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脚手架施工方案(房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外墙脚手架施工方案(房山).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地下室外墙脚手架施工方案一、 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脚手架工程概况2三、施工组织框架图2四、施工安排2五、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21、材料准备22、人员准备3六、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31、脚手架设计参数及功能32、脚手架搭设工艺及构造球4七、脚手架的拆除7八、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7九、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9十、安全文明施工规定9十一、成品保护规定10十二、环保及绿色施工措施10十三、计算书见附件1111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2、施工组织设计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建筑施工手册二、工程概况其中:地上为工业厂房、集
2、体宿舍等;地下为汽车库、设备机房等。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工程地址脚手架工程概况本方案针对地下室外墙脚手架施工编制,主楼部分地下室外架采用双排落地式脚手架。立杆均采用单立杆,纵距1.5m,横距1.05m,步距1.8m,中栏杆(腰杆)间距06m,搭设范围为外墙外侧,沿墙体搭设。脚手架内侧立杆距地下室外墙面350mm。三、施工组织框架图四、施工安排外架施工安排整体随地下室外墙施工进度推进,详见施工总控计划。五、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1、材料准备1.1. 钢管钢管采用A48.3*3.6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大于25.8kg。钢管的钢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
3、6)中Q235级钢的规定。1.2. 扣件应使用与钢管管径相配套扣件,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疏松或其他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扣件扭力矩一般应为4050N*m01.3. 脚手板地下室外墙脚手架采用木脚手板。木脚手板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中a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厚度不小于50mm。单块脚手板的质量不大于30kg。1.4. 其他材料其他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安全帽、安全带、电箱、漏电保护器、电缆、扣件等重要防护用品必须使用定点厂家的定点产品。2、人员准备2.1、 承担脚手架搭设的操作人员应进行
4、身体检查,且必须有专门的特种作业证(脚手架操作),施工前将对操作工人的持证情况进行检查,施工过程中对参与脚手架搭设、拆除、安装的工人要进行上岗证件检查,由工程部、安全部负责。2.2、 脚手架施工前,由技术部对工程部、安全部及分包单位做方案交底;由工程部、安全部对搭设架子的施工人员做技术交底、安全交底。2.3、 必须保证所有参与架体作业的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设备配备到位,否则不得参加架体施工。由安全部、工程部负责监督检查。六、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1、脚手架设计参数及功能地下室外墙脚手架均采用双排架形式,步距1.5m,横距1.05m,纵距L8m,搭设高度不超过8m (结构内收位置搭设至地下室顶板,其
5、余位置搭至一层竖向施工),其作用是仅作为外墙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的操作架,禁止在其上堆放任何材料。脚手架剖面图2、脚手架搭设工艺及构造球2.1、 脚手架搭设顺序基底处理一摆放立杆底座绑好扫地杆一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一装扫地小横杆一安第一步大横杆与立杆扣紧一安第一步小横杆与大横杆扣紧一安第二步大横杆一第二步小横杆一一接立杆一加设剪刀撑及斜向拉接一铺脚手板和挂安全网。2.2、 立杆搭设(1)脚手架立杆下回填土必须夯实,且立杆下端垫木跳板作为垫板,跨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cm。立杆垂直立于垫板正中。(2)脚手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部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
6、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3)架体内侧立杆与结构外墙边线距离为350mm。(4)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5)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如立杆需要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6)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出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2.3、 纵、横向水平杆
7、搭设(1)纵向水平杆设于横向水平杆之下,立杆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2)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头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3)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平杆上且严禁拆除。(4)单根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3跨。(5)脚手板与小横杆固定,防止滑移。2.4、 剪刀撑与横向斜撑设置(1)脚手架必须在外
8、侧、两段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米的立面上设置一道剪刀撑,并且应从底到顶连续设置。(2)剪刀撑斜杆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为1m,采用三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3)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4)剪刀撑斜杆下端均支撑在垫板上。2.5、 外架支撑设置在架体外侧斜坡部位,架体外侧设置斜向钢管支撑,斜向钢管与坡面垂直,坡面垫木跳板。斜向钢管2部3跨设置。2.6、 外架基础底部设置排水沟,做好排水措施,严禁架体底部积水。2.7、 注意事项脚手架搭设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9、安全技术规范(下称规范)的要求。(1)所有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用钢管等均刷黄油漆,剪刀撑用钢管刷红白油漆。(2)操作层小横杆上满铺脚手板,并且将脚手板用8#铁丝绑扎牢固。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包括脚手架与结构空隙),不得有空隙、探头板和飞跳板。(3)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设置在小横杆上时,对接处必须设两根小横杆,小横杆距脚手板端头W 150mm。(4)装设连墙件或其它撑拉杆件时,注意掌握撑拉的松紧程度,避免引起杆件和整架的显著变形。(5)在搭设中不得随意改变构架设计、减少杆配件设置。确有实际情况,需要对构架作调整和改变时,提交技术主管人员解决。(6)脚手架横向拉结杆件采用钢管扣件与内外立杆
10、连接形成拉接。(8)架体操作层底部满挂大眼网,内侧立杆与结构间距离大于300mm时,加安全网兜底,水平大眼安全网必须兜挂至建筑物结构,架体外部全高设置安全密目网封闭。(9)作业层外侧应设置一道180mm高的挡脚板,固定在立杆内侧,表面涂刷红白警示涂料。七、脚手架的拆除1、拆除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1、 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构造要求。1.2、 应清除遗留在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1.3、 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1.4、 拆除时要设立警戒区,并派专人看护。2、拆除应符合下列要求2.1、 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11、2.2、 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2.3、 拆下的构配件应使用塔吊运出和吊下,严禁向下抛掷。2.4、 在拆除过程中,应做好配合、协调工作,禁止单人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的作业。2.5、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高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2.6、 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根据情况先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支撑加固。2.7、 脚手架拆除时应按照架体拆除顺序,依次拧松所拆部位扣件,严禁一次拧松全部扣件。对于不同时间先后拆除的架体,后一次拆除前必
12、须全面检查未拆除扣件是否拧紧。2.8、 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八、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架体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详见下表。项次项目技术要求允许偏差(mm)示意图检查方法及工具1垫板不晃动垂直度偏差Hmax=20mHmax=40mHmax=60mHmax=8OmH/200H/400H/600H/800100一X2!吊线卷尺或经纬仪2直度搭设中垂直度偏差的高度不同设计高度设计时允许偏差(mm)80m60m40m20m吊线卷尺或H=2m7777经纬仪H=10m13172550H=20m2534501步距偏差203间距柱距偏差50钢板尺排距偏差20一根杆两端20!V1纵向平A水平仪或水4杆高差同跨中内外纵向水平尺平杆高差.10A5横向平杆外伸长度偏差外伸50050主节点处各扣件距端一钢卷尺点间距离a 150mmk扣fKr7同步立柱上两个相邻4.1L.6件安对接扣件高差a500*装立杆上对接扣件距主ah34L.工F节点距离PC钢卷尺纵向水平杆的榜头距1主节点的距离aL3k4一l1_jL7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4065N m.扭力扳手8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45o-60o角尺项次项目技术要求允许偏差(mm)示意图检查方法及工具9脚手板外伸长度对接100a1502a300aa卷尺搭接a100a aV . V 卷尺九、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立杆接头位置不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