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年考题八年级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汇编(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历年考题八年级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汇编(6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北京历年考题八年级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汇编(6篇)北京历年考题八年级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汇编(6 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原文译文赏析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三秦辅卫着长安, 遥望蜀州,只见风 烟迷茫。点出了送别地点和友人的去向。炼字:“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 安的景象,气势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不 但营造出开阔的意境,而且奠定了全诗豪迈的感 情基调。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要说离别的心情, 我跟您是相同的, 因为我们都要外出 做官,远离家乡。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 轻友人的悲凉和孤苦之感。惜别之中显现出诗人 旷
2、达的胸襟。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只要有知 心朋友,即便在天 涯海角,也感觉就 像近邻一样。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海内”与“天 涯”相对,工整自然。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 出只要友情深厚,即使是相隔千里也像是在眼前 一样亲近,表现了友谊的超时空性。情感: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与友人真挚 深厚的情谊,又蕴含了真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 界限的哲理。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岔路口分别,实在 不用像恋爱中的青 年男女,泪沾手 巾。“歧路”照应送别,以豪迈之语相送,以劝慰之 语作别,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伤心落泪, 要心胸开阔,坦然面对。整体感知:这首诗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
3、极向上的力量,抛开了伤感的情绪,唱 出了一曲高亢嚓亮的别离之歌。诗人以全新的视角,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抒发了诗人 送别友人的惜别之情,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诗歌鉴赏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送友人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1 .两首诗都是唐人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但诗中所表达的情意却有所不同
4、: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 之意,意境旷达;送友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 之情,情思动人。2 .诗人在诗歌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 情感。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送友人的尾联进行赏析。3 .送别诗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诗歌类型,请你再写出此类诗歌中两句连续的诗(或 词)句。(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4 .全诗起笔意境开阔。首联从空间入手,用动词“”字描绘出了
5、三秦拱 卫长安的雄伟景象,并用一个动词“,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 起来,写出上任路途遥远而艰险,隐含 的情意。5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本诗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分 别结合两首诗中的具体内容,简要说说两位诗人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018北京房山九年级期末)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王勃送别友人的赠别诗,全诗意在O7 .送杜少府之
6、任蜀州首联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请根据划线句 子内容,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眼中的景象。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融入作者情感的句子很多,任选一句谈读后的体验。9 .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外,描写送别的诗句还很多,请填写一句 o10 . (2022.北京.通州一模)赏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李白的渡荆门送 别,按要求回答问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7、)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诗人用一个“望”字,即把目标从风烟迷蒙的巴山 蜀水,移向镇控三秦的煌煌京城,充满深情厚意。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渡荆门送别都是送别友人的诗,都运用了描写和抒 情的表达方式。C.渡荆门送别颔联中“随”“入”二字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写出了楚 地平野开阔,江水奔腾之景。这首诗流露出诗人行舟水上,离家渐远的无限伤感之 情。D.渡荆门送别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 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2)两首诗中画线的a、b两处都是作者情感的体现,请任选一处进行赏析。(2022.北京.九年级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送杜少府之
8、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1 .首联“风烟望五津”的“望”改成“看”,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12 .人们常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作为临别赠言。毕业在即,请另外选用一 两句古诗词,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同学的祝愿。(2022.北京.九年级石景山二模)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下列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13 .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宽解
9、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 诗人送别友人的 之情,也表现了诗人 的人生态度。14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 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 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参考答案: 1.示例:宽慰惜别2 .示例:在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诗人通过描写挥别的动作和马儿鸣 叫的场景来表达对将要离别的朋友依依不舍之情,属于间接抒情。3 .示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解析】1.考查对两首诗歌情感的把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朋
10、友即将上任, 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 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宽慰之意,意境旷达。而送友 人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 情。所以总体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情思动人。2 .题干要求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送友人的尾联进行赏析。“挥手自兹去,萧萧 斑马鸣”: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两匹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离 别同伴而萧萧长鸣。这两句写离别时的场景。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 意;那两匹马似乎和主人的心意相通,不时萧萧长鸣。诗人虽然没有直接说离别的 感觉,然而马尚且不耐离情的凄苦,扬鬃哀嘶,人何以堪!所以这里运用的是间接 抒情(侧面烘托)的写法。3 .要求写出送别诗中两句连续的诗(或词)句。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 广度。多读书,多体验生活,多积累诗歌文化,多记忆著名诗句,特别是多背诵古 代诗歌中的送别诗,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表述合理即可。如“寒雨连江夜入 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