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10038中国文化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410038中国文化概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文化概论IntroductiontoChineseCu1ture课程代码:27410038学分:2学时:32(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中国文学的基础课,基本地理历史知识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开课学院:文学院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所专门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将以学生一般熟悉了解中国文化的常识,引导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理论,深入掌握各种主要文化现象的特点,提高对文化现象的自主分析判断能力,准确地认识文化的历史状况和当前的
2、国情。课程任务:中国文化概论主要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机制、表现形式、总体特征和历史发展,以专题的形式,横向展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旨在提高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增进中国文化知识的储备。开始培养看待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一种更宽阔的眼光和意识,为学习掌握好本专业的各门基础专业课打开一扇窗口。(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知识课程目标2:提高对中国文化现象认识、分析和判断能力课程目标3: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培养开阔的世界眼光,深刻理解文化强国的重要性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章撰写)绪论(一)课程内容一、文化的涵义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三、文化的功能(略讲)四、中国文化与
3、中国传统文化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二)教学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国文化的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以及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化的基本概念2 .难点对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认识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课程内容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地形、地貌、气候;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二)教学要求掌握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地形、地貌、气候;理解中国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三)重点与难点3 .重点理解中国
4、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4 .难点理解中国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一)课程内容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原因。(二)教学要求理解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掌握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理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原因。(三)重点与难点(若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1 .重点掌握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理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原因。2 .难点理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原因。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一)课程内容:宗法制度
5、的产生与确立,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二)教学要求理解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掌握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理解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之间的关系,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三)重点与难点(若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1 .重点掌握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理解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之间的关系,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 .难点理解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之间的关系,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课程内容中国文化的发生,殷商时期:从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
6、: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隋唐:隆盛时代,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明清:沉暮与开新。(二)教学要求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的时段,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不同时代的精神特征,理解这种文化发展背后的原因和背景。(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的时段,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不同时代的精神特征,理解这种文化发展背后的原因和背景。2 .难点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不同时代的精神特征,理解这种文化发展背后的原因和背景。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课程内容多民族文
7、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融的有关情况,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曾对亚欧各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二)教学要求理解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融的有关情况,理解中华文化曾对亚欧各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三)重点与难点(若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3 .重点理解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融的有关情况,理解中华文化曾对亚欧各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4 .难点中华文化曾对亚欧各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第六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课程内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及其特点,中西科技的不同,近代科学的基础及核心精神。U)教学要求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的区别,近代科学的基础及核心精神是什么。(三)重点与难
8、点1 .重点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的区别,近代科学的基础及核心精神是什么。2 .难点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的区别,近代科学的基础及核心精神是什么。借此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态度。第七章中国古代教育(一)课程内容中国古代教育的情况及教育思想的特色,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重视教育的情况及教育思想的特色,理解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深刻领会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古代教学思想2 .难点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第八章中国古代艺术(-)课程内容我国古代各门艺术建筑、书法、绘画、戏曲等的发展历程及其精华,从文化角度把握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二)教学要求通
9、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各门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文化角度把握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达到熟悉并热爱古典艺术之目的。(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建筑、书法、绘画、戏曲的历史沿革、基本类型和美学原则(2)中国古代艺术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2 .难点(1)原始彩陶与青铜纹饰的艺术法则(2)中国雕塑和绘画的特色(3)中国音乐的独特体系(4)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和虚拟化第九章中国古代史学(-)课程内容中国古代史学成果(典籍及各种作品)及其特点的介绍,了解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秀成果,史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二)教学要求通过对中国古代史学成果(典籍及各种作品)及其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史学
10、的优秀成果,体会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初步的浏览史籍的习惯和能力。()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古代史籍的种类、特点,各种体裁的史学都形成一个从古代到清朝的系列。中国史学的核心精神。2 .难点中国古代史籍的种类极其特点。史籍浩如烟海,本课的核心在于抓住要害,简洁地勾勒出不同体裁史学著作的特点。第十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课程内容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史学成果(典籍及各种作品)及其特点的介绍,了解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秀成果,(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借鉴和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美德。加强德性修养,充实自我心性。(三)
11、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十大传统美德2 .难点当今的道德建设中如何批判的借鉴传统伦理道德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课程内容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发展过程、基本教义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在中国的传播,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二)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发展过程。了解和掌握中国道教发展过程、基本教义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了解和掌握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在中国的传播,深刻认识中国化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1)道教的创立及其发展,道教的基本教义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佛教的东传,基本教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 .难点(1)道教的形成、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佛教的
12、基本教义,佛教为什么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一)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各派哲学及其思维成果,儒、道、释诸家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基本趋向及其精华,古代哲人的思想智慧,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二)教学要求学习中国古代各派哲学及其思维成果,了解儒、道、释诸家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基本趋向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古代哲人的思想智慧,注意吸取时至今日仍然有用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1)(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资源(2)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传统(3)儒、道、释诸家的主要观点2 .难点(1)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的思想及方法(2)儒、道。释诸家的宇宙观念、
13、人生境界及争辩(3)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4)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影响和借鉴、改造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系统(一)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价值系统,中国文化的特征、实质,传统文化精神与价值观的精华。(二)教学要求总结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价值系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文化的特征、实质,注意吸收传统文化精神与价值观的精华。(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系统2 .难点天人合一、中和、理欲之辨三、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章(按序填写)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课堂教学实验上机课程实践小计导论2OOO2讲授法课程目标1弟一早2OOO2讲授法课
14、程目标1、2、3第二章1OOO1讲授法课程目标1、2、3弟二早2OOO2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课程目标1、2、3第四章4OOO4讲授法课程目标1、2、3第五章2OOO2讲授法课程目标1、2、3第六章22讲授法课程目标1、2、3第七章22讲授法课程目标1、2、3第八章33讲授法课程目标1、2、3第九章22讲授法课程目标1、2、3第十章22讲授法课程目标1、2、3第十一章33讲授法课程目标1、2、3第十二章33讲授法课程目标1、2、3第十三章22讲授法课程目标1、2、3合计32OOO32讲授法课程目标1、2、3四、课程考核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平时考勤与提问按时到课,积极回答问题和讨论40%期末论文作业2000字以上论文60%五、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著商务印书馆1994年(2)中国文化史概要(谭家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一1997年(3)中国文化概论李中华著中国文化书院出版1987年(4)中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