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办高校“以美立德”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0773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民办高校“以美立德”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时代民办高校“以美立德”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时代民办高校“以美立德”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时代民办高校“以美立德”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时代民办高校“以美立德”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时代民办高校“以美立德”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民办高校“以美立德”对策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时代民办高校“以美立德”对策研究门纪宇刘鹏易场王跃燕【内容摘要】在数字经济、课程思政背景下,“以美立德”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浸润式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的重要途径。“美”即“以美育人”,“德”即“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与立德树人相结合是课程思政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帮助青年学生在美的浸润中守正创新,避免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关键词】新时代背景;民办高校;立德树人;以美立德;对策研究新时代高校“以美立德”除了需要运用教育教学工作者自身的“美”,还需要发现青年学生独特的美,在德与美的教育中架起理解、尊重、包容的“桥梁”。数字经济、信息科技的发展,促使青年学生学习、成长的空间与美育联系更加紧密,与

2、此同时,新的科技文明也正创新,不仅弘扬中华传统美育精神,同时还应大力推动美育改进工作,将美育工作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础环节进行持续推动,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不是“守正”与“创新”的简单相加,“守正”是基础和前提,“创新”是动力和趋势,它们共同构成了“守正创新”的概念整体。美育是教育的“磨刀石”,是把人所有的欲望、愿望、梦想首先“打磨”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再朝更加高尚的道德层面去打磨,让其成为品德高尚的人。美是教育的本质,教育之美无处不在。“以美育人”的“美”不是仅指艺术教育,而是指一种大美教育,蕴含着全面、全程育人的理念。民办高校应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重点,将传

3、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以美立德”的主要内容,加大民族文化类、文学诗歌类、音乐表演类、影视戏曲类等鉴赏课程的开发建设,扎实做好艺术类与非艺术类美育课程设计,重视以文化人,精心设计美育活动的主题内涵和呈正创新,不仅弘扬中华传统美育精神,同时还应大力推动美育改进工作,将美育工作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础环节进行持续推动,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不是“守正”与“创新”的简单相加,“守正”是基础和前提,“创新”是动力和趋势,它们共同构成了“守正创新”的概念整体。美育是教育的“磨刀石”,是把人所有的欲望、愿望、梦想首先“打磨”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再朝更加高尚的道德层面去打磨,让其

4、成为品德高尚的人。美是教育的本质,教育之美无处不在。“以美育人”的“美”不是仅指艺术教育,而是指一种大美教育,蕴含着全面、全程育人的理念。民办高校应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重点,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以美立德”的主要内容,加大民族文化类、文学诗歌类、音乐表演类、影视戏曲类等鉴赏课程的开发建设,扎实做好艺术类与非艺术类美育课程设计,重视以文化人,精心设计美育活动的主题内涵和呈杨娉等专家学者都以教育为支撑点,结合国内外美学理论成果,对美育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理论分析,但课程思政与美育融合方面却谈之甚少。针对大多数高校教师的访谈调查显示,部分教师对美育的概念认识不够透彻,仅停留在音乐、绘画等艺术类教育

5、上。对此,民办高校更要从实际出发,遵循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探索协同育人模式。其次,民办高校要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的美育实践基础上,寻找美育渗透思政的载体,以美化心,以美立德,构建新时代民办高校美育与思政协同育人的新模式。笔者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总结出四个途径:第一,优化高校美育环境,建立思政与美育协调组织部门,有针对性开展相关工作。第二,对课程教学的美育和思政协同育人效应进行跟踪,出台相应政策与方案,明确思政与美育的幺吉合内容与方向。第三,搭建开放、形式多样的美育实践活动平台。针对民办高校自身特点优势和特色专业,开展形式丰富、专业性强、思政美育多样化的各类活动。第四,探索建

6、立科学全面的思政和美育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三、智艺相融,数字智能时代更要加强美育功能教育二.开展美育活动,创办艺术刊物等;设立“美育研究院”,以课程思政为主体,整合各类美育研究成果;加大美育公共设施建设投入,不局限于校园和书本,取得家庭支持、社会基础设施的支撑,在校园内设立专门的美育文化场馆,如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在未来,不管承载形式如何变化,美育培养的核心目标是不变的。新技术、新形式、新手段开启了美育工作的新篇章、新特色、新模式。数字化时代使互联网+美育的模式更加普及,如斯玛特结合线上、线下的资源优势启动0M0模式下的数字化教学,抹平了地域差异,链接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可以让青年学生享

7、受数字化时代教育的便利;如UINO优错科技智慧校园可视化平台,面向教育行业,基于数字李生,建立运营一站式工作台,构建全联接传统文化美育“地图”,实现城市博物馆、音乐馆、名胜古迹等文化场所一图可视、一键闭环。民办高校应着重探索“互联网+大美育”的路径,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创新美育教学方式,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建设,构建更美好的美育数字化平台,促进美育资源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四、结语美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新时代更应“不忘初心,顺势而为。在数字经济、课程思政背景下,“以美立德”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浸润式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的重要途径。守正创新,践行“美”的教育,新时代民办高校应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在美

8、的文化中进行探索,在美育实践中学真知、求真谛,在创新创造中积累经验,方能更好地培养有信仰、有温度、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造民办高校美育新样本。解释:高鹏: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一一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人民日报2022年12月13 Bo武东生、张然: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功能的生成暹辑,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8期。王登峰:美育是教育的“磨刀石”,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1 0O李净雅: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美育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现代职业教育2022年第31期。(作者门纪宇系燕京理工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刘鹏系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副教授;易肠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讲师;通讯作者王跃燕系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美育研究院研究员)【特约编辑:刘原;责任编辑:韩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