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15932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科版(2017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教学设计课题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列举生活中的工具和技术。2.了解工具和技术之间的联系。科学思维:在活动中进行正确评价,并认识到工具和技术的联系。探究实践:在取出核桃仁的活动中,能正确操作使用工具,能对使用工具的过程做出评价。态度责任:1 .感受工具和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产生认识工具和技术的兴趣。2 .知道工具可以给工作带来便利,技术和工具都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使用工具并取出核桃仁。在体验中感受使用工具和正确选取工具的重要性。难点:在活动中进行正确评价,并认识到工具和技术的联系。教学环

2、节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我们经常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也会运用一些技术;2 .提问:请大家说说,你们在生活中还用过哪些工具和技术?(教学提示:对于工具,学生通常能说很多,但对于技术,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具体事、物的层面,此处提问是为了唤醒学生对工具和技术的关注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3 .揭题:大家的生活经验真丰富!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而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些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板书: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二、探索探索一:取出核桃仁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核桃。)如果不借助任何工具,你们会用什么方法取出核桃仁?(预设:用拳头砸;用

3、手捏;用脚踩;)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按要求取出核桃仁课探索二:评估取出核桃仁的过程1 .交流: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用不同方法和工具取出核桃仁的过程,并用短语进行评价。2 .提问:你们认为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是什么?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相同吗?效果如何?3 .学生交流汇报。程探索三:生活中的常用工具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42各种工具的图片。)这些工具通常用来做什么?要如何使用它们?(预设:手机用来打电话、发短信等;温度计用来测量体温;螺丝刀用来拧螺丝;自行车用来代步出行。)2.追问:如果没有这些工具,会造成哪些不方便?学三、研讨1 .通过今天的体验和讨论,你觉得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

4、有什么区别?预设角度:是否省力、是否省事、是否安全2 .在上面的探究任务中,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相同吗?效果如何?使用核桃夹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技巧有什么变化?习3.结合探究的过程,说说你对“工具”和“技术”的看法。S工具与技术的关系维里图(班级记录表)日期:/常常是1些物品/同的使用技术常常是1些方去I有的是住分中用到(可以根据技术来I同一住分中可以用)的物体发明工具/到多种技术/7劣不同sryJ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同一工具有不同类型,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也适用在不同的场合。技术和工具都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板书设计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工具:帮助完成任务的物品技术:

5、制造、使用工具的方法工具和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教学反思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的第1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一方面它承担着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主题是“工具和技术”的任务,要探讨的是“工具和技术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帮助教师调查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今,工具和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工具和技术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激发起对工具和技术的关注,产生探究的兴趣也就成了本课的重要任务。教科版(2017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斜面教学设计课题3.2斜面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 .知道利

6、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2 .知道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科学思维:发现并理解斜面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探究实践:1能利用器材搭建一个斜面,完成特定的搬运任务。2 .能正确操作测力计,准确测量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和直接提升物体所用的力的大小。3 .能根据提供的指标完成工具的测试和评价。态度责任:1与同伴合作探究时,能互相协作,关系融洽。2.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塑料槽、塑料板搭建斜面,并进行模拟测试活动。难点:在模拟测试过程中发现斜面的作用。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出示竹筒引水的图片和诗句。2.提问:这是什么?竹筒起到了什

7、么作用?3,揭示概念:像这样倾斜放置的竹筒我们可以称它为“斜面”,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二、探索探索一:利用斜面搬运物体1过渡:如果要将这个水桶再搬下讲台,斜面可以帮助我们吗?(预设:可以。把水桶放在斜面上,它就能自己滚下来。)2.提问:这样滚下来,跟用手将它搬下来有什么区别呢?(预设:课用手搬需要出力,滚下来不需要出力。)3.布置任务:斜面到底是如何帮助我们完成任务的呢?让我们通过两个模拟测试来探究一下。(教学提示: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测试)任务1:用塑料槽做一个斜面滑道,模拟古人搬运物品。任务2:用几段塑料槽搭一个较长的斜面,模拟水渠引水,将一杯水从高处引到低处。程4.小结:通过斜面将物体从

8、高处搬运到低处时,物体可以借助自身的重力从高处沿斜面滑到低处,这个过程人不需要额外施加力。探索二:斜面真的能省力吗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木板、方块、木块、石块、测力计。)利用斜面搬运物体真的能省力吗?让我们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学2 .交流: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通过交流、改良并确定最终方案。(预设:先将物体由低处沿斜面缓缓地拖到高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再将同样的物体由低处缓缓地直接提升到高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然后比较两个力的大小。)3 .教师介绍任务。任务3:将两个物体由低处B沿斜面缓缓地拖到高处A,用弹簧测力习计测量力的大小。任务4:将两个物体由低处

9、B缓缓地直接提升到高处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师提示:保持斜面干净、顺滑,减小阻力。沿斜面拖动时,尽量用力均匀。拖动的过程中观察测力计的指针通常停留在哪里,做好记录。三、研讨1在模拟测试中,不同的方法是否都能完成任务?不同的方法用力情况是否相同?2,通过测试,你认为斜面有什么作用?四、拓展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可以在一些工具上见到斜面的应用,比如刀、斧等;你还能在许多交通道路、房屋建筑中找到斜面,比如盘山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斜面的运用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单就农业生产而言,人们利用斜面和其他技术修建了运河、水坝、水渠、水沟等设施,组成水利系统,不但治理了水灾,还实现了对

10、水的充分利用,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基础条件,保障了人类获得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课堂小结刀、斧、剪刀、指甲剪这些工具的刃都是斜面,使用起来省力。斜面是一种能帮助人们省力的常见工具,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深远影响。板书设计3.2斜面斜面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省力、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的工具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盘山公路、桥梁、水渠、自动扶梯教学反思本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因此,首先让一个力气较小的女生搬一桶纯净水到高处,引出难题,学生很容易想到利用木板搭一个斜坡来帮助该女生解决难题。在经历了将水桶直接搬到高处和沿着斜面搬到高处的比较后,学生会发现前后两次搬运

11、水桶所花的力气是有区别的,再结合生活经验,引出课题:斜面。接着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斜面,进而引出斜面的两种使用方法。通过模拟测试,学生会发现不同的使用方法,得到的效果不同。教科版(2017年)科学六年级上册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课题3.3不简单的杠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 .知道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2 .知道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科学思维:整理、分析数据并发现杠杆的省力规律。探究实践:1 .能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的任务。2 .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杠杆装置的使用情况。态度责任:1 .能对杠杆产生探究的兴趣,乐于和同学合作完成模

12、拟测试。2 .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大石块的移动距离,准确地画出杠杆装置。3 .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石块、木板进行模拟实验,认识杠杆的作用效果。难点:整理、分析数据并发现杠杆的省力规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 .上节课我们学过的省力工具叫什么?(预设:斜面。)2 .讲解:像撬棍这样的工具叫作杠杆。杠杆和斜面一样,都是一种简单机械,即能改变力的基本机械设备。3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使用过杠杆类的工具吗?(预设:羊角锤;铁锹;指甲剪;)4 .揭题:(教学提示:出示木尺和方木块。)看似简单的木尺和方木块组合一下,就能成为不简单的工具一一杠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13、一下这不简单的杠杆。(板书:不简单的杠杆)二、探索(一)利用小石块和木棒撬动大石块1谈话:杠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我们可以通过像斜面一样模拟测试的方法来知道杠杆的作用。我们有以下材料:木棒,木块,小石块,大石块。请大家思考一下,怎样用这些材料设计成一个杠课杆装置,利用小石块把大石块撬动起来呢?2 .小组内思考、讨论设计方法。(预设:按照跷跷板的方式设计,木块靠近小石块或者在中间,不能撬动大石块,慢慢靠近大石块才能撬动它。移动木块位置可以改变撬动情况)3 .小组间交流设计方法。程设计装置:木块放在木棒的下面,大石块放在木棒的一端,小石块放在木棒的另一端。木块靠近大石块才能撬动它。4.小组按照这

14、个方法试一试。教师提示:石块较重,注意安全,不要砸到手。(预设:小组内都将木块靠近大石块,都能撬动大石块)(二)将大石块从A处撬到B处学1谈话:我们已经能够撬动大石块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将大石块从A处撬到B处。2 .小组合作一起试着将大石块从A处撬到B处。(预设:小组都能按照撬动方法尝试着将大石块从A处撬到B处)3 .谈话:我们已经尝试过将大石块从A处撬到B处,有了经验,接下来再做一次测试,在撬动过程中着重观察每一次移动的距离并记习录,同时把杠杆装置图用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可以多测试几次,以获得更多的实验发现。4 .小组一起操作测试,并记录。5 .小结: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了杠杆的三条作

15、用规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三、研讨1模拟测试中,我们是否能成功地将重物撬动到指定地点?杠杆在撬动中有什么作用?2.测试过程中,你做过哪些尝试,有什么发现?四、拓展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发明了不同的杠杆。杠杆好比是人类功能强大的机械手臂,有的像撬棍那样增大了力的作用效果,有的像打捞网那样扩展了力的作用范围,有的像锄头那样改变了力的作用方向。在许多现代复杂机器上,你依然能够发现杠杆的运用。课堂小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好比是人类功能强大的机械手臂,有的能增大力的作用效果,有的能扩展力的作用范围,还有的能改变力的作用方向。在许多复杂的现代机器上,依然能够发现杠杆的运用。板书设计3.3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