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地方人地关系变迁及其对农副业发展的影响.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0899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地方人地关系变迁及其对农副业发展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明清地方人地关系变迁及其对农副业发展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明清地方人地关系变迁及其对农副业发展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明清地方人地关系变迁及其对农副业发展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明清地方人地关系变迁及其对农副业发展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清地方人地关系变迁及其对农副业发展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地方人地关系变迁及其对农副业发展的影响.docx(2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明清地方人地关系变迁及其对农副业发展的影响夏方胜摘要明清时期由于人口增长、战乱和灾荒以及美洲农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南方山区逐步得到规模性开发,人地关系的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农副业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的失衡恶化。地处秦巴山区的即阳府即为典型实例。明清那阳府人地关系变迁及其对农副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启示人们,需要综合规划农业结构,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关键词明清;郑阳;人地关系;农副业;生态变迁中国人地关系有非常悠久的演变历史。明清时期由于人口增长、战乱和灾荒以及美洲农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南方山区逐步得到规模性开发,人地关系的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农副业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也带

2、来生态环境的失衡恶化。哪阳府位于鄂西北,明清时政区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湖北省十堰市的全部和襄阳市保康县。那阳府于明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设置,辖即、即西、房、竹山、竹谿和保康六县,治哪县(即今湖北省十堰市哪县)。地处秦巴山区的即阳为“内陆边缘”地域,境内崇山峻岭、山高谷深、平地水田少而山地多,这种复杂的地貌环境虽制约着当地稻作农业的发展,但广布的丘陵山地和茂密的森林植被为旱作农业及林木等副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是我们分析明清南方地方人地关系变迁及其对农副业发展影响的一个典型的行政辖区。农副业发展和生态变迁是环境史、农业史、经济史和历史地理等历史分支学科关注的重点领域,相关成果不胜枚

3、举。包括邮阳府在内的荆襄区域史同样受到史界关注,相关论著也较为丰富。如赖家度、钮仲勋、樊树志、杨国安和张建民等人曾在著述中谈及即阳府农副业发展问题,但这些研究还不是专门论述。此外,鲁西奇等撰文考察了明清哪西县的地域社会史,马桂菊探讨了明清哪阳府的社会秩序建构,王一军简述了明代官府治理即阳移民的具体措施及移民的农田垦殖,孙骏骅分析了明中叶那阳的建置和管理问题,以上论文虽然是专门探讨明清哪阳史,但并未论述哪阳府的人地关系及其与农副业发展和生熊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鉴于此,笔者在已有成果和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在人地关系视域下阐释明清即阳府人口数量、土地垦殖、粮食结构、副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因应-协同关

4、系及其历史启示。一、明清那阳府的人地关系变迁:人口增长和土地垦殖的协同演进人口总量增加和土地垦殖数值变化是明清哪阳人地关系演变的最显著特征。大量的移民迁入哪阳,虽说没有迅速改变粗放的农耕生产方式,但增加了劳动力并加快了土地垦殖速度。(-)人口增长变化在中国古代,土地为农业生产的载体,人口为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人口和土地是古代农业经济的基础,从根本上制约和影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社会人口的增长是诱发农耕土地垦殖拓展的根本原因,明清哪阳府亦然。明立国之初,官方鉴于哪阳等荆襄山区为盗贼渊薮,对其进行封禁,不准移民私自迁入安家为生。这一政策造成明初数十年间哪阳等地人烟稀少,农业发展缓慢。明中期因土

5、地兼并愈趋严重,加之战乱和灾荒等的影响,大量移民涌入邮阳,导致当地人口机械性地快速增长,正式拉开大规模开发郑阳的序幕。成化八年(1472年)邮阳在册人数仅为37952 口。成化十二年(1476年)哪阳正式设府,政府大力招抚移民、编户入籍,至此哪阳在籍人数大量增加。成化十八年(1482年)即阳人数为79450 口,约为成化八年人数的2.09倍。弘治十五年(1502年)员邮日人数为101152 口,正德八年(1513年)为93238 口,嘉靖元年(1552年)为95045 口,嘉靖四H 一年(1562 年)为 77950 口,万历元年(1573 年)为 117467 口。正德和嘉靖时期阳在册人数虽

6、略有减少,但在万历时期依然是增长的。明末清初,荆襄遭遇多次战乱,张献忠和吴三桂等长期盘踞于此对抗清军,造成社会急速衰败。政事经略载:“明季流寇煽乱,张献忠肆虐于蜀楚之交,而谿邑尤甚,灭其人、火其庐、堕其城,凡仓縻、学舍、署廨、庙宇之属,付之一炬献忠窜蜀,余寇之负固者十有三家,各据一山,自为雄长。道无行迹,邑无居民甲乙之交,吴逆不轨,杨来嘉附之,谢、洪二贼肆其咆哮,负嵋作慝,流血成川、积骨成丘,如是者又七年。”战乱给竹谿带来多方面消极影响,人口锐减便是其一。康熙湖广哪阳府志记载:哪阳府原额人丁为29287 口,但康熙时编查到的在籍人丁 口数只有5020 口,减少24267 口。人丁是国家征收人口

7、税的对象,事关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官吏在排查地方人数时会认真地统计人丁数量,故人丁总数的可信度很高。人丁总额虽不是总人口数,但它可折射实际总人口数,故清初战乱造成郑阳人口大规模减少是有据可依的。吴三桂叛乱被平定之后,那阳社会渐趋稳定,加之国家休养生息和安抚移民的惠政逐步落实,人口数量也日益恢复并逐步增长。章学诚湖北通志检存稿载:“那阳多山,往昔居民颇少,近迁入者众,邮阳开垦水田,多外来人,衣食自裕。”该则记叙是对康雍乾时代哪阳人口总数恢复和增加的文字性宏观概括,具体人口变化数据为:乾隆时那阳男妇共计587141 口,嘉庆时人数为798942 口,增加212801口,增长率约为36.07%。嘉庆

8、后仍有不少移民涌入即阳,也会刺激人口总数增加。晚清哪阳府各县史册并未记载全部的人口数额,故无法统计总数,但利用县域人口数据作个体考察,也可窥见增长状况。道光八年(1828年)竹谿县土著和移民在册人口总数为97330 口,同治四年(1865年)在册土著和移民人口总数增至114132 ,37年间增加16802 口,增幅虽不大,但着实反映了晚清哪阳府人口总数增长的趋势。(二)土地垦殖数量变化明清哪阳土地垦殖和人口增长状况协同演进。乾隆哪西县志载:“西邑叠嶂崇山,绝少平旷,兼以地士确薄,经年芟柞,不能树艺。闻明之中叶,安辑招徒,赋税渐广。国初遭兵燹,人民外散,土地荒芜,存者十之一二。至是承平日久,户口

9、岁益,田亩日增,几复旧观。”该段引文是对明中叶至乾隆时期哪阳府人口和土地垦殖总数协同变化的典型性描述。随着哪阳人口数量断续增长,农用土地渐趋紧缺,成为移民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7AE62EAE-0879-451A-AA99-95CA3C89A06E在粮食单产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为解决因人口增加带来的粮食不足问题,明清时期,农民向山地丘陵或河湖滩涂要田种粮是最佳应对路径。明初哪阳人口稀少,土地垦殖率不高。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房县、竹山、上津和邮县的田地数分别为432顷47亩、195顷5亩、300顷56亩和600顷7亩,四县总计1528顷15亩。明中期是员吓日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也是土地

10、垦殖的高峰期。成化时期哪阳设立府县,国家采取招抚移民附籍的安抚政策,大量移民涌入并被编户入籍,许多高低山地被开辟成农田。迁入邮阳府的移民“依山而居悉力耕山”,即阳一时形成“野无旷土”的繁荣景象。町阳府成化十八(1482年)的官民田地总数为1736顷3亩,弘治十五年(1502年)为1841顷49亩,正德八年(1513年)为1822顷18亩,嘉靖三H 一年(1552年)为1878顷18亩,万历元年(1573年)为1926顷12亩。以上五组田地总数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田地总数的差额仅为200400顷,增加的数量并不是很多,这是因为官方统计的田地数量并不全面,没有排查到还未编户入籍的移民垦殖的

11、农田数,也不包括即阳府卫所的军队屯田数。康熙湖广哪阳府志载:哪阳府原额田地塘总数49260顷8亩。这是万历末年官方经过土地清查后统算出的农田数。万历四年(1576年)哪阳卫的屯田数是961顷58亩,万历庚寅(1590年)为948顷30亩。若以土地清查后得出的田地数和卫所屯田数为准,万历时员耶日府田地总数应多达51000余顷,比洪武时多49000余顷,这种增长量无疑是大飞跃。明末清初,邮阳府人口数额的减少造成农田耕种数量降低。据康熙湖广哪阳府志记载,“今实在成熟田四千五百一十七顷七十四亩”,比原额田地数(49260顷8亩)少44724顷26亩,农田抛荒率高达90.79%。康熙时社会渐趋稳定,国家

12、劝民垦荒的惠政及人口数额的恢复与渐趋增加,为即阳农业发展带来了契机,不僮原有抛荒农田日益得到复垦,而且还有诸多山地被开辟成新田。乾嘉时期为哪阳山地垦殖恢复和发展的高潮期,大量移民迁入,许多森林被毁坏,开发为农田。宫中档乾隆朝奏折载,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七月,湖北巡抚程素奏称:(那阳)“从前本系深林密菁,豺虎踞盘,人迹罕到。近年以来,楚省各郡民人以及江西、安徽等处无业贫民潜入其内,穴土而居,伐掘林木,筵刈草莱,渐次开辟,此等居民日益众多”。至嘉庆朝,员邸日田地山塘总数为49369顷8亩,恢复到万历末年清查到的田地原额数。明中期是哪阳土地垦殖的高潮,当时哪阳土地垦辟多集中在城乡周边平原、河谷

13、盆地、山间平坝和低山丘陵地带,深山峻岭垦殖率不高。晚明徐霞客游太和山日记载:(哪县)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在经过清前期的社会稳定、人口数量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后,全国人口和土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尤其是在人口相对密集的江南平原和两湖平原等农业较发达地域,不少农民因少地或无地不得不迁移到新的空间寻求生计,南方平原区的农民多迁移至山区。因此,清中后期即阳土地垦殖的变化,主要就是垦殖空间扩张到原先未曾开发或开发力度非常小的高山峻岭和深山老林地带。乾隆哪西县志载:“自上津西南至两岔滩塘一百四十里,又一百二十里夹河关塘,三十里为大塘沟塘,

14、均临汉水,山水要害,向来人烟稀少,如此巡防亦觉周密。迩者五方杂处,各省各府锄山裸地接踵而至。”嘉道年间,严如摩平定教匪总论指出:“查汉、哪一带,复岗叠嶂,山地多未垦,穷民往往流徙其间,开箸耕种。”同治竹山县志载:“竹邑幅员宽广,昔时土浮于人,又山多田少,水田十之一,旱地十之九。后因五方聚处,渐至人浮于土,木拔道通,虽高岩峻岭,皆成禾稼。”清中后期玉米、番薯和洋芋的传入,更是为哪阳府山民开发利用高山峻岭土地提供了契机。虽然史册未记载晚清哪阳土地面积数额,但土地垦殖空间必定会有明显拓展,高山峻岭已广泛地被开垦为农田,土地总额当会有进一步增加。同治竹谿县志所言“邑僻处险远,山田各半。自流民占籍,户口

15、日繁,垦荒成田,诛茅为业”,是对当地人口增加、土地垦殖空间拓展的最形象概括。在社会稳定的良好背景下,加上不断有移民迁入和国家鼓励土地垦殖,清中后期哪阳府土地不但很快恢复到万历末年的垦殖数额,还拓殖到高山峻岭和深山老林等明代开发不深的空间地带。二、明清哪阳府的粮食品种变化和副业结构发展伴随着明清时期哪阳府人口数量的增加、土地垦殖的增长以及外来农作物的引种及推广,当地粮食品种和副业结构都有较大变化与发展。(一)粮食品种变化哪阳水田少、旱地多,稻麦等五谷均有种植。那阳稻田主要分布在山间平坝与河谷盆地等地势平缓和水源充足的地带。史载:哪县城”近郊多平原水田,产稻颇佳”,竹山和竹谿“两邑风土略似,民勤稼嵇,于山湾溪角尽垦水田”。黍粟等旱地粮食作物主要种于山田中。明清哪阳府粮食生产的最显著变化就是品种的增多。明代前期房县、竹山、上津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