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教学常规变革研究(江小三)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教学常规变革研究(江小三)公开课.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教学常规变革的策略研究开化县职业教育中心江小三【摘要】新课改、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对人才要求的标准都给教育带来新的形势。教师自身素质素养,课堂教学效率研究永远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永不变的主题。在新课改、现代学徒制、教学诊断与改进下,如何遵循教学基本原则,落实教学常规,是每个教育管理者及教师都必须要保持清醒头脑,与时俱进的大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规范的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关键词】新课改;教学常规;变革;策略教学常规,顾名思义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在现实的中职学校教学实践中,学校领导无不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与执行,任课教师在每次教学组织过程中无不认真落实
2、与操作。他们把教学常规看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落实教学常规好坏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在浙江省教育厅提出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常规”,到底还要不要全盘否定?如今真正实行的“教学常规”到底要进行怎样改进?教学规范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到底有无联系?近几年,笔者在教务处工作过程中对教学常规落实与开展,规范与执行,检查与要求等进行细致的思考,提出几点研究策略。一、现行中职学校教学常规现状分析在我国随着“效率优先”意识的加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旨在在中职学校中实行定岗、定编,工作职能定量化,奖金分配同工作量挂
3、钩等措施,提高教师工作责任感和工作效率。这些规定和量化的提出,不见得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显著见效。笔者认为,从新课改的理念出发,有不少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第一,规矩越多越好。现在行政机关对中职学校提出新的教学常规20条,对教学规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一条“集体备课”就要求每个学期中每一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在活动中要完成各种要求,如记录表、签名表、图片等资料信息,可见其烦琐程度。过多的规范,异化成了束缚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枷锁,学生得不到自主性学习。第二,要求越高越好。有的常规要求过于笼统、抽象、更脱离实际,无法操作监管,事实上流于形式。如备课,要求教师必须有祥案,还要有
4、课件。由于部分教师教师每周多达二十节课,那来有时间和精力去被祥案啊!第三,每一项常规要求都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对于新教师未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做的,对定级成为考核依据。还有对职称评定、评优等都是参照执行。每一年的绩效考核也是教学常规检查评价必备内容。二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常规变革的基本策略当今,各位中职教师所面对的共同任务就是实施新课程改革,这是新世纪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然趋势,要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以教学常规改革为切入点,以新课改的理念制定教学常规,让教师将新课改理念转化成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使广大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为此,建立面向新课改的教学
5、常规须有新的思路与策略。(-)严抓教学常规,促进管理规范本学期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务处主要做好以下“七个严抓”。一是抓课程的落实。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采用“定时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加强了巡课力度,采用每日巡一堂课的办法,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二是抓备课。认真落实“半学期检查制度”,教研组长对本学科教师的教案和作业批改检查二次,着重对教师的备课详略和教后反思的检查,多数教师的备课体现了个性化和特色化,教案书写规范,调整方案到位,教后反思详细
6、。三是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行政和教研组长继续深入课堂一线,听课调研,检查指导课堂教学工作。四是抓作业批改。本学期学校对教师的作业批改力求二次批改,真正把学生的问题弄懂掌握。五是抓课后辅导。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培优补差”和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最终能够结合专业进行发明创造。六是抓教后反思。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后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教后反思的重要性。七是抓质量监控。学校把月考检测分析作为教学常规工作的重要一环来抓落实,利用精细化测评软件,用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共性问题,做好
7、改进措施和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二)优化教学方法,变革教学常规新课改所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解决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这些要求的提出,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第一、由传统的组织教学改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新课改在教学观方面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学应该是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形成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由巩固知识改变为学生的自我表现。新课改所倡导教学过程是
8、师生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展示。让学生以自我表现的形式消化、深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素质,凸现主体、张扬个性、加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第三、由运用知识改变为实践创新。其目的是让学生打破书本的局限,突破经验教训的禁锢,不做知识的奴隶,不做教师驱赶的绵羊,着力培养自己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和敢疑、敢闯的创新精神。总之,新课程改革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自主学习的主体教育思想,注重课堂教学中知识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学
9、习的乐趣。(三)强化细节管理,细化教学常规实现课堂高效,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科学化是重要保障。学校制定了详实的课堂策略、课堂实效、考评机制、兴趣拓展等方面的常规要求,按照常规标准和评价办法进行优化教学常规。建立立足课堂、服务课堂的“一案三单”和管理制度。一案即学习方案,三单即问题导读一一评价单、问题生成一一评价单、问题训练一一评价单;建立资源共享,分享心得,服务教学管理的“评课、反思”,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听课评课和撰写个人反思。这些常规内容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在学校网络资源教学平台上呈现,方便教师互相观摩和评价。建立完备的数据分析库,通过数据呈现的形式,让教学常规更加趋向数字化评价、过程性管理、分析性
10、统计,这样既得到同行的监督也得到同行的鞭策,也让学校管理者了解,在学期的绩效考核评价时,让教师心悦诚服,毫无争议。(四)制定教学标准,加快专业成长学校提出了“以模式为引领,以课例为载体,以优化常规为手段”的教师专业成长工作思路,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变革能力。因此,教师是影响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素质直接左右着新课改的推进,所以制定教学常规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的多样性完美结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评价
11、者;新课改下,教师的评价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对和错的判断,而是需要多元评价、阶段性评价,这多重的评价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质要求。新标准应该是能够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充分发挥市县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成立“教学研究会”负责学校教学常规新标准的制定,代表学校负责各类教学专项活动的评价,形成系统的工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实现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总之,每个学校教学管理者应该明白,教学常规对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的一种“固化”。在现今,为了尽快建设一支适应新课改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过多的“固化”了教学行为,不仅不利于新课改,更是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也桎梏教师创新思维的发展创造。参考文献:1陈桂生著学校管理实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2郑金洲主编.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3王超教学常规的理想和尴尬J.师道.2006(05)4方晓红.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升高职教学质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Z1)5张廷凯著.新课程设计的变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