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15726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3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McKinsey&Comoany麦肯锡中国养老金调研报告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t相养老保障的整年的颗11序言O1一、麦肯锡中国养老金调研核心洞察15二、对保险行业的启示19、关于麦肯锡中国养老金调研22结语中国人口老龄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27年,中国将老龄化社会快速转变为T老龄社会I,这一变匕用时仅25年。相比之下,法国经历这一转变用T115年,美国为69年,英国则为45年。在国内人口加速老龄化、经济复苏乏力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多能兆战下,我国养老事业正呈现出家庭功能弱化、养老服务支付渠道不足、农村养老服务种类少且供给短缺、城市养老服务结隈衡等诸多问题2。而解决这些问

2、题离不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通力合作。随着收入更高的新一代老年人步入老龄阶段,我国老年人的平均消费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预计未来老年人的养老支付能力将随着养老需求不断增长而快速提升。因此,市场多元主体应积极参与这一进程,通过与各行各业的有机融合,激发市场活力。纵观各类市场主体,我们发现横跨保险、健康、养老、资管等经营资质的大保险行业,在助力居民积累养老财富、发挥长期资金优势以及构建康养产业链方面拥有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与优势。1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当一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则认为该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当这两个指标翻番(即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20%或65岁

3、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4%)的时候,则认为该国进入老龄社会,也可以说是“中度老龄化社会。2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联合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的“中国式养老发展趋势报告。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iv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1金调研极相朦经过本次调研,我们第见居民的养老退休隧微好,但现潮略显“骨感,金融机构需要从全姓模块雌,以客飘僦隅毗Ii1内居民完成从知到行的跨越。(-)1美好:居民对退休时的财务状况普遍期待较高,有70%的受访者希望达到与退休前相的生活水平,并拿出较高比例收入作为退休养老储氤根据调研的整体反馈,我们发现受访者对退休时的财务状况期待值

4、普遍较高。就衡量居民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通用指标养老金替代率3”而言,约有70%的受访者希望退休后继续保持与退休前相当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愿意拿出相当比例的收入(目前收入的20%以上)作为未来养老退休的财务储备(见图1)。图1居民对退休时的财务状况普遍期待较高,约70%受访者希望达到与退休前相蜓活水平,并拿出较Wt纳!的收入作制!休养老储备退休后,您可以接受的最低收入是退休前收入的多少呢?(占退休前收入百分比1)(单选),%2不能低于退休前水平不太清楚,没什么概念退休后收入不能低于退休前收入的50%生活有所打折退休后收入不能低于退休前收入的60%26退休后收入不能低于退休前收入的70%退休

5、后收入不能低于退休前收入的80%退休后收入不能低于退休前收入的90%4O%:肉质量退休生活3。:退休70%您每月愿意拿出多少钱来作为退休资金储备?(单选),%21.国际经验显示,当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0%左右时,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与在职时大体相当,而低于50%时生活质量则明显下降。2.因数据取整,部分之和可能不一定为IO0%。资料来源:麦肯锡中国退休养老调研-2023;麦肯锡分析3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水平之比;国际经验显示,当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0%左右时,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与在职时大体相当,而低于50%时生活质量则明显下降。(二)现实骨感:当前个人养老金普及率高但购婢偏低,居民养老隹备

6、存在信a规划,储备三方酬足,而缺乏紧迫感被列为准备未达预期”的簟原S,加强市场教敲!不容缓。截至2023年4月,在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一周年之际,我们发现国内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了解度已达80%,但是实际购IW仅为8%。其中,从了解到开户的转化率为45%,而从开户到最终购买的转化率仅为23%。针对转化率偏低问题,各类市场参与者都应积极开展养老金融教育,帮助居民树立养老金规划和投资徵S意识,提高国民的养老保障能力,共同推动我国养老金融市场从初级向成熟阶段的跨越式发展(见图2)。图2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宣传甑率高但购卿低产80%受访者表示了解相关33%、30%及28%,仅有6%的受访者将互联网理财平台

7、选入前三大渠道,可见成熟金融机构具有明显的渠道优势(见图5)。银行、保险.券商及基金公司是受访购买养老金融产品时当您购买养老金融产品时,您最愿意从以下哪里购买?请选出所有符合的选项,如果有多个考虑选择的渠道,请选择最重要的三个(多选),%虽然在基金产品销售方面,银行渠道独领风骚,但在养老金产品上,保险公司及其代理人渠道与银行在受访者心中的地位不相咛。面对养老这个长期且复杂的课题,客户信赖十分关键。而拥有广大代理人队伍的保险公司在提升客户认知、构建人与人的信任感方面更具优势,而其不易被其他金融机构度制的优势也将成为保险公司参与养老金市场的一张王牌。为了充分发挥渠道优势,金融机构应在客户触达、产品

8、设计、附力务等全业务模块紧扣细分客户需求似客群驱动模式,真正成为客户养老退休整体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见图6)。图6金融机构应在客户触达.产品设证附加月器等全映模块翳画分客户需求,以客群驱动例真正成为客户养老退休的整体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客户触达产品设计附加服务核心观察6电市场现状取关键启示费率超过90%的受访者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可适当考虑通过结构表示可以接受超额几乎没有收取“超“超额业绩费用”业绩费用额业绩费用”,主来鼓励更加积极的有55%的受访者要以“稳健”为投资策略,以应对“可以接受10%以卖点长期通胀风险内的超额业绩费用”I.附达:从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渠道来看,38%的受访者是通过银行等金融

9、机构客户经理”,其次是媒体及微信公众号等和家人朋友闲谈”,两者占比高达34%和28%。因此金融机构不仅要凭借自筹道优势,还要关注社交平台的打造、重视现有客户的转介绍,从而实现前端的多点开花”。银行作为个人养老金的开户机构,有最直接的触达场景;保险公司及其代理人则在与客户建立信任关系和提供更为广泛的康养服务方面有着天然优势;资管机构拥有更强的投资能力,与受访者看重的资金收益关系较大。因此各类金融机构在多渠道触达客户时需要充分结合自身优势,明确表明自身价值主张,实现从卖产品到产品被购买的转变。1产品设计:(I)风险和回报:细分客群投资者在养老金融产品风险和回报偏好方面存湎显差异,各机构主流养老金融

10、产品的目标客户也因此存在差异,因此紧扣自Ir品定位、面向特定客群打造更加量屣制的产品,同时加强投资组合意识教育,是养老金融产品提供方的关键发力方向。从调研反馈来看,仅约20%的受访者偏好类R3型的中风险养老金融产品(可承受最大损失20%,瞰收益10%20%);但是从细分人群来看,倾向于选择类R3型产品的较高收入者(税前年收入在66万元以上)和企业主客群可达到30%和40%,这类客群的风期口回报偏好与总体受访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见图7)。图7仅20%受访者偏镇R3轴风险养老金融产品,但是从细分人群来看,较高收入者和企业主们风险/回报偏好较高,与总犍异明显假设您决定为退休储蓄100万元,您更喜欢哪

11、种风险/回报?(单选),%不承担任何损失,预期收益3%-5%可承受最大损失20%,预期收益10%-20%可承受最大损失5%,预期收益5%-10%样本总体按个人年收入(税前)分布按职业分布总体1.金融产品风险等级。元万元上100100非企企业业主主资料来源:麦肯锡中国退休养老调研-2023;麦肯锡分析从市场风险偏好分计看,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受众更多为大众富裕客户,而公募基金的养老FOF受众贝厘多列高收入者和企业主群体。此时作有着保本+浮动两大特点的养老保险产品,能更好平衡保收益与抗通胀两大养老投资目标。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为例,2023年14款产品28个账户的结算利率全部超过4%,不少稳健型账户的最低保证利率都在2.5%以上,同时还配套T附加保险保障以及终身给付功能,使得养老保险产品有着独特的复合优势,受众也更力DT泛。因此,金融机构需要更具体地为目标客群打造量身定制的产品,并提供符合客群需求的渠道及增值服务,从而实现客群驱动的产品服务策略。同时,面对复杂多样的风险/回报产品,金融机构可弓入投资组合概念,根据客户生命周期给与相应的投资组合建议,共同开发投顾市场。参考成熟市场经验,美国养老金客户是投顾业务的重要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