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暨学习型社会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暨学习型社会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在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暨学习型社会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了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教育强国,教育部于近期发布了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在文件中“高校”出现频次多达15次,可见高校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关键作用和重要地位。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加大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力度,大力推动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改革创新,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文件既明晰了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
2、又提出了支持保障政策和评价考核要求,是推动大学践行构建学习型社会重要使命的行动指南。下面,我讲几点体会。第一,引领价值导向,营造学习型社会氛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中的“三纲领”道出了学习的真谛一一弃旧图新、弘扬美德、完善自我,而文中“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强调了修己是实现家国情怀的前提,说明自我学习完善与家国繁盛的一致性。这里的“大学”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大学之道”却应成为各高校办学的最高宗旨,要让所有的大学生乃至社会公民都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才能成就人生理想,才能担负起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时代重任。大学要从中华
3、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续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围绕教师、学生及其辐射人群,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导航引领作用。首先,大学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科研、教学的专业成长道路上不断精进,以身示范,为人师表,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时代的典范。其次,大学要加强学风建设,通过学风主题教育、先进典型示范、举办读书文化节系列活动等,打造沉浸式学习情境,建设书香校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寻珍纳新,以知促行。再次,大学要鼓励广大师生带动家人、辐射所在社区,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在工作、生活、文化等领域的学习兴趣,
4、推动大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不断学习中实现增长才干、提升修为、丰富内心,从而更好地充实自我、建设美好家庭、承担家国使命。第二,坚持育人为本,打造学习型组织体系大学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大学承载着学生价值塑造、知识传承、能力培养的功能和责任,是每个人学习生涯中最关键、最美好的一个阶段。与此同时,大学涵盖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类型,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优质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机构之一,是党和国家的人才摇篮。因此,大学要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打造全员支持、资源集聚、持续完善的学习型组织体系,营造便于学习、高效学习、享受学习的育人环境。首先,要凝聚共识,形
5、成统一的学习型组织愿景。大学的学习型组织是以促进人的全面长远发展为目标,通过打造符合大学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与需求的实体和虚拟学习空间,形成融通开放的学习模式,从而使学习者获得高效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要统筹资源,搭建不限时空的学习支持系统。系统主要涵盖权责分明的教学管理服务、优质丰富的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服务、个性化全过程的学习指导服务,以及与功能匹配的软硬件设施。系统的实现需要学校多部门协同、校院两级联动,基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为莘莘学子的梦想和未来保驾护航。再次,要激发动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借鉴“学分银行”试点的经验,深度探索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学分认定、积累及
6、转换,鼓励学生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综合素养,增强创新能力。最后,要聚合团队,形成学习生态圈。学习兴趣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学习者可组建学习团队,通过组织专题学习、论坛研讨、知识竞赛、技能比拼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共享学习资源,彼此激励鞭策,碰撞交流多元化的观点,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建立个体与团队双赢的良性学习生态。第三,驱动科研创新,强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大学发展之基是科研创新。科研创新既是攸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支撑,也是提升大众需求体验,影响人民福祉的重要法宝。作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大学要自觉将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作为科技攻关方向,主动谋划布局,充分发挥人才
7、优势,大力推进原创研究。科研创新是推动人类学习进步的助力器,也是生成新的学习内容的发动机,而产学研合作是推进科研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大学科学研究与产业领域的广泛对接,深化产学研合作融合,推动高校和企业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以及产业转型的协同创新发展。其一,大学要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企业前沿性战略性研究需求,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健全合作项目组织管理体系,提供研究和管理人员、研究环境和条件等支持保障,激励研究人员勇闯科研创新“无人区”,推动形成可推广应用的科研成果。其二,大学要定期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开展企业实践和技术培训学习,紧跟行业最新进展,并鼓励教师将其及时引入教学过程,优化教学内容
8、,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其三,大学和企业要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发挥人才培养合力。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科教协同、理实结合等方式完善育人体系,有机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深入贯通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大学要统筹科研、师资、场所等资源,根据社会单位的需求,主动承接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及培训工作,助力企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第四,强化数字赋能,建立智慧学习管理平台大学动力之源是数字赋能。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数字化变革时代,尤其是ChatGPT等人工智能应用进入教育领域后,“学习革命”已然发生,学习场景不再局限于学习者所
9、在的学校,学习资源不再是学校统一安排的课程,甚至教师可能也不再仅是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虚拟仿真教育场景、海量线上课程、AI教师等既对传统教育方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驱动大学重塑育人方式,从而实现内涵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作为教育数字化改革的先锋,大学要迅速响应学习型社会建设需求,在共建共享学习资源、革新学习评价、提升数字素养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校级智慧学习管理平台。一是要针对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的不同特点,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材建设,针对性地培育社会服务型教学团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面对社会民众适当开放图书馆以及实
10、验实训场地,并依托平台实现线上管理,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二是要通过数据驱动优化学习评价范式。在学习者完成阶段性学习任务之后,平台主动评估学习状态,进行查漏补缺,与此同时全程记录学习数据和学习成果。通过强化自我评价和过程评价,激活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动力。三是要通过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丰富数字教育培训资源内容、开展数字素养相关的教育活动等,提升学习者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水平,培养具有数字思维和终身学习意识的数字公民。同志们,大学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中坚力量,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大力推进资源开放化、管理数字化、学习个性化,实现让改革成果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惠及社会民众,满足人民的全面发展需求,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