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生成长研究》7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与学生成长研究》7000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家庭教育与学生成长研究目录一、家庭教育与学生成长概述1(一)家庭教育方式的分类1(二)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2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因素3(一)父母树立的形象3(二)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4(三)民主的家庭氛围和统一的教育目标4(四)严格而又充满爱的关系5三、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对策6(一)合理利用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6(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6(三)提高对孩子的尊重程度7(四)开办家长学校7四、结语9参考文献10一、家庭教育与学生成长概述(一)家庭教育方式的分类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了家庭
2、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性和反应性。前者指的是家长是否对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些目标。后者是指对孩子和蔼接受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根据这两个维度,又可以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权威型教育方式一般来讲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类型的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具有有权威性,但同时这种权威又是建立在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之上的。他们会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设置适当的目标,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并且,他们会充分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这种教育方式虽然有些严格却是十分民主的。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一般有很强的自信心
3、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比较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专制型的教育方式也是很严格的,但是它与权威性教育方式又有所不同,专制型的家长严厉但不民主。这种教育类型的家长只会按照自己的意愿一味地对孩子提要求,甚至不考虑孩子的意愿和能力。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会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当然他们在学校中也可能会有较好的表现,比如会比较听老师的话、遵课堂守纪律等。放纵型的家长则对孩子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却很少提出要求和对其不良行为进行控制。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出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一旦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往往会出现哭闹等行为。对于家长,他们则会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往往缺乏自我
4、控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忽视型教育方式表现出的是家长对孩子不关心,也不会提出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也不会对其表现过多的爱和期待。对于孩子,他们只提供衣食住行等物质,精神上支持则十分匮乏。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以上四种类型是比较典型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从家庭教育方式中也能映射出它们的原形。同时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我认为是可以从表面层次分析出来的,属于显性的影响,而父母平时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是隐性的。本文从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全面的分析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影响。(二)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在整个大的教育
5、体系中,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孩子是自然人,只有健康向上的孩子才能发展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孩子,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人。所以小学生应该具有活泼向上的思想,健康强健的体魄,阳光积极的、热爱生活的态度,他们的未来应该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能独立自主生存的社会者。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对小学生来说,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能健康成长的关键。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综合教育和影响的结果。仅仅单方面地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健康发展的。我们进行小学生道德启蒙教育,就必须正确认识家庭、社区在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6、和作用,动态地分析、研究和把握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与小学生道德启蒙教育的关系,探寻其内在的运作规律。一个人,刚生下来,仅是一个具有生物属性的自然人,虽然其已具备潜在的社会属性。如果长期脱离社会,其潜在的社会化遗传因素就会逐渐丧夫。“狼孩”的发现就是一个例证。在正常的情况下,当人脱离母体后,就被置生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各种社会因素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他施加影响,使其成为一个符合该社会所要求的成员。与此同时,个体也会随时随地对周围环境以其自身的独特方式作出各种反应,反作用于社会环境,从而表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至于人在与社会的互相作用中,个体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人格,具有怎样的行为方
7、式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离开母体后第一个接触的环境,即家庭环境。可以说,家庭环境在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在小学生道德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因素人的一生要经历三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面对孩子的成长,许多家长认为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它有专门的场地、设施、课程等,还有懂教育的老师,因此,把孩子送到学校,只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就能成才;而家庭教育无关紧要,或者说关系不大,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学校教育确实非常重要,但家庭教育也不例外,有许多地方在许多时候对学校教育是一种促进和转化,甚至超过学校教育的效果。因为家庭是
8、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首先,父母亲与孩子有血缘关系、亲情关系,这就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特殊的亲切感、信任感,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影响力度最大。第二,家庭教育往往渗透在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的认识水平、道德素养、价值取向等都在其言行中影响塑造着孩子的品行。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就是这个道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许多家长也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有哪些呢?(一)父母树立的形象家庭
9、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孩子的真正“启蒙教师”是自己的父母!教会孩子做人是孩子成长的首要条件。在孩子们用询问的眼光注视世界,同时,认识着世界的时候,在他的眼中最常见到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正表达着他们自己的人生态度。父母最先总是被孩子无条件认定的,于是并无意识的,但模仿对象就由此确定了。因此,作为家长事事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以堂堂正正的人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堂堂正正的人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有责任心的人、言行一致的人、守时惜时的人那种贪婪、自私、斤斤计较、欺善怕恶、吹牛、违犯法纪、缺乏爱心的是最损害形象的,一旦印入孩子心中,不但难以磨灭,而且还是今后和父母产生情
10、感障碍的潜在诱因。同时,又常是导致孩子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病态心理的原因之一一一他因为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羞愧,自觉低人一等。另外,还要敢于在孩子面前认错,那种认为认错就意味着降低威信,于是强词夺理硬辩,甚至以打骂手段镇住孩子的作法是最愚蠢的,最失诚信的,在孩子心理会刻下失望、伤心和轻视。因此,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做好孩子的“启蒙教师”。(二)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是孩子终生受用的财富。在家庭中,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对孩子性格品质形成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作为父母必须尊重、孝敬老人,对待兄弟姐妹要宽容和帮助,夫妻之间理解和信任,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孩子才可能获得
11、稳定、温暖的家庭幸福,并从中学习到关心与信任。(三)民主的家庭氛围和统一的教育目标有民主,才能有“自立”。好钢是炼出来的;出色的孩子,健康的性格是培养出来的。种子发芽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民主的氛围;平等、尊重,是家庭民主的生命所在。因此,在家庭中必须尊重孩子,把他当作平等的人看待。尊重他的想法,认真聆听他的意见,那怕其意见是幼稚、不成熟的,要对孩子充满信任,相信他的上进心、相信他的是非判断。面对孩子的不当看法,像对成年朋友一样,阐明其道理,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当孩子犯错误时,更要表现出家长的民主性,允许孩子申辩自己的行动理由和自己的感受,在听清楚明白后再进行理智的帮助
12、和教育,在这个时候,纯发泄性的责备和带侮辱性的谩骂,是父母形象的“自损”,绝不会获得任何教育的收获。只有这样在民主的实行中孩子的自立意识才会随之诞生。教育目标要一致,步调要一致。家庭中对孩子成长的目标,需要一个统一的“定位”,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而全家人的意见有可能有所偏差。所以,有必要研究社会的需要,综合自己的成长经验,在全家人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给孩子一个“定位”,要真正做到和谐的步调一致。思想上的统一尤为重要,尤其是爷爷、奶奶由于经历不一样,对社会的需要不了解,在教育孩子上必须与其它成员保持一致,尽量不要因自己的教育而否定了别人的教育,注意教育的横向联系,使整个家庭教
13、育形成一个合力。(四)严格而又充满爱的关系严格,并不乏爱。天下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疑的。爱而不会爱,比不爱更可悲,因为没有什么比以良好的出发点,引出截然不一样的结果更苦的,而当这一切又是不可弥补和挽回时,那份内疚,必是一生的痛苦。家长对孩子的爱,不能只是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自己宣泄了,也就满足了,这种爱,也是一种教育行为,是父辈对孩子成长的情感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孩子完成某些任务的动力和督其执行的外驱力。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需关心,呵护的方面很多,除了要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其体魄的健康外,孩子内心的塑造、性格的健康发展,情感的滋润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都应同样予以重视,树立“让孩子全
14、面发展”的意识,给孩子以全面的关注,是体现“严格”的第一方面。家庭,虽然是孩子的另一个课堂,但它不可能有学校教育中的课本和施教的课堂。因此,使家庭生活有序可循是非常必要的。这个“序”的核心点,是按孩子的成长需要合理安排家庭生活,对孩子在家的全程活动,都要明确地列入计划安排之中,并让孩子理解,这种安排的意义,使其能逐步自觉参与,并形成习惯。严格的最终目的,是增强教育效果,所以在实施“严格”的过程中,目标要求明确,落实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对孩子提出的力所能及的要求,如果是正确恰当的,一定要坚持,尤其是一些需要在长时间中形成的习惯,更要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对孩子要求严格,是爱的明智表达。在
15、孩子面前做“严父、严母”是最容易,如最简单的当您用“威严”把自己包起来的时候,您也就距孩子远了。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让孩子通过语言把所有的感情一一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其实这也是父母和孩子交朋友的第一个要求一一坐下来听孩子倾述,跟孩子交流,有时并不需要作父母的自己说,只要静静地听孩子把话讲完,让孩子觉得您真正理解了他的想法,体味出父母对他是尊重的,孩子也就满足了。父母作为倾听者给孩子的关注、尊重和时间,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孩子盼望所有的父母成为他们的朋友。三、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对策(一)合理利用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一个家庭成员之
16、间的关系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关系,它对青少年的行为习惯的引导将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一是亲子关系的影响作用。父母与青少年子女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伦理关系,以及对经济和生活的依赖关系,因此在父母和青少年之间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情感依恋。而这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的成长和发展,积极的情绪会对积极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消极的情绪也会造成负面的副作用。其次,家庭生活的渗透。作为一个家庭的生活单位,主要是通过日常的人际关系,包括教育内容渗透到邻里、朋友、同事和家人的接触,父母的各种人的微妙的发生。发生什么事与孩子的教育很可能是内容成长的道路上,对孩子的未来发展的形成。再次,家长角色榜样的言行。家庭是青少年活动范围,方便家长在自己的言行应该是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人之间青少年做示范。因此,家长要主动提高自己的素养,要用自己的榜样来引导孩子正确、健康的发展。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只有使用正确的家庭教育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