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要求、考核评价指标、标志性成果标准.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86697 上传时间:2024-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要求、考核评价指标、标志性成果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要求、考核评价指标、标志性成果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要求、考核评价指标、标志性成果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要求、考核评价指标、标志性成果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要求、考核评价指标、标志性成果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要求、考核评价指标、标志性成果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要求、考核评价指标、标志性成果标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省实验室建设要求一、明确目标定位。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以打造国家级重大科创平台为目标,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战略需求,形成产出引领性原始创新成果、解决事关国家重大战略的科学问题、支撑我省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能力,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平台型、开放型、枢纽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二、强化主体责任。举办单位和依托单位承担主管责任,定期研究实验室建设,加强班子配备管理,加大自筹经费投入,对实验室领导班子开展考核,支撑实验室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省实验室履行建设主体责任,在建设领导小组(管委会、理事会)领导下依章程管理,充分发挥管委会、学术委员

2、会或理事会作用,完善管理制度、高效管理运行、规范资金管理、强化多元投入。三聚焦重点领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依托重点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和国家学科评估A+或ESI全球前1%0学科的高等院校,整合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推进高能级科创平牵动的教育科技教人才融合贯通。坚持“小切口、大突破”,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围绕自身优势和特点,聚焦主攻方向,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形成“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尖”的战略竞争优势。四、汇集人才团队。汇聚由顶尖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组成的科技人才团队,以及博士后与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高水

3、平科研队伍。省实验室应结合研究领域、建设阶段,积极引进培育国内外一流人才团队,打造与科研任务相匹配的人才团队,形成全职、全时为主,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科研队伍,为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提供人才保障。五夯实科研条件。围绕实验室核心研究领域加快形成支撑科研工作的基础条件,以重大任务实施、重大平台建设为牵引,谋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形成支撑科研人才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和产业创新的一流科研平台。六、承担战略任务。紧盯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部署,以项目实施为牵引,联合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任务,承接省委、省政府交办的重大科研任务,开展目标导向的有组织科研攻关。七、加大多元

4、投入。建立以依托单位为主体,省市县联动、多部门间协同的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部门项目支持,吸引社会尤其是优势企业资本共同出资的多元化投入,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通过产学研合作、吸引基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反哺等持续获得社会资本支持。八科学评价机制。举办单位和依托单位对实验室领导班子开展考核,强化工作管理。实验室落实“不唯论文、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奖项的科技评价制度改革,构建符合科研规律、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活力的科学管理考核机制。九形成标志成果。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超前布局,以取得原创性、标志性、引领性成果为导向,按照短期、中期、长期分阶段提出实验室建设和研究的目标任务,形成与实验室发展阶

5、段相适应的标志性原创成果。实验室建设5年内,形成若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以应用为导向开展科研攻关;10年内,取得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十、打造创新生态。充分发挥“1+N”模式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主攻的工作合力,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形成人才引进培育激励、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研设施共建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开放式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要求一、明确目标定位。以培育我省战略科技力量为目标,创新中心在批复后5年内,基本建成能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吸引领军型创新人才、

6、策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大技术创新平台,支撑重点产业集群跨越发展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二聚焦重点领域。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三大科创高地重大战略领域择优主动布局。坚持产业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以重大任务为牵引,聚焦主攻方向开展有组织的科技攻关,形成“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尖”的战略竞争优势,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三、依托优势单位。主要依托创新能力突出的领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有优势、有条件的创新资源共同建设。支持已建设国家和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省级以上创新载体的单位参与组建。四完善组织架构。采用强核心、多基地、网络化的组

7、织架构。创新中心主体为强核心,选择有条件的优质创新资源在国家和省级高新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等建设多个基地,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形成网络化的协同创新格局。五、实行多元投入。依托建设单位承担主要投入责任,采取多元化投入的方式,吸引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金融与社会资本等共同投入建设。收入来源包括竞争性课题、市场化技术服务收入以及财政资金补助等,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技术与资本、研发与市场紧密融合,逐步实现自我运营,技术服务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六汇聚顶尖人才。汇聚由全球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以及博士后与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高水平技术创新队伍。省

8、技术创新中心应结合建设需求,积极引进培育国内外一流人才团队,打造与科研任务相匹配的人才团队,形成全职、全时为主,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科研队伍,为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提供人才保障。七、承担战略任务。以项目为牵引,联合国内外创新资源,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等多种方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批复创建后5年内,承接省委、省政府交办的重大科研任务,承担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八、形成标志性成果。在重点产业集群、标志性产业链和细分关键技术领域攻克“卡脖子”技术,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形成进口替代能力。在战略必争领域和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前布局可引发产业变革、开创新兴产业的前沿技术攻

9、关,在若干细分领域率先从跟跑并跑成为领跑。九建立科学评价机制。落实“不唯论文、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奖项”的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在创新中心建设运行、人才引育、平台搭建、项目实施等方面,探索建立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科学评价机制。十、打造创新生态。通过已有平台功能扩充或新建方式,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集人才引育、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创业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强化平台共同、技术共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形成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省实验室考核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值一、主体责任举办单位和依托单位承担主管责任,定期研究实验

10、室建设,加强班子配备管理,加大自筹经费投入,对实验室领导班子开展考核,支撑实验室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省实验室履行建设主体责任,在领导小组(管委会、理事会)领导下依章程管理,充分发挥管委会、学术委员会或理事会作用,完善管理制度、高效管理运行、规范资金管理、强化多元投入,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10二、教科人融合推进高能级科创平牵动的教育科技教人才融合贯通,管理体制一体贯通、人才团队一体引育、运行机制一体协同、平台设施一体建设、资源投入一体配置、产学研用一体融合等情况。15三、主攻方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或支撑构建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按照“小切口、大突破”的要求,聚焦主攻方向,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开展有组织

11、的科研攻关,形成“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尖”的战略竞争优势。10四、创新团队聚焦主攻方向引进一流人才团队、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实验室主任和首席科学家等核心科研人员在平台全时开展工作,以及组织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开展协同攻关情况,硕/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科研队伍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及取得成效。10五、科研条件聚焦主攻方向谋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科研条件,推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科研设备和设施为企业提供服务。与高校和其他省实验室联合建设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共享科研仪器设备情况及取得的进展、成效。5六、战略任务聚焦主攻方向牵头或参与承担和实施国家、省级科研任务,突出项目实施质量、成果转化应

12、用和支撑产业发展情况。高质量编制重大项目榜单,完善重大项目全流程管理和项目实施及取得标志性成果情况。10七、多元投入实验室建设运行资金保障和自筹经费到位情况,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提供技术性服务等方式,争取企业资金投入,转让或转化科研成果,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0八、科研成果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制定标准、获得科技奖励和转化应用科技成果、解决行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情况,重点考察实验室全职或全时科研人员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以实验室为主开展合作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15九、支撑产业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孵化、领办、创办企业及市场估值等情

13、况。10十、创新生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展科研合作等。突出实验室与企业、国内外科研机构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等情况。实验室的社会影响力、业内公认度、企业服务能力和产业带动能力。5说明:85分及以上为五星、75-85分(不含85)为四星、65-75分(不含75)为三星。省技术创新中心考核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值一、资金投入创新中心建设运行资金保障和自筹经费到位情况,资金使用规范性,突出配套资金到位、资金使用规范合理。关注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情况,提高成果转化收入、技术性服务收入,接受委托项目研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0二、运营管理完善组织架构和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独立法人

14、主体作用,发挥管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突出建设运行的规范化管理情况,创新中心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依法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情况。5三、平台搭建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平台搭建、科研设备采购及使用情况,包括研发场地面积和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等情况。突出大型科研仪器购置和独立科研场地、科研平台建设情况,依托科研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以及未来实验室推进情况。15四、技术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情况。主要包括开展技术攻关获得的科研成果,如科技奖励、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制定标准和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突出创新中心全职或全时科研人员取得的科研成果及以创新中心建设主体为主开展合作研究取得的科研

15、成果。15五、战略任务承担和实施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研任务、重大项目情况。重点关注目标完成情况,突出承担项目层级、科研项目质量、科研任务与创新中心主攻方向、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情况,开展国家、省级重大战略任务情况及取得的进展、成效。高质量编制重大项目榜单,完善重大项目全流程管理。10六、标志性成果按照建设方案计划,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形成进口替代能力等重大标志性成果产出情况。突出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在若干领域率先实现领跑,重点关注技术成果指标的创新性、先进性及突破性等。20七、创新团队全球顶尖和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集聚情况。重点考察科研队伍建设、引进集聚高层次人才、青年骨干人才

16、及研究生培育、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等情况。15八、创新生态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主要包括紧密合作关系企业数量、技术服务收入、衍生孵化企业数量、技术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科学普及科研诚信等情况。突出创新中心在研究领域的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业内公认度、产业引领带动能力及相关企业服务能力。10说明:85分以上为五星,7085分为四星,6070分为三星。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标志性成果标准一、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融合、产学研用一体推进,整合科技创新力量,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有力支撑“双一流196工程”,深度参与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