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8716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城市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和建议20世纪英国著名城市学家,“花园城市”之父,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写道:“一座城市就像一棵花、一株草或一个动物,它应该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保持统一、和谐、完整。而且发展的结果决不应该损害统一,而要使之更完美;决不应该损害和谐,而要使之更协调;早期结构上的完整性应该融合在以后建设得更完整的结构之中”。同样,在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观中,人们对居住需要也有着朴素而丰富的阐述,如“安其居,乐其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诗人、哲学家们的思想火花无不映衬出古代的中国居民对居

2、住环境质量的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立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生活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也是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目标和理想。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污染的加剧和人地关系的恶化,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生态宜居城市?生态的概念,查阅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有关的定义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 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

3、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居住。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的不断提升、功能布局的调整定位以及“牡丹故里康养*”特色旅游品牌的不断推进,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作为全市12个县级行政区域之一,城市规划、建

4、设、管理的历史欠帐和“制约因素”较多,特别是地理区位、经济总量受到制约。这一切,决定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从我县的基本情况和现状入手,找准切入点、突破瓶颈,攻坚克难,步步为营,扎实推进。一、*创建生态宜居城市的独特优势一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昌达。*是全国“书画之乡”和“铜管乐之乡”,更是经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境内拥有世界最大古城堡鹤游坪、东汉岩墓、摩岩石刻等文物古迹,有明朝天官夏邦谟、抗倭英雄胡帛、清代八大才子之一李惺、近代著名化学家任鸿隽、现代数学家董泽清、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才兴等300多位杰出人物。二是生态环境优美,田园风光秀丽

5、。*森林覆盖率达33. 9%,城区绿化率达38. 2%o “山水牡丹”享誉国内,自然资源与人文风景交相辉映。“牡丹红、菜花黄、柚花香”成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独特资源。随着宝鼎天堂、卧龙盐浴等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正成为#近郊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理想之地。三是农耕条件优越,自然物产丰富。*地肥沃、物产富饶,素有“巴国粮仓”、“丝绸之乡”、“丹皮之乡”的美称,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长江中上游优质水果基地县。中国四大名袖之一的“*白柚”久负盛名,绿色食品“*酱瓜”、“*塞头”风味独特,倍受青睐。“*角雕”工艺品独具神韵,有着重要的收藏价值。矿藏资源独特,天然气、盐卤资源得天独厚

6、,闻名遐尔。大天池、卧龙河两大气田年采输气20多亿立方米以上,具有发展天然气化工工业的资源条件,煤炭、铁矿、岩盐、石灰石、石膏、石英砂、高岭土等矿产资源丰富,均有良好的开发价值。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主城区规划建设落后。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落后,各项配套设施建设仍不完善,中心城市功能不突出。近几年,虽然已对城市道路进行逐步改造,建设明月大道、长安大道、文毕大道、东方大道、三合大道、玉鼎大道等多条道路,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落后,生活垃圾堆积区域混于居民居住地附近,可供市民悠闲娱乐场所较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居民居住用地混杂,新区开发进度不快,旧城改造缓慢,建筑秩序混乱

7、,目前虽已建成碧桂园、尚品今典、中央华府、牡丹城等中高档居住区,但物业管理滞后,环境质量仍不尽如2/Qj、o二是经济实力薄弱,居民素质较低。由于所处区位和发展的基础不同,主要经济指标无法与主城区、渝西发达区县和同为库区的涪陵、万州、长寿相比。据最新出炉的#38个区县2017年GDP排行,*GDP122.82亿元,排行23名,在全市靠后,财政和居民收入不足。同时 市政基础配套设施滞后,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弘扬城市文化力度不够,市民综合素质偏低,房价高,医疗贵,养老条件较差,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县城空间无序、景观缺乏。如陈家街两侧旧房、危房遍布,排污能力相当差,县城整体形象有待改善。

8、*县依山傍水,但县城“临水难见水”、“靠山难近山”现象突出。建筑密度高,为城市居民生活配套的公园、广场、停车场、社区服务设施等相对不足。县城缺乏步行商业街、市民广场等提高生活品质的公共开敞空间。三、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对策及建议现代城市生态规划是传统环境规划的发展,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它研究问题的切入点不是环境污染本身,而是在整体上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拟定规划方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生态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中,生态宜居城市的指标包括: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利、公共安全等六个方面。因此,生态宜居城市规划与建设要从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出发,它不仅

9、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根据以上现状,加快*县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蓝天碧水是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志,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求得的经济发展无疑是得不偿失的。环境质量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环节,控制城市环境污染源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根本,建造生态城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尽量减少城市污染,而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交通、农业和生活四方面的污染。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工厂必须实现清洁化生产,污水、废水和噪声只有达标后才允许排放,垃圾必须经处理后安全送出城市,对那些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企业应毫不留情的加以关闭。同时,产业

10、发展规划首先应考虑生态环保的要求;招商引资务必引进低碳环保的项目,必要时可给予财税、土地等优惠政策;日常生活大力推广各部门各单位全方面的节能减排工作,全面降低能耗,导入低碳生活方式和理念。(二)做好城市自然环境的保护,搞好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城市周围的山水和城区组成了统一的生态系统。我国的一些生态园林城市都得益于其周围美丽的自然环境,如南京有浓荫覆盖的紫金山,杭州有水光微涮的西湖,厦门和大连有碧波万倾的海滨等。因此自然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务必加强水、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促进各类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着重强化县城内桂溪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通过小流域治理、河道疏浚清理等手段,提高河道水体

11、质量,全面改善水环境。*县地处华釜山脉东部,东西部山岭耸峙,中部高滩河纵惯县境,溪河、小沟冲、平坝镶嵌其中,自然环境基础可谓依山傍水,得天独厚。因此,可以凭借现有的山环水绕的地域特色,充分利用良好的内部水环境,组织防护绿地与景观绿带,渗透城市内部形成滨河绿廊,并充分利用周围山体,结合地形特点,形成“山水融城”的生态宜居城市模式。形成高品位、山水相依的生态园林城区。()优化县域总体规划,全面提升城市形象规划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建设和未来的发展。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时,应该注意强化城市功能性设施的配套建设,优化道路、管网、公交路线。特别要重视绿化、美化环境,增加绿地、公园、公厕、停车场、分类垃圾厂、文化

12、体育等公共设施。同时,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停乱靠等顽疾要出重拳整治,力求体现*固有的自然山水与文化特色,凸显山水格局,还市民一个整洁清爽的环境。同时,在全县建立科学合理、权责利统一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理顺县、镇乡(街道)、村社管理的职能职责,充分整合资源,发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作用。此外,要激发城市的创新功能,搞好户籍改革,培养、选拔和引进多层次的人才,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总之,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坚持绿色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持之以恒,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生态宜居城市的美好蓝图必将一步步变成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