屋。海岛周边的海堤用钢筋水泥加固了,道路也拓宽了。岛上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种上了一排排、一片片的椰子树、木瓜、榄仁和抗风桐。符名友如数家珍般讲述着他们渔村的历史与变化,一束阳光穿过抗风桐的枝叶,正
11、好打在他胸前的党徽上,格外明亮,分外醒目。边上的渔民告诉我,符名友今年46岁,14岁时就跟着爷爷的脚步,从老家琼海迁到了赵述岛。他驾驶渔船风里来雨里去,已在岛上工作生活了32年。三沙的人,出海如同出征,保家就是卫国。符名友不仅是一位渔民,还是南海前哨一名耕海守海的警民联防志愿者。一直以来,经常有特工装扮成渔民驾船来西沙海域“捕鱼”。符名友对海上情况时刻关注和警惕,只要发现异常,不管白天黑夜,不怕风高浪急,就立刻向派出所报告。由于表现突出,他被当地边防派出所评为治安联防积极分子。2019年7月1日,他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刻,看着眼前的符名友,我发现他俨然就是一棵扎根三沙的“抗风桐”,狂风
12、吹不倒、恶浪冲不垮!在赵述岛,像符名友一样的共产党员共有11人,他们个个都是“抗风桐”,他们党支部就是一片“抗风桐林”。将要离开三沙的时候,我心中萌发了一种难以名状的眷恋。这天一早,我独自来到抗风桐林。朝霞把南海映照得一片火红,抗风桐林就像覆盖上了一层金光。抚摸着抗风桐伟岸的身躯,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它的仰望和崇敬。它不畏强暴,台风刮不倒;它不怕艰苦,贫瘠砂岩把根扎;它自强不息,折断枝叶还发芽;它无私奉献,甘洒绿荫护岛礁。抗风桐,我心中的英雄树!人民日报(2023年05月06日)【题目】请分析“抗风桐在本文中的作用?【答案】内容上:本文围绕“抗风桐”,写了“我”在三沙的所见所闻,有三沙的环境、抗风桐的特征以及以渔民符名友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结构上:“抗风桐”贯穿全文,文章结构清晰,行文富于变化。手法上:“抗风桐”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坚强不屈、不畏强暴、无私奉献的精神;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三沙优美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对抗风桐在台风中傲然挺立、自强不息精神的歌颂;对以符名友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为三沙的发展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感叹赵述岛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快速发展,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