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围绕持正确政绩观、建为民新业绩研讨材料、心得体会(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围绕持正确政绩观、建为民新业绩研讨材料、心得体会(九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关于围绕持正确政绩观、建为民新业绩研讨材料、心得体会(九篇)第一篇,共九篇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一、在以学促干、出真业绩中践行正确政绩观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与决策机构、权力机构、行政机构相比,思维方式和履职方式明显不同,协商是核心要义,协商始终是政协的主要工作、最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在具体工作中,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积极参与市政协“农业强市建设”专题研究。分党组把落实市委部署和市政协党组安排作为今年的第一任务,全员上阵,主动参与总课题“农业强市建设研究”工作,积极承担
2、第一子课题“市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专题研究”工作,按要求完成了研究任务。坚持协商于决策实施之中,认真做好建立粮食主产区“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政协协商研讨会机制筹备工作,先期与十二个市(区)进行沟通衔接,初步提出了协商机制方案及有关建议,即将提交市政协党组研究。坚持整体协同,注重加强政协内部、政协与党政部门、政协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协调,聚焦多种力量开展工作。在“农业强市建设”专题研究工作中,充分体现了整体协同的工作成。二、在调查研究、增强本领中践行正确政绩观调查研究是协商议政的基本功,市政协党组第一时间落实党中央、市委部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X在“农业强市建设”
3、专题研究推进会上明确提出,搞好调查研究要把握好五个关系:调查与研究的关系、现场调研与文献调研的关系、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的关系、广义与集思的关系、总课题与子课题的关系,及时科学指导农业强市专题研究。X在“农业强市建设”专题研究重点问题调研动员会上强调,开展调研活动行动要快、队伍要专、情况要透、分析要深、结合要紧、对策要实,确保调研取得实效。各位副主席亲自领题一线调研、深入研究。X带领总课题和第一子课题研究人员,一个一个问题研究,逐句逐段推敲,充分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求真务实的作风、严谨细致的态度,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市政协办公厅和各专门委员会全力参与专题研究,充分体现了举全
4、政协之力的要求。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全体同志从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锤炼,为打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增强工作本领打下了良好基础。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本次会议精神,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和履职尽责的全过程,在新时代政协工作中发挥好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基础性作用。第二篇“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业绩、怎样创造业绩”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具体体现。干事创业,首要是树立正确政绩观。对党员干部来讲,正确政绩观,是党性修养、思想境界的集中映
5、照,影响着干事创业方向、路径和方法。有了正确政绩观,造福百姓、推动发展就有了有力基石。如果政绩观出现偏差,便会出现捞政绩名声、造政绩风景、搞蛮干乱干等劳民伤财的做法,不但侵害百姓利益,还损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作为党员干部,就应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在新发展阶段做出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实绩。锤炼如磐党性,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做忠诚事业的赶考人。”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强调:“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党性是党员干部谋事、创业、做人的基石,是立场是否正确的决定
6、性因素。纵观一些落马官员,他们或喊口号轻落实,务虚功、捞虚名;或重眼前轻长远,重上级视线、忽视民生需求;或重视显绩轻潜绩,打小算盘、算小账凡此种种,无不是政绩观出现偏差所致。把干事和个人名利得失、职位升迁捆绑在一起,注定是干不好事、干不成事的。作为党员干部,就应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中不断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当好表率,筑牢防范“政绩冲动症”的思想堤坝,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积极践行宗旨,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做为民服务的贴心人。“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党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
7、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把群众的实际感受作为检验业绩好不好的“试金石”,赢得了百姓认可,获得了群众支持。”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谷文昌、“对群众所忧放心不下的廖俊波”无不是心里始终想着群众、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天大的事来干的。他们,也让老百姓记住了他们。奋进新时代,作为党员干部,就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自觉走进群众、融入群众,了解和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急,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坚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一方。始终实干奋进,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激情气概,做干事创业的追梦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核心在
8、“正确”二字,关键在实干苦干。求真务实、反对空谈、实干苦干,是党的优良传统。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蓝图便成现实,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实干苦干、敢拼敢干。“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做劳民伤财“政绩工程”,坚持重实绩出实招办实事,真抓实干、善作善成,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便成现实。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保持战略定力,既抓好眼前事,也下好长远功,滴水石穿、久久为功,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秉持什么样的政绩观,
9、不但体现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也检验党员干部能不能正确对待组织、对待群众、对待自己的“试金石”。党员干部就应始终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政绩放在实践、历史、人民这三把“尺子”上量一量,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推动发展、造福人民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实绩。第三篇地方工作实践中,领导干部如何认识政绩、树立和践行怎样的政绩观,对一个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
10、业绩。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处理好“六对关系”。一、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发展是第一要务,把经济蛋糕做大,是地方工作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关键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速度和质量统一,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11、。加快构建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深化改革开放,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激发发展动力活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二、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必须提升认知、开阔视野,强化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自觉把地方工作放到全国大局中去谋
12、划、去定位。既要心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执行中央的战略方针,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善于在全国“一盘棋”中找准定位,走出一条既顺应全国发展大局、又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真正以一域服务全局、支撑全局,让地方与全国同频共振、协调发展。三、处理好近期和长远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处理好近期和长远的关系,关键要有“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以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态度,坚决摒弃短视思维,努力在矢志不移的接续奋斗中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13、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前瞻性、预见性,决不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着眼基本民生需求,扎扎实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提高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刻认识共同富裕、碳达峰碳中和等长期目标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久久为功、持续用力,打好“持久战”“攻坚战”。四、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地方工作处于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
14、关系,关键是要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增强忧患意识,坚持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在分析形势时,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密切紧盯粮食生产、能源供应、疫情防控、规模性返贫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强化问题导向,注重堵漏洞、强弱项、补短板。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和红线,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通过提升发展质量、壮大发展成果来巩固和夯实安全基础。将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全面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切实提高防范和处置安全风险的能力水平。五、处理好有为和不为的关系。领导干部在处理有所为和
15、有所不为的关系时,一定要秉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既要善作善为,但又不能胡乱作为,知进知止知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凡是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经过科学论证和系统思考的,那就必须有所为;反之,则应该有所不为。关键是要提高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性的能力,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标准。善于审时度势,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该为时坚决为,不该为时坚决不为。谨守成事之道,深入调查研究,践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克服经验主义、主观主义。尊重客观规律,细致精当地把事情办好办实办出效果。六、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习近平同志在担任
16、浙江省委书记时,特别告诫“新官上任要善于瞻前、注意顾后”。他说,“对于前任留下的工作,只要是符合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就要遵循客观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多多添柴而不胡乱起灶,不求个人风光而是一以贯之地干下去”。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创新是为将来更好地继承;没有继承就难有创新,没有创新也不能做好继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和实践,从来都是遵循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最闪亮的特征之一。总之,新时代新征程,在地方工作中,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强化系统观念,提升全局视野,增强辩证思维,全面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切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真正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第四篇同志们: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关于政绩观的想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