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表格式核心素养目标教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38023 上传时间:2024-12-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表格式核心素养目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表格式核心素养目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表格式核心素养目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表格式核心素养目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表格式核心素养目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表格式核心素养目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表格式核心素养目标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水第1课时水到哪里去了课型观察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水的作用很大,但大部分学生很少留心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水。我们期待学生关注并以科学的方法探究水的相关问题。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 知道日常生活中存在水的蒸发现象,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认识到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水的蒸发现象,比较、分析、归纳出水和水蒸气的异同。探究实践* 描述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并说一说我们是怎么观察到蒸发现象的。* 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对水的蒸发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态度责任* 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培养对水深入研究的好奇心。

2、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水会蒸发,并总结水与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观察“水到哪里去了”并多角度、多方式解释观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两个透明的玻璃杯、塑料薄膜(保鲜膜)、一块抹布、一盆绿萝盆栽、一个密封塑料袋、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一、聚焦(3分钟)1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表演哟!请大家仔细看,老师的魔术即将开始。2 .用湿抹布在黑板上擦几下,过一会儿,黑板就变干了。3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魔术神奇吗?为什么黑板一下子就变干了呢?黑板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吧!以“魔术”导入,调动了学生的积

3、极性,迅速聚焦到本课探究的问题上。二、探索(24分钟)活动一:思维碰撞,水去哪了?1 .展示两幅图片:湿的手变干了、雨天过后有积水的水洼变干了。提问:你觉得手上的水和水洼里的水都跑到哪里去了?它们是怎么不见的呢?2 .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变成空气飞走了、被太阳晒干了等)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二、探索3 .提出蒸发的概念:蒸发是指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4 .再次抛出刚才的问题,学生纠正前概念。(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活动二:火眼金睛,观察生活。1 .教师:同学们有没有留意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出现了蒸发现象呢?细心的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发现。2 .学生思考回答。(晾晒的湿衣服慢慢

4、变干,锅中的水会被烧干等)3 .教师:看来同学们的眼睛都非常厉害,居然能发现这么多的蒸发现象。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观察到蒸发过程呢?活动三:科学探究,验证解释。1 .用课件给出课本中的实验步骤。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我几天前在教室里已经放好了这两个杯子。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个杯子的水位高度变化以及塑料薄膜上出现的现象,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3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成果:没盖塑料薄膜的杯子的水位降低明显;盖有塑料薄膜的杯子水位无明显下降,但塑料薄膜内侧出现了许多小水珠。4 .拿出准备好的一盆绿萝盆栽,将透明塑料袋套在绿萝的叶子上,扎紧袋口,放置在太阳底下12天。让学生课后注意观察塑料袋中的现象,

5、并试着做出解释。活动四:归纳整理,比较异同。引导学生将水和水蒸气的维恩图补充完整。1 .引导学生关注到水除了我们每天喝的这种液态水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形态。接着提出蒸发的概念,便于后面教学的展开。2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现象,并学会用科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3 .培养学生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解释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醒学生控制好变量,控制变量法是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4 .根据学生的描述过程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实验内容和相应知识点,适时引导学生对水和水蒸气的特点进行归纳整理。三、研讨(10分钟)1 .提问:在第一个实验中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2 .小结:没有

6、盖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跑”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根据学生的描述情况来判断他们对实验内容和相应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板书设计水到哪里去了水总系b水蒸气J慢慢地液态无色无味气态看得见摸得着透明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较重无固定形状较轻【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先以一个“小魔术”导入,引出课题。接着以晾衣服,水洼变干等生活中的实例来加深学生对蒸发这一概念的理解。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小魔术”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这说明,从学生身边入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第2课时水沸腾了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2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水沸腾的现象,对此也有模

7、糊的感性印象,例如温度的上升,水沸腾时能够看见气泡以及听到声音等,但缺乏对沸腾过程具体的认知。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 知道水受热达到一定温度时会沸腾,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知道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体积会变大。科学思维* 通过交流、分析、概括等方法,知道水沸腾与水蒸发两种现象的异同。探究实践* 了解正确利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的方法。* 用口述、图文结合、数据等方式表达水加热过程、水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态度责任* 形成实事求是、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水在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出现

8、的变化;酒精灯和温度计的使用。难点学会动手组装水沸腾的实验装置,明确每一种实验器材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的演示视频等。学生准备漏斗、塑料袋、三脚架、烧杯、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硬纸盖、水、实验记录单等。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一、聚焦(3分钟)1 .用课件展示一杯水的图片,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进行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你想一想。学生1:水会被烧开。学生2:杯子里会不断地冒“白气”。学生3:会把杯子里的水烧干。2 .教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科学课堂吧!(板书课题)从图片到聚焦的问题,都明确了这节课需要在加热的前提下观察杯子里水的变化,为下面的实

9、验作铺垫。二、探索(25分钟)活动一:认识和组装水沸腾的实验装置。1 .用课件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2 .介绍测量水温的方法,并用微视频演示。3 .介绍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4 .学生分组组装实验装置。1.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组装实验装置,并用来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二、探索活动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1 .在烧杯里装入20OnI1清水,点燃酒精灯,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2 .边加热边测量水的温度变化,并做好记录。3 .观察在加热过程中,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出现的各种现象。4 .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并继续加热,观察水的温度是否变化。5 .将套

10、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2.引导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现象和温度数据,发现水沸腾时的特点。三、研讨(10分钟)1 .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小结: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水面之上看见有“白气”产生。2 .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水沸腾的温度是IOOC。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水的温度不再上升,塑料袋膨胀变大,且内侧出现小水珠。教师适时指出:温度计的IOOc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1 .第

11、1个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进行有顺序的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2 .第2个问题,水的沸点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是IOOc,这是学生比较容易测得的数据,但他们容易忽略水在沸腾过程中会一直保持IOOC的现象。板书设计水沸腾了水中:产生气泡水加热、水面:气泡破裂水面之上:产生“白气”水沸腾的温度:100。C【教学反思】本课时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之前的学习中主要是以观察为主,这一课则是操作、观察、记录同时开展。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除了让学生对水沸腾的现象进行观察,还有学习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所以本课分为两个课时教学。对学生来说,本节课出现的很多仪器是他

12、们第一次接触和使用的,所以我第一节课主要以课件结合微视频介绍实验器材的认识、组装和使用方法,并且亲自演示了这些仪器如何使用,同时也请学生操作了几遍,让学生熟悉仪器。第二节课由于是实验课,纪律较教室内来说没那么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在实验纪律的管理上。第3课时水结冰了课型观察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对学生来说,冰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他们对冰的直观感受就是冷。很多学生不知道水在什么温度时会变成冰,也很少有学生知道水结冰后的其他变化。这节课将通过观察水结冰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来深入了解水结冰的现象。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 知道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后,水的温度和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认识到当水的温度下降

13、到Oe时,开始结冰,变成固体状态。* 知道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科学思维* 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探究实践* 用温度计测量和记录出水结冰时的各种变化。* 观察比较冰与水是否为同一种物质。态度责任* 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水在结冰的过程中出现的变化;观察并比较水和冰的异同点。难点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冰的图片、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一、聚焦(3分钟)1.展示一幅冰雕和一幅雪景

14、的图片,提问:你们看到图片中有什么吗?(预设:有栩栩如生的冰雕,也有洁白的雪)2 .追问: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这些漂亮的冰雕和雪是怎么来的呢?(预设:冬天天气冷了,水就会结冰,冰雕都是用冰做的)3 .教师: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水结冰的过程是怎样的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一一水结冰了。(板书课题)运用冬季场景,唤起学生的前概念“冬天的环境温度低,液态的水就会变成固态的冰”。二、探索(24分钟)活动一:头脑风暴,预测现象。1 .提问: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2 .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水会很冷、水可能会结冰、水会变成雪等)3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许多的想法,而

15、且你们的想法都相当不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见证水结冰的过程吧!1.先让学生进行预测,然后用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结果是否与事实相符,能产生认知冲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指导设计意图二、探索活动二:观察水结冰的过程。1 .用课件介绍实验步骤,并讲解操作要点。2 .讲解:在碎冰块里加入食盐是为了加快冰的融化,吸收热量,降低水的温度。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下雪的时候不算冷,雪融化的时候更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3 .学生分组实验。4 .引导学生汇报发现。活动三:观察并比较水和冰的异同点。1 .观察试管中的冰,简单说说冰的特点。2 .引导学生归纳。提问: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3 .出示维恩图,指导记录方法。4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5 .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