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探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其他507处;1984处威胁村(居)民的隐患点威胁19219户、50722人(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022)o北京市缓变地质灾害主要发育在东、南部平原区,年沉降量大于50mm的面积达45km2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2022);根据现有调查,北京市平原区共发育隐忧断裂76条,包括黄庄一高丽营断裂、顺义断裂、夏垫断裂、南口一孙河断裂等;地裂缝主要分布在顺义、昌平、怀柔等地区,其中顺义及周边最严重,主要发育顺义地裂缝、高丽营地裂缝、宋庄地裂缝等(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2022)oL2地质灾害20222022年,全市共发生突发地质灾害254起(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等,2022-2022)o按照
2、空间分布,集中发生在房山区、延庆区、门头沟区、密云区等西部、北部山区;按照发生时间,80%发生在象、应急、交通和文旅等部门密切配合,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明骸成效,未造成人员伤亡。2.1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不断完善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认真履行全市地质灾害防治职责(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委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汛分指挥部指挥,统筹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积极履行职责,有效发挥专业技术支撑作用。汛前,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修订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和气象、应急、交通和文旅等部门密切协作,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有关区、镇政
3、府认真履行属地职责,各村(社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扎实工作,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不断完善,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防治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十三五”地质灾害象、应急、交通和文旅等部门密切配合,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明骸成效,未造成人员伤亡。2.1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不断完善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认真履行全市地质灾害防治职责(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委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汛分指挥部指挥,统筹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积极履行职责,有效发挥专业技术支撑作用。汛前,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修订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4、和气象、应急、交通和文旅等部门密切协作,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有关区、镇政府认真履行属地职责,各村(社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扎实工作,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不断完善,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防治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十三五”地质灾害下属的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对2022年主汛期山区道路沿线地质灾害进行的专业分析,得到市领导肯定,并印发全市阅研。3面临的形势与挑战1.1 党委、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2022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
5、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新华社,2022)。2022年7月22日,蔡奇书记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提出“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2022年7月27日,陈吉宁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强化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仅2022年汛期,市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度十多次,并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落实上述要求,需要进一步掌握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底数,科学、客观评价地质灾害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治理措施,切实提高人民生命安全保障能力。3. 2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虽然北京市各级政府及相
6、关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效降低了灾害风险,但受客观地质环境条件限制,加之极端天气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我市2022年发生地质灾害数量首次过百,达到104起,同比显著增加。特别是崩塌灾害,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相当大部分灾害点都不在隐患台账内,预警预报难度极大。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3. 3防治工作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地质灾害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形成机理复杂,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1)调查评价工作程度仍显不足。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分准确度和精度仍不高,不能满足有关部门的需求;尚有相当数量的地质灾害隐患没有查明,每年发生的地
7、质灾害不在台账的比例较高;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的调查精度不够,威胁区范围未确定,尚不能满足规划、专项治理、督察等工作需要。2)监测预警精准度有较大提升空间。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发挥着一线“前哨”的重要作用,多由村干部兼任,专业化水平偏低。受安装条件、信号传输、监测条件等影响,地质灾害监测点网覆盖程度不足,仅不到十分之一的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位安装了监测设备。精准把握成灾规律、精准实施预警预报亟需理论和方法创新,监测预警精准度有较大提升空间。3)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统筹不够。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没有进行工程治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由于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分准确度和精度仍不高,只能以地质灾害隐患
8、点管控为主,地质灾害防治与专项治理、督察、用途管制等工作统筹不够。4)应急响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仍可提升,管理、专业人才储备仍需加强,科学研究水平相对薄弱,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应急监测技术装备集成研发程度有待提高,全民防灾意识、防灾能力不强。4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设想3.1 健全北京市标准制度,提升保障能力印发“十四五”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完成“十四五”北京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修订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完善北京市地质灾害预警管理办法,完成突发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规范突发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运行规程等,实现地质灾害防治有规划、有标准、有规范、有制度、有要求,提高北京地区
9、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4. 2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摸清风险底数继续开展隐患精细调查与评价。完成北京市山区道路沿线崩塌、滑坡灾害隐患1: 10000精细调查与评价工作,对直接威胁人身安全的人口聚集区、对重点地面沉降区开展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继续开展北京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综合运用已有工作基础和成果资料,摸清全市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人口聚集区灾害抵御能力,提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对策建议。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基于地质灾害机理与地质条件,运用多时序合成孔径雷达监测和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多平台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进行地质隐患早期
10、识别、地面验证及风险评价,提升地质灾害风险管控能力。4. 3完善人防技防预警体系,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精度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精度。在市、区两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重点防范对象和重大建设工程的监测预警,加密预警频次,提升预警精准度和时效性,及时发布具体到镇、村、山区公路路段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以便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节约行政、社会成本。提升群测群防签测预警能力。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持续提升群测群防管理和技术水平,加强群测群防员遴选,配备简易、标准化技术设备,提高群测群防专业化、信息化程度,强化年度专业培训,提高观测、识灾、处置、自救、互救等能力,健全完
11、善4. 2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摸清风险底数继续开展隐患精细调查与评价。完成北京市山区道路沿线崩塌、滑坡灾害隐患1: 10000精细调查与评价工作,对直接威胁人身安全的人口聚集区、对重点地面沉降区开展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继续开展北京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综合运用已有工作基础和成果资料,摸清全市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人口聚集区灾害抵御能力,提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对策建议。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基于地质灾害机理与地质条件,运用多时序合成孔径雷达监测和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多平台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进行地质隐患早期识别、地面验证及风险评价,提
12、升地质灾害风险管控能力。4. 3完善人防技防预警体系,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精度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精度。在市、区两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重点防范对象和重大建设工程的监测预警,加密预警频次,提升预警精准度和时效性,及时发布具体到镇、村、山区公路路段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以便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节约行政、社会成本。提升群测群防签测预警能力。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持续提升群测群防管理和技术水平,加强群测群防员遴选,配备简易、标准化技术设备,提高群测群防专业化、信息化程度,强化年度专业培训,提高观测、识灾、处置、自救、互救等能力,健全完善4. 2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
13、评价,摸清风险底数继续开展隐患精细调查与评价。完成北京市山区道路沿线崩塌、滑坡灾害隐患1: 10000精细调查与评价工作,对直接威胁人身安全的人口聚集区、对重点地面沉降区开展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继续开展北京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综合运用已有工作基础和成果资料,摸清全市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人口聚集区灾害抵御能力,提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对策建议。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基于地质灾害机理与地质条件,运用多时序合成孔径雷达监测和高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多平台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进行地质隐患早期识别、地面验证及风险评价,提升地质灾害风险管控能力。4. 3完善人防技防预警体系,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精度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精度。在市、区两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重点防范对象和重大建设工程的监测预警,加密预警频次,提升预警精准度和时效性,及时发布具体到镇、村、山区公路路段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以便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节约行政、社会成本。提升群测群防签测预警能力。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持续提升群测群防管理和技术水平,加强群测群防员遴选,配备简易、标准化技术设备,提高群测群防专业化、信息化程度,强化年度专业培训,提高观测、识灾、处置、自救、互救等能力,健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