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鲁迅的“恨”——《朝花夕拾》导读》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鲁迅的“恨”——《朝花夕拾》导读》读后感.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鲁迅的“恨”朝花夕拾导读读后感这节课聚点而教,从点到面。从与学生的读书交流一一”朝花夕拾中,鲁迅最恨的人是谁”开始,梳理出相关人物后,接着要求对这些人物进行分类,然后探讨最“恨”的人是谁?最后结课,完成认识的提升,指出“恨庸医,远赴日本留学,要救治国民身体的疾病;恨看客,决定弃医从文,去救治国民精神的愚昧J同时也指出“他恨过许多人,但他绝没有一个私敌。”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学情的定位。一节成功的语文课,需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的一个节点,是确定课堂的起始。怎样确定,有两种方式:一是课前定位学情,一是课堂起始阶段定位学情。围绕着这一个问题,我研读了王松舟老师的课例爱莲说和湖心亭看雪与徐杰老师
2、的课例朝花夕拾,发现了以下四种策略。一、了解学情,顺势而教我们都知道,评价一节课有无效果的关键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朝花夕拾这本书的阅读,学生在课前的自主阅读情况如何?教师在备课时,要在课前了解学情,可是如果是异班上课,甚至是异地上课,教师要了解学情就变得比较困难。徐老师并没有仅仅从教师的角度设计教学,而是通过课堂伊始的话题讨论的形式了解学情,并以此发现课堂教学的共生原点。徐老师在课前备课时,在自己充分阅读思考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名著导读课的聚焦点恨,也确定了本节课的结课点一一鲁迅的家国情怀下的“恨二在此聚焦点之下,学生的阅读起点是怎样的?需要教师精确确定“学情”,异地上课,课前确定学情的方式
3、不可行,于是徐老师便在课堂开始时,设置了一个开放读极高的话题,由话题的讨论,了解学情,再根据学情,顺势而教。徐杰老师这节课在课的开始部分,与学生进行了这样的阅读交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朝花夕拾导读课。书都读过了,是吧?老师来检查一下,请你说说朝花夕拾中鲁迅恨过的人。你先来。(屏幕显示:读书交流一一朝花夕拾中,鲁迅恨过的人)生:老师,我记得在范爱农一篇中,鲁迅一开始是很恨范爱农的,因为他师:只要说恨过的人就行了,原因等会我们再交流,好吧?请坐。继续,请你。生:恨过衍太太。生:恨过何廉臣。生:五猖会中恨过父亲。师:有没有恨过父亲?你告诉他。生:我认为应该没有恨过父亲,他可能是要表达对父亲让他
4、背书的不理解。师:对,这篇文章中最后有一句话一一我到现在都不理解父亲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做。所以,用“恨”不太妥当。请坐。生:恨过长妈妈。师:好,继续来。生:恨过叶天士。他跟那两个名医都和他父亲周旋过。师:确实恨过,我们可以把何廉臣作为一个代表,他们都属于庸医这一类。来,请你。生:我觉得他可能还恨过自己。师:说说看。生:在父亲的病一文中,他没有让父亲安安静静地走,而是给他徒增了很多很多的痛苦,他说他到后面都是一直带着悔恨的,所以我觉得他恨过自己。师:恨过自己,觉得自己没有能够治好父亲的病。好的,请坐。有道理的,因为带着这种恨,后来他走上了一条学医的道路,想要救治那些像父亲一样被误诊的人。还有吗?请
5、你说说看。生:他恨过藤野先生。师:你的理由是?生:他之前让鲁迅给他看讲义的时候,鲁迅心里是很不服气的。师:不服气就恨啦?这不能等同于恨,是吧?请坐。还有没有了呢?生:恨过猫。师:我PPT上明明写的是鲁迅要恨过的人,你现在又去恨猫啦?要求没看清,是吧?请坐。打开课本,我给三分钟时间,你们把书再翻一翻,看看有没有补充的。徐杰老师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与学生一起回忆书籍中的人物和相关的事件。在学生回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有收获,但是读得不够仔细,于是顺势引导学生再浏览书籍,完成预设后让学生对人物进行分类,一步步,一环环去实现教学目标。二、预测学情,蓄势而教王松舟老师执教的公开课爱莲说,并未在课
6、堂的起始部分设置了解学情的话题,而是在课前精确预估学情,蓄势而教。且看他的课堂起始部分的教学设计:1认识第一种花一一菊花通过诗句“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认识第一种花一一菊,然后通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认识爱菊花爱到骨子里的人陶渊明,最后帮助学生理解“菊花象征着隐逸二2.认识第二种花一一牡丹通过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引导学生了解唐朝人爱牡丹也爱到骨子里。通过“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引导学生理解“牡丹象征着富贵”。然后通过认识第三种花一一莲花,导入本节课的学习。王老师以认识第一种花一一菊的文化意义和隐逸
7、诗人陶渊明、第二种花一一牡丹的文化意义和唐朝对牡丹的热衷起课,这样的起课,文化意味浓厚,处处洋溢着诗意,这样的起课,也与这篇文章的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学生要真正的理解“莲”的君子形象和文章的构思之妙,离不开对菊、陶渊明和牡丹的深入认识。学生在课前的知识准备是否能够达到这一认知起点,显然有差距。怎样才能补足,教师可以采取的方式,可以在课文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入链接材料直接告知,也可以通过在课前预习时通过扩展材料让学生自学,还可以采取王老师在课堂起始部分,通过诗句让学生渐次感知,在形象感知后再上升到理性认识。我更欣赏王老师的学情突围方式。这样的方式,即为学情,也为文本的教学,还使课堂文化和诗意流淌。可以
8、说,王老师依据学情和教学内容选择了极妙的共生原点。启示我们课前在阅读文本时,首先要读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也要以学生的角度进入文本,充分分析学生在接触这篇文章的内容时在知识和认识方面的起点和阅读文本所需要的起点之间的差距。如爱莲说中可能会造成学生认识方面的障碍有:陶渊明这位诗人对菊花的偏爱,菊花为何能够象征着隐逸;唐朝之人为何偏爱牡丹,牡丹为何象征着富贵;莲花又是一种怎样的形态等。这些阅读障碍,在课堂上怎样突围,让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选择课堂伊始时,为学生进入文本搭建了支架,蓄势而教。三、问题激疑,定情而教如果说徐老师异地上课,难点之一是学情定位之难;王老师教学爱莲说是学生
9、认知准备与进入文本、文本理解的差距之难,那么王老师教学湖心亭看雪,则是难上加难。既有作者偏偏选择到西湖“湖心亭”这个地方看雪理解之难,也有对看雪所达“天人合一”境界的理解之难。我们先看王老师对前者的处理:师:孩子们,湖心亭看雪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反反复复地读了很多遍了,其实,这篇文章就写一件事儿,张岱去湖心亭干什么?生:(自由应答)看雪。师:看雪。(板书:看雪)是的,看雪。既然是看雪,熟悉西湖的人都知道,西湖有很多看雪的地方,比如这一处一一(课件呈现“孤山”)生:(自由应答)孤山。师:孤山在西湖的边上,爬上孤山看雪,西湖雪景尽收眼底。再比如这一处一一(课件呈现“苏堤”)生:(自由应答)苏堤。师:苏
10、堤横贯整个西湖,沿着苏堤看雪,你就能看到西湖雪景的全貌。再比如这一处一一(课件呈现“断桥”)生:(自由应答)断桥。师:有人说,西湖看雪最佳的去处就是断桥。所以,“西湖十景”有一景就叫一一“断桥残雪”。但是,孩子们,你发现没有,张岱看雪,去断桥了吗?生:(自由应答)没有。师:去苏堤了吗?生:(自由应答)没有。师:去孤山了吗?生:(自由应答)没有。师:他去哪儿看雪?生:(齐读)湖心亭。师:(板书:湖心亭)湖心亭是西湖中央的一个小岛。关于湖心亭,张岱在他的西湖梦寻中,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一(课件呈现:夜月登此,画寂凄凉人稀地僻,不可久留。张岱西湖梦寻阑寂:形容寂静无声。)师:湖心亭是个什么去处啊?!
11、张岱自己说,夜月登此一一生:(齐读)阑寂凄凉。师:人稀地僻一一生:(齐读)不可久留。师:你对张岱去这么个地方看雪,冒出了什么问题?生:他在这篇文章里说“人稀地僻,不可久留”,那他为什么还要去湖心亭看雪呢?师:这肯定是个问题一一生:既然“人稀地僻,不可久留”,那他为什么去看雪呢?师:你的问题跟她一样。还有谁也想提这个问题?生:(纷纷举手。)师:看来,它的确是一个困扰大家的问题。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跟着张岱去哪儿看雪?生:(齐答)湖心亭。王老师在课堂的起始部分,并未直接出示学生的疑问,而是先引导学生关注看雪地点“湖心亭”,后指出这不是一处西湖看雪的绝佳地点,而是一处荒僻、人烟稀少之处,
12、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意识到张岱选择湖心亭看雪,是踢出常规的选择。总之,王老师采用了还原比较的方法,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制造了认知冲突。王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张岱“做什么”,更引导学生比较体会张岱“不做什么”,不仅引导学生“见”字面之“有。还引导学生对字面之外的“无二这样的引导是将部分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最原初的疑问进一步明朗化,进一步普遍化,同时也利用与文本与生活的矛盾,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定情而教。四、重合重点,渐次突围上文说,王老师教学这节课的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进入张岱“天人合一”的看雪境界。对于这一教学重点,学生的真实学情是怎样的呢?我想,王老师应该是了解到学生对于“天人合
13、一”是处于懵懂无知的认知状态的。这一认知学情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重合了,如何突破重点,实现学情突围?我们来看王老师的教学设计:1 .首先运用比较还原的方法,引导学生调动生活体验一一学生ErI象中的熙熙攘攘的西湖,与张岱那晚那天气下的西湖进行比较,悟“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背后的情感。2 .接着再次运用比较还原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携好友游西湖与张岱在那时那境下独游西湖的不同,感悟张岱游西湖的狂放与孤寂,并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香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几句。3 .然后运用“比较试误”法,引导学生品读“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品读
14、这一句时,王老师先引导学生删去“与”,询问是不是更好?接着追问“为什么不同意”,学生逐渐感悟到正是三个“与”,模糊了天云山水之间的界限,创设了水天一色、上下一白的雪之妙境。随后,王老师启发学生思考感悟人景合一的天人之境。由上面的设计可知,王老师突破重点的方式是循序渐进的。他充分了利用了学生生活经验与作者所选时间、地点和西湖环境的认知矛盾,通过比较还原,使有意识地进入到作者的看雪情境。在此情境下,语言表达的突兀,又加深了学生的情境感,于是学生很自然地达成了学习目标。综上所述,学情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是一个由个别学情到普遍学情转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可以由模糊到清晰化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都要关注学情,分析学情,依情而教,成就课堂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