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研讨发言材料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研讨发言材料九篇.docx(4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不久前,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3-2025年),强调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落实这一重要要求,需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矛盾纠纷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公正高效化解矛盾、定分止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近年来,从各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情况来看,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
2、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是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要途径。例如,多地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基层信访接待大厅、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等场所设立矛盾纠纷化解处理中心,配备专职调解员,接待来访群众,实现信访引导分流、调解对接移交、法律援助后续补充的有效衔接,有效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就地化解。“枫桥经验”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生动实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首先应当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各地应当把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主心骨”,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
3、、能力引领、机制引领,有效整合基层力量资源,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要调动各方积极性,建立起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对于包括调解、仲裁、公证等在内的各种形态的纠纷解决机制,要加强统一部署和安排;对于各类调解组织,要建立配套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矛盾纠纷多发领域,要建立“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以“枫桥经验”助力法治社会建设,还要在精细化、专业化上下功夫。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治理必然朝着精细化、专业化方向迈进,需要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比如,在医疗纠纷、道路交通、劳动争议、知识产权等领域建设专业性调解组织,引导那些经验丰富、专业功底扎实的专业人员进入调解员队伍
4、。在家事领域,建立专业的家事调查员制度,协助法官就未成年人心理状况等问题进行专业评估。在制度领域,则需要深入推进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推动各类调解与司法确认制度更好地对接,积极贯彻落实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建立健全调解员的选任、培训、考核等制度。当前,社会治理正朝着智慧化方向发展。运用互联网技术的“智慧治理”,可以降低信息成本与治理成本。例如,一些互联网平台运用大众评审方式,解决了大量的网络买卖合同纠纷、网络保险理赔纠纷。这种低成本机制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同时,又不影响当事人诉诸司法的权利。各地在线调解平台的搭建,甚至能让部分纠纷的解决不用迈出家门。相信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为坚持和
5、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更加丰富的可能性,促进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枫桥经验”是在解决社会矛盾过程中创造的,并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延伸至基层社会治理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方案,是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要坚持“党建统领、人民主体、三治融合、四防并举、共建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新时代基层治理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的县域治理现代化道路。一、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要着力健全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最大限度地
6、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完善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党委领导机制。真正建立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基层治理各个环节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行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党员结对联系等制度,健全干部“返乡走亲、驻村连心、联户交心”常态化机制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使党对群众和社会组织的领导、对社会治理的引领制度化规范化。完善条块协同、集约高效的政府负责机制。深化简政放权,整合政府资源,构建防源头、治苗头、打露头的社会治理部门联动机制。优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全科网格”,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的服务管理职权和
7、人员纳入平台和网格,构建精简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探索情报信息联通、重大安保任务联手、重点人员联管、重大突发事件联处、突出矛盾风险联治的部门联动机制。完善开放多元、共建共享的社会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坚持因势利导、培育引导社会组织服务平台,推进村级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积极引入市场化模式,创新推行政府采购和公益创投机制,开发投用社会组织党建云平台,真正让专业人干专业事、让志愿者干自愿事、让老百姓干百姓事,有效提升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度和贡献率。完善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公众参与机制。创新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形式,不断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更好地广纳民智、广
8、聚民力,做到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形成新时代群众路线的新路径。创新网络问政平台建设,深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和听证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评议权。完善志愿服务机制,推广“志愿联盟”,推进“全城志愿”,不断拓展“社会治理共治圈”。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方法要始终依靠群众自治就地化解矛盾,依靠法治手段公正解决矛盾,依靠德治教化制约控制矛盾,依靠心治服务源头预防矛盾,依靠智治支撑高效处置矛盾,防止矛盾扩大蔓延,实现基层社会有效治理。依靠群众自治就地化解矛盾。“枫桥经验”重群众自治,健全以群众自治组
9、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治理体系。群众主体的自治和广泛的社会参与,避免了社会治理变成政府独角戏,有效破解了“政府干着、群众看着,政府很努力、群众不买账”的难题。将坚持把基层事务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交给群众,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把党的政策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健全完善村民(居)民自治的同时,推进村级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的社会组织。依靠法治手段公正解决矛盾。“枫桥经验”重法治建设,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强化公正司法、严格司法、阳光司法,破解执行难的问题。优化环境污染纠纷、物业纠纷
10、、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等专调委员会和市镇两级联合调解中心及各类品牌调解室运行机制,完善多层次、社会化、全覆盖的“枫桥式”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探索信访法治化处置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创建“零上访镇村”“无诉讼村”,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信访诉求。依靠德治教化制约控制矛盾。“枫桥经验”重德治引领。要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构建“实践中心一实践所一文化礼堂”三级体系,实现德润人心、教化群众。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元素有机融合。弘扬崇德向善新风,选树一批道德榜样、家风典范和文明示范,唱响向美向善的诸暨“好声音”。依靠心治服务源头预防矛盾。要用社
11、会心理学厚植“枫桥经验”,培育发展心理卫生协会等一批专业化的调整社会心态的社会组织,把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社会治理实践,建立起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化与专业化水平。面向社会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因人因时因事制宜,把心理建设与青少年教育、特殊人群教育、特殊事件处置结合在一起,构建社会心理防范体系。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群众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进而感化人、劝勉人、鼓舞人、警示人。依靠智治支撑高效处置矛盾。要创造性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新技术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党建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突显“枫桥经验”新时代新特点。在全国率先建成刑事诉讼涉案财
12、物管理中心和一体化办案系统。进一步办好互联网“线上议事厅”,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网上政府”,深入开展全国“智慧安居”建设试点,开展网上立案、在线调解,建立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XX市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加强“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和个人调解室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为百姓搭建说事、议事、调事平台,积极开展“抓源头、大调解、防风险、促振兴”专项活动,加强基层司法所和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的工作指导,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探索基层治理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推进“XX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纠纷化解平台建设,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XX升级版,为平安XX、法
13、治XX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一)开展专项活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扎根基层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指导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和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开展“抓源头、大调解、防风险、促振兴”专项活动和“涉疫情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1)全面动员部署。印发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加强工作指导,层层压实责任。(2)突出工作重点。春节、疫情防控及“两会”期间,坚持社会矛盾纠纷“日排查日报告”制度,全力做好重点人员、外出返乡人员和外来人员等因人员隔离、交通管控等防控措施引发的婚姻家庭、邻里、物业管理等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及常年积案累案难案的排查化解工作。(3)强化预警调度。实
14、行每月两次调度,对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实行预警排查制度,将10人以上群体性纠纷和有个人极端案事件风险隐患的纠纷建立台账,报市委政法委,落实稳控措施,定期跟踪化解情况,重点防范个人极端案(事)件风险和重大风险隐患。截止目前,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606件,调处成3583件,成功率99.36%,排查发现纠纷1086件,预防纠纷353件,切实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二)坚持源头预防,全面加强“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和个人调解室建设。为将“村民评理说事点”这项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市司法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村民评理说事点”和“居民评理说事点”同步启动、同步建设、同步考核
15、、同步运营。全市建设任务为811个,其中村民评理说事点624个,居民评理说事点187个。全市“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已全部开张营业,建成率达到100%。稳步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目前已建成调解室101个,建成率达到106%。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市司法局全面落实省厅部署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组织,于4月14日、6月15日先后两次召开两次工作会议进行部署、调度和重点推进,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考核验收标准。二是深入开展调研,协调推进落实。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局长亲自研究方案、制定政策、落实资金、沟通协调,率领调研组多次深入实地进行督导调研。争取市级“以案定补”经费已批复,经费从一
16、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和中央及省政法专项资金中列支。三是统一建设标准,加大宣传力度。严格落实“七个一”标准要求,市司法局加大投入力度,统一制作下发了标识牌和记录本,全市统一了公示板、服务卡、图书角等样式、内容、材质、尺寸标准。通过报刊、电台等新闻媒体开展宣传工作,统一印制了宣传挂图,下发张贴到全市各个镇街的村和社区大街小巷的显要位置,让“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工作家喻户晓。已建立起微信群811个,设置信息员9655名,发放服务卡23万余份。四是鼓励创新创造,丰富运行模式。我们明确提出学习借鉴、自主创新、不拘一格、培育特色、树立典型。阜蒙县、彰武县两县司法局克服困难,积极向党委政府沟通汇报,经两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为每个村(居)民评理说事员岗位每月拨付200元补助津贴,此举将大大提高说事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积极探索“说事点”运行方法,通过实地抽查和电传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说事点督导考核,推动说事点有效发挥作用。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遍布城市、乡村的811个“村(居)民评理说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