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09235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4年《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4年《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4年《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4年《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文章开篇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笨重、迟钝的恐龙与轻巧灵活的鸟类这两种在人们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干的动物展现在读者面前,告诉我们: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二、案例主题科普类的说明性文章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一般形式简短,内容科学,语言准确,条理清晰。知识性、科学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

2、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如何上出科普类文章的“语文味”,把此类课文上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我在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时作了点尝试,现与同仁共商榷。三、案例过程教学片段师板书: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句话,读后会有什么问题吗?生1:我想问,为什么说辽西发现的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是“点睛”之笔呢?师:问得好。我们先小组讨论:“点睛”之笔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呢?现在开始。(小组讨论)师:好,请将小组讨论结果展示出来吧!生2:“点睛”出自成语故事“画龙点睛”,画龙点睛是比

3、喻在创作到了最重要的地方时,加上关键的一笔就会更加生动、传神。生3:根据上下文,我理解“点睛”之笔就是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师:好,请接着发言。生4:从19世纪到20世纪末,科学家们历时一百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者是将这一成果比喻为“画卷”,而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一一这一强有力的证据,就是“点睛之笔”。师:文中之所以说辽西化石是“点睛之笔”,是因为科学家提出了鸟类是由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演化而来的假说,而在这之前又没有强有力的证明。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到刚才同学提到的“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一些表示什么?生5:“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表示不是所有的恐

4、龙。师:非常好,那么“应该”又表示什么?生6:“应该”表示一种推测,意思是在没有找到证据证明之前,不能完全确定。师:是的,科普类的文章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语句表达得准确,象这样的语句同学们还有发现吗?生7:我发现在第一自然段“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在这里“漫长的演化”表达很准确,我预习时查了资料,中生代距今约2.5亿年6500万年,“漫长的演化”是指恐龙的一支经过了很长很长时间,才演变成鸟的,而不是突然变成的。师:同学们真会读书,那么,就让我们在朗读中慢慢体会。(生读)师:哪位同学来说说,科学家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假说呢?生8:是科学家们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

5、,提出了这一假说的。生9:我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但我要补充一点,就是我们也可抓住“点睛之笔。学老师用“之所以”来说。之所以说辽西的恐龙化石是“点睛”之笔,是因为科学家们提出了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后裔的假说;之所以提出这一假说,是因为科学家们在研究恐龙与鸟类的化石后,发现它们在骨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师:好啊,你的说法值得表扬!我们抓住“点睛之笔”,围绕“假说”,一步一步地往前理清课文的线索,知道了这一科学发现的大致过程。那么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又有什么问题呢?生10:老师,我不明白“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这是个什么句子?有什么作用?师:哪位同学来说说?生11:这是个设问句,

6、先问后答,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生12:哦,我明白了,老师抓住“点睛之笔”,是为了理清我们的阅读思路,跟着课文中的这个设问句,很自然地想到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去再现这个过程。师:那我们就跟着作者的设问,穿越时空隧道,去远古的中生代,看看恐龙变成鸟类、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吧。四、教学评析飞向蓝天的恐龙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而辽西首次发现的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科学家们推想的恐龙变化为鸟类、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研读课文,我认识到: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使学生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又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事物

7、的基本方法;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认识科普类文章的特点,理清课文的线索。教学时,在学习完生字词后,我直接从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导入,来了个“反弹琵琶”,从中间向前一步一步反推,理清阅读思路,让学生了解课文是如何揭示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的。之后,又引出全文重点内容一一第3、4自然段,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懂得:正是这个重大的发现,使得科学家们可以把恐龙变化为鸟类、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再现出来。二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上出科普类文章的“语文味”。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这个阅读话题,让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之处,领悟科普类文章准确的语言;让他们各抒己见,领悟科普类文章的特征,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让学生模仿科学家,也去推想“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学生兴趣比较高,效果也不错,都说学得有滋有味。说明文教学的“语文味”已然尽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