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健康相关行为.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06160 上传时间:2024-11-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健康相关行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章 健康相关行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章 健康相关行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章 健康相关行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章 健康相关行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健康相关行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健康相关行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健康相关行为一、行为概述1.行为的概念:行为(behavior)是有机体在内外界环境刺激下为适应环境所产生的反应,包括外显活动和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2.Stimu1ation刺激Organization有机体Reaction行为反应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可间接了解其内隐行为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M;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内外环境刺激;kI行为能动反应外显行为内隐行为人类行为的基本要素a)行为主体:人。b)行为客体: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c)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d)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行为客体时所应用的工具或使用的方式方法。e)行为结果:行为对行为主体所致的影响。4.行为

2、的特征a)人的行为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b)人类行为的生物性以生理形态和功能作为基础和前提、行为表现特征与遗传有关、人具有本能行为c)人类行为的社会性:社会环境(包括各种文化形态和各种关系)将塑造、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社会行为包括社会生活基本技能,职业技能,社会角色行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娱乐行为等;健康教育就是通过社会化,使每个社会成员养成有益于自身、他人和社会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5.6.7.人类行为的目的性:人绝大多数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类行为的目的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人的行为的可塑性及可控制性:a)行为的可塑性特点是实施培养的前提b)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抓住人们社会化的关键期

3、进行教育训练,帮助人们改变不良行为,培养健康文明的行为人的行为的差异性a)行为差异性原因:遗传素质不同;个体心理特征的不同;外部环境条件的不同b)健康教育的实施必须因人而异,因势利导8 .人的行为的适应性a)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适应,而是主动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通过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以满足环境的要求和自身的需要b)行为的适应是指个体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9 .人类行为的适应形式a)反射:与本能行为相关,如觅食行为、自我防御行为b)自我控制:减少惩罚性后果的发生概率和频率c)调适:协调矛盾、解决冲突d)顺应:以适应客观环境变化e)应对:决定是否或如何做某件事情f)应激:对

4、紧张刺激的非特异性的适应性反应10 .人的行为的发展性a)人的行为是一个连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b)行为发展是指个体在其生命周期中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1 .行为发展的特点a)个体认识活动的深刻化和复杂化b)个体行为日臻完善i. 行为逐渐建立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基础上ii. 对事物的兴趣、情感、需要趋向成熟iii. 个体参与对环境改造的活动iv. 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交往c)个体行为发展的连续性d)个体行为发展的阶段性e)个体行为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差异、不均衡性行为发展的4个阶段1213 .健康教育的意义a)行为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连续性为改善服务对象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提供了可能性b)行为

5、发展的不平衡性则提示要帮助服务对象形成有益健康的行为就必须注意利用与该行为有关的关键发展阶段。14 .行为的分类a)根据行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分类b)根据行为是否符合常模分类:正常、偏差c)根据行为是否需要训练分类:反应、操作d)根据对行为的理解分类:狭义、广义二、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1 .影响人行为的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a)德国心理学家Kurt1ewin(库尔特勒温):人类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F(P*E)2 .自身因素a)包括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喜、怒、忧、惊、恐,等)意志过程(有意识地确定目标,克服困难,

6、调节行为等)心理现象心格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等)个性(人格)I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b)3 .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a)需要、动机与健康相关行为。健康教育活动应该激发对象的健康需要,这是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b)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获得和利用信息的全部过程和活动c)态度:态度(attitude)是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接近或背离、拥护或反对的心理和行为的反应倾向,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d)情感:情绪和情感具有特殊的主观体验、显著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情,是综合性的心理过程。在情感和情绪-认知-行为的相互作用中,情感和情绪可以是

7、认知发展的契机e)意志:意志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意志过程包括决定阶段和执行阶段,最主要的意志品质包括了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4 .态度的结构a)认知成分:反映个人对对象的赞同或不赞同、相信或不相信b)情感成分:反映个人对对象的喜欢或不喜欢c)意向成份:反映个人对对象的行动意图、行动准备状态5 .态度的功能a)认知功能:对解释世界和加工新信息提供现成的基础。b)适应功能:促使行为指向于为达到目的服务的客体。c)表达评价功能:自我调节,使主体摆脱内部紧张并表现出个性。d)自卫功能:促使内部心理冲突得到解决6 .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a)服从阶段:只是表面

8、上转变了自己看法和态度,在这一阶段往往是被迫表现出顺从行为,其实并不心甘情愿。b)同化阶段: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知识、信念、行为等,使自己的态度自觉自愿地顺从他人。c)内化阶段滇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和接受他人的观点、知识、信念彻底地转变态度,成为内在的行为倾向行为。7 .环境因素a)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生活和行为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生物环境、地下资源环境等对行为的影响体现在: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体现在相应的风俗习惯;与人类行为有关的可得资源;居民的性格特点b)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1. 经济发展对行为的影响:积极作用:经济发展能改变人们的生活行为,提高生

9、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消极作用:四大偏离行为c)社会制度对行为的影响i. 分配制度影响人的行为及健康ii. 社会制度对卫生政策的导向作用影响人的行为及健康iii. 社会制度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影响d)社会人口对行为的影响i. 人口密度过大对行为的影响ii. 人口构成不同对行为的影响iii. 人口流动e)社会文化对行为的影响i. 思想意识ii. 法规iii. 道德舆论iv. 宗教V.风俗vi.教育f)社会关系对行为的影响i. 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对行为的影响1 .社会支持(socia1support)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中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2 .社会支持对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

10、社会网络和社会凝聚力三个方面。3 .融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也是获得社会支持的基础4 .完善的社会网络,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均可促使人们采取健康的行为或完成行为的转变ii. 家庭对行为的影响1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家庭聚集现象”、模仿)2 .行为前件:可以引发某种行为的提示事件3 .行为后件:紧接行为反应之后发生的,对该行为重复发生的频率或趋势发生影响的事件三、健康相关行为1 .行为与健康的关系a)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密切b)改变行为将改变健康2,健康相关行为(hea1th-re1atedbehavior)a)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b)分类:i,

11、促进健康的行为:指个体或团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ii, 危害健康的行为:指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即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3 .促进健康行为的6大基本特征a)有利性:行为表现有益于自己、他人和全社会的健康b)规律性:行为表现规律有恒,不是偶然行为c)和谐性:个体行为表现出个性,又能根据整体环境调整自身行为使之与其所处的环境和谐d)一致性:个体外显行为与其内在的心理情绪一致,无矛盾e)适宜性:行为强度能理性地控制且有利于健康f)行为动力定型:一些经常重复的健康行为已成惯性,无需投入多少精力就能较好地完成4,促进健康行为的分类a)日常健康行为b)预警行为c)

12、合理利用卫生服务:又称保健行为d)避开环境危害行为e)戒除不良嗜好5 .危害健康行为的7大基本特征a)危害性:行为对人、对己、对社会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明显或潜在的危害作用b)潜伏期长:行为形成以后,一般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对健康产生影响C)特异性差:表现为一种行为与多种疾病和健康有关,而一种疾病或健康又与多种行为有关d)协同作用强:各因素之间能协同作用、互相加强e)变异性大:行为对健康的危害大小、发生时间早晚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f)广泛存在: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g)习得性:危害健康的行为都是个体在后天的生活经历中学会的,故又称“自我制造的危险因素”6 .危害健康行为的分类a)不良生活方

13、式与习惯b)致病性行为模式i. A型行为模式(TABP):一种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核心、行为表现为:不耐烦和敌意ii. C型行为模式(TCBP):一种与肿瘤的发生有关,核心行为表现就是情绪好压抑,性格好自我克制c)不良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不利于健康的行为d)违规行为四、健康教育与行为改变1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b) a)知信行模式(KABP或KAP模式)c) KAP模式认为行为改变有二个关键步骤i. 确定信念ii. 改变态度d) KAP模式的局限性i. 缺少对对象需求/需要、行为条件和行为场景的考虑ii. 知识(信息)是行为改变的必要条件,但

14、知识与信息不一定能直接导致行为的改变iii. 实际工作中难以指导对对象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2 .健康信念模式(thehea1thbe1iefmode1,HBM)a)最有名的、使用最为广泛的个体行为改变理论b)强调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C)基本内容:对疾病威胁的认知(感知疾病的威胁);对健康行为益处和障碍的认知;自我效能3.保护动机理论(Prc)tectiOnmC)tivationtheory,PMT)a)通过认知调节过程的威胁评估和应对评估,解释行为改变的过程个人认知行动同Ife4.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a)理性行为理论:行为意向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

15、素b)行为意向(意图)由两个基本因素所决定:i. 个体对行为的态度ii. 主观行为规范c)计划行为理论(TPB):Ajzen于1985年在理性行为理论基础上增加一个感知行为控制因素,从而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由3个因素来决定:1/2同理性行为理论,3为感知行为控制5 .社会认知理论(Socia1cognitivetheory,SCT)a)源于社会学习理论。b)重点放在个体信念方面。c)主要观点: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并不是简单地接受刺激,而是把外界刺激组织成简要的、有意义的形式,并把已有的经验运用于要加以解释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才决定行为方式。d)个体的行为是由认知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三者交互作用决定e)主要内容:i. 交互作用(环境行为个人三者互相交互作用)ii. 观察学习1 .要引起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